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第1篇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第2篇
1、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李《南乡子》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3、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文征明《钱氏池上芙蓉》
4、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5、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6、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____苏东坡
7、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8、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9、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
10、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11、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2、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刘孝威《采莲曲》
13、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14、恃(shì):依靠。
15、喑(yīn):没有声音。
1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17、究:终究、毕竟。
18、抖擞:振作精神。
19、重:重新。
20、恃(shì):依靠。
21、究:终究、毕竟。
22、抖擞:振作精神。
23、重:重新。
24、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25、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2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27、喑(yīn):没有声音。
28、喑(yīn):没有声音。
29、恃(shì):依靠。
30、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1、抖擞:振作精神。
32、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33、重:重新。
34、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35、究:终究、毕竟。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第3篇
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
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沪教版)收录,以及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收录,七年级下册(2017版)还有一首。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甩响马鞭向东一指,这一离去从此就是天涯海角。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不是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第4篇
1、喑(yīn):没有声音。
2、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3、究:终究、毕竟。
4、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5、重:重新。
6、抖擞:振作精神。
7、重:重新。
8、喑(yīn):没有声音。
9、抖擞:振作精神。
10、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11、恃(shì):依靠。
12、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1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14、究:终究、毕竟。
15、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
16、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业棘。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
17、山桂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1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
19、尽日向、流莺分诉。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第5篇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意指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己亥杂诗》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