描写太湖的诗句(精选9篇)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1篇

2.水龙吟--太湖抒怀

太湖风卷如潮

千峰擂鼓涛天际

沧廊柳下

三山雾里

年年如此

鹿顶迎晖

昆仑存志

观潮人去

为一春长在

百花长见

吩咐水

别轻易

3.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4.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2篇

1.【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仙

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山头卧碣

我来徙倚长松下,欲掘茯苓亲洗晒。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诗人空

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杜子美诗云,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今年大熟期一饱,食叶微虫真癣疥。(贾云,今岁有小虫食叶,不甚为害。)白

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镰铩。安得山泉变春酒,与子一洗

2.水龙吟--太湖抒怀

太湖风卷如潮

千峰擂鼓涛天际

沧廊柳下

三山雾里

年年如此

鹿顶迎晖

昆仑存志

观潮人去

为一春长在

百花长见

吩咐水

别轻易

3.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4.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3篇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1.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叶,莲子清如水。

4.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5.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6. 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7.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8.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9.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10.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1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 燕园不可采莲莲叶空自田田,无鱼戏在莲中我亦难入莲间

14.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1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1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4篇

1、《晓过鸳湖》

清代: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译文:

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驶,两岸长满绿草好像与整个堤岸相平。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

2、《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4、《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5、《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5篇

推荐线路:

Day1:

太湖游客中心——明月湾古村——林屋洞——石公山

Day2:

启园——雕花楼——碧螺山庄——紫金庵——陆巷古村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运动、探险的人,来吴中,爬遍东、西山会是你不错的选择。

我们不妨从太湖游客中心起步,开始两天一夜的旅行。苏州及外地车辆均可经苏州绕城高速西山方向从西山出口下,沿孙武路直达太湖游客中心。

第一天,上午,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提神,然后转战至西山的明月湾古村寻古探幽,相传当年吴王、西施曾玩月于此;接着去有“天下第九洞天”之称的林屋洞探险,欣赏洞中的钟乳奇石;再去石公山揽胜,观太湖水碧波荡漾;晚上,住在小清新的民宿,安心休憩,享受品质生活。

第二天,上午去东山的启园观美丽湖光山色,探园中“三宝”——古杨梅树、古柳毅井以及康熙到东山的御码头;然后去“江南第一楼”雕花楼感**湛的香山帮艺术;中午品尝“太湖三白”,唇齿留香;下午去东山紫金庵虔心祈福,修养身心;去陆巷古村穿梭于明清建筑,探访明代**王鏊的故居惠和堂。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6篇

推荐线路:

Day1:

甪直古镇或木渎古镇

Day2:

东山:陆巷古村——杨湾古村

或西山:明月湾古村——堂里古村——东村古村

如果你是一个喜爱古村古镇的人,建议你在吴中区待上两天,第一天,游玩甪直古镇或木渎古镇,宜动宜静,感悟浓浓古镇韵味。清晨,在甪直的.摇橹声中醒来,午间,品尝美味的甫里蹄,下午,游玩江南文化园;在木渎,上午游览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中午去藏书品味正宗的藏书羊肉,下午逛一逛香溪岸Art+街区。

第二天则去太湖边,悠游东山或西山,走进那些神秘的古村落。在东山,上午,去陆巷古村步入历史长廊,访**王鏊的故居惠和堂;中午,品味古村地道美食;下午,去杨湾古村看明清建筑,探访不为人知的街巷。或游走于西山,上午,在明月湾古村遥想吴王、西施当年漫步于此的动人画面;中午,品味明月湾的农家乐;下午,在堂里古村品一杯正宗的碧螺春,去东村古村感受与世隔绝的古朴......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7篇

1、《太湖秋夕》

唐代: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2、《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清代: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眼中看到了什么呢?是有三万六千顷、江水浩浩荡荡的太湖。太湖宽广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荡,龙鱼出没,我自把定鱼竿独坐垂钓。龙威丈人在哪里呢?恍惚中只觉得他正约我一起登高纵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饮,酒醒之时只觉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夜深更残,太湖黑雾弥漫,闪电激发,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风飘飘而下,向我问候。突然想要栽遍黄竹,自创一片人间仙境。只是什么时候才能将这这一望无际的太湖水吸干呢?夜半归去,只见乌云消尽,一盘银轮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一片美好静谧。

3、《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4、《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5、《吴山图记》节选

明代: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8篇

推荐线路:

Day1:

旺山生态园——九龙潭——叆叇岭——耕岛——钱家坞——宝华寺——临湖

Day2:

三山岛——娘娘庙——板壁峰

如果你想洗去一身疲惫,回归田园生活,建议你找个周末来吴中好好放松一下。第一天,上午徜徉旺山生态园,赏九龙潭那一汪碧水,去叆叇岭看青山绿水,在耕岛体验劳作的趣味,中午品味地道农家乐,下午悠游宝华寺,感悟浓浓禅意。

之后,离开旺山,转战临湖,**泉泡一泡汤,在氤氲的暖流中彻底地放松身心。

第二天,去太湖的三山岛,在水葬台感悟历史的沧桑,去娘娘庙拜佛烧香,在板壁峰看水石盆景,在农家乐吃一碗红烧羊肉......置身世外桃源,感悟灵韵太湖之美。

关于太湖的诗句(扩展9)

——关于西湖的诗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

描写太湖的诗句 第9篇

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