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组诗赏析 第1篇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椪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组诗赏析 第2篇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一径:一条小的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花落:花落下。
未:没有。
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着、快追。
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找寻。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组诗赏析 第3篇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写篱落、菜花、儿童、黄蝶,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组诗赏析 第4篇
教学时,充分利用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多姿多彩的诗境,引导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理解了诗意;并通过创编古诗、插配图画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古诗的魅力,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一)创设意境,理解诗意
1、在优美的乐曲中,课件展示:稀疏的篱笆墙,弯曲的小路,"未成阴"的树木,金黄色的菜花丛
生(伸长脖子、瞪圆的眼睛):哇,好美的地方!
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呀?真美!
师:这是秘密,陈老师先不说。你们觉得这地方美在哪呀?快告诉小组的伙伴吧。
2、学生在小组中描述着自己所看到的美丽画面。
3、指派代表上台按一定的顺序声情并茂地讲述图境(学生有说的兴趣,有表达的欲望,很自然地口述画面的同时,理解了诗歌的前两句,结合指导朗读。)
4、播放有声课件:(响起了儿童的脚步声、喘息声),一只黄蝴蝶从篱笆墙外翩然飞了过来,在金黄色的菜花丛边飞舞着,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古装打扮的小孩子
师:小朋友,这时你听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生1:我先是听到"bongbong"的脚步声,一会儿,"呼呼"的喘气声也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里。我想,肯定有人闯进菜花园子里啦,果真如此。
生2:我还听到了小孩子奔跑时,鞋子勾到路边的小草儿发出的"刷刷"的声响。这小男孩跑得可急呀!
生3:看我的动作,(挥舞着双手)大家应该能听到菜花丛中会发出什么声音了?
生4:我知道了,是风儿正在跟菜花儿捉迷藏时发出的"沙沙"的美妙的乐曲呢。
生5:一朵朵金黄色的菜花儿随风飘舞,真像一只只飞舞着的黄蝴蝶呀!怪不得那小男孩紧追它不放呢。
生6:其实,我觉得这位小孩子不像是在追赶着蝴蝶呢,倒像是在跟蝴蝶玩耍呢。看,他笑得多甜啊!
生7:我知道最后一个诗句的意思了:聪明的黄蝴蝶为了躲避儿童的追赶,藏入了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儿童怎么找也找不到。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生8:刚才XX同学已经说了,一朵朵的。菜花儿就像一只只黄蝴蝶,那么多的"黄蝴蝶"当然让画上的儿童看花了眼,我们也都看糊涂了。(全班发出会心的微笑。)
(师对于小朋友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给予极高的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三四个诗句。)
5、指导美读全诗。
(二)创编古诗,寓趣于画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想知道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呀?到底在哪呢?
生(齐答):新市徐公店呀。
师(板书课题):诗人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就写下了这首古诗。写得可真美呀!其实,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美的诗句的,真的!
生9:陈老师,我们不是诗人,写作文还行,写诗还真的不行。(边说边摆着双手,可爱极了!)
师:行,咱们不写诗。但是,来试着创编这首古诗的后两句总行吧?小朋友,想一想,假如你就在菜花园中,你可能还会遇上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并和它们玩耍呢?
(生歪着小脑袋做沉思状)
生10:我找小蚂蚱玩呀。
生11:我逗小鸟玩。
生12:蜻蜓会是我的玩伴。
2、让学生请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小组中试着创编后两个诗句。
3、汇报交流所编的诗句。
生13:儿童急走追小鸟,飞上树梢无处寻。
生14:儿童急扑捉蚂蚱,跳入草丛无处觅。
生15:儿童急走追青蛙,跃入池中起波纹。
4、播放轻柔的音乐,同桌合作作画:给创编的诗句配上插图。
5、展示创编的诗句和插图,师生赏评。
本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快乐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近了古诗,体验到春天的美,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
教学一开始,生生、师生便拉开赛诗帷幕,学生在朗朗的诵读中感受到古诗的魅力。紧接着,有声有色动感逼真的课件为孩子们展开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有篱笆、小路、绿树、菜花、蝴蝶、儿童吸引着孩子们想象、述说、表演、诵读,深深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而在"创编古诗,寓趣于画"这一环节中,我们更是高兴地看到了孩子们能大胆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更愉快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创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