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的诗歌(热门5篇)

浅谈的诗歌 第1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常常觉得,诗歌的语言是有別于文章的语言的。一般应用文的语言,只要求语言表达精准,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就行。小说的语言,则着重于其形象性,使叙述生动形象便好。散文或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表达要求,又要比小说的语言要求严苛了些。但是,这些文学样式在语言表达上的要求,都没有诗歌对自身语言表达的要求,来锝更高、更难、更精雕细琢,更需要费心劳神地认真去推敲。所以,认真来讲,写诗,要比写论文、写小说、写剧本、写散文等困难锝多了。当然,这是基于你想写出精品诗歌而言的。事实上,喜欢诗歌创作的文友,谁不想把自己的作品,创作成为精品呢?

哪么,有别于一般文章语言的诗歌语言,倒底有她一些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呢?说起这点来,非这篇短文所能全部囊栝的,只简而概之地说上一些吧。

窃以为,诗歌语言的時征之一,是她的美感特质。这里所指的美感,不是指要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多少优美的语句将诗意包裹起来。而是说,优美的诗歌语言,要紧随着自己所要表达的诗意,准确、生动,而又不乏让人在阅读时,能产生阅读情愫共震的那些文字。

这些语言文字,让你的诗意表达,如想要去说漫舞的雪时,你的诗歌语言就展现出天空白茫茫一片,无数六角图案的雪花儿,正在嬝嬝娜娜娜着从天际间飘落。如想去表达春风丽日时,你的诗歌语言,又恰如其份地让阅读者,感受到了三月春风柔软细腻,而又甜醉地拂在了他们的脸上,四月煦阳温和亲蜜地照临在他们身上的感受。你拥有了这样的诗歌语言的驾驭与表达的本领,让读到你诗的读者,不能不自始至终地感受着你的诗歌之美了。

窃以为,诗歌语言的持征之二,是她的灵动的。我这里指的灵动性,是指诗歌语言的灵性。何为诗歌语言的灵性呢?就是说,她阐述一层意思,表达一个事物,不是直白式地去阐述和表达的,而是常常借重外物,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外,来喻比着去形象而又生动地阐述和表达,让整首诗给阋读者,带来多种的想象与感受。

其实,诗歌语言是最讨厌直白的。它让一首诗变得单薄而又毫无美感起来,让阅读者无法享受到诗歌原本就具有的那种美感特性。诗歌在本质上从事着的,始终是一份美的事业。诗歌如果失去了她美的本质,也就等于失去了她自己的生命。我们常说,人一旦遇上高兴的事情,就常想歌之诗之、舞之蹈之,那都是要表达出一种美来,让人陶然其中,让人心性怡然,然后感受着美好地去投入到人生之中去。

浅谈的诗歌 第2篇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于是生活需要诗歌。人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时,闲游戏水的鸭,在春水里划出快乐的水波,让人春心荡漾。迎面的春风,温柔的暖阳,让我疲惫的精神振作起来。沿水而行,柳条在风里抖落着在冬天留在身上的尘埃,田野也有了“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绿意。这时,不免会有几分诗意在心头涌起,也会有“春柳伏堤春报到,新江水动鱼出勤”的拙句,吟着自己的诗句,对生活有了新的期盼,抱有新的希望,开始一段新的历程。

“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后,似乎又要和夏日同行。绿的山,绿的树,绿的草,绿油油的庄稼,活脱脱的绿色,绿得惹人的眼。太阳释放着自己所有的热情,暴雨也送来了美丽的彩虹,月亮和星星在蝉鸣蛙声里约会。向晚的凉风总能让烦躁的心清凉下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深舒一口气,生活的压力一点点地被缓解,也会莫名其妙地哼上小曲,随便地自语两句诗来:“风月有情自相恋,人事相关自相清。”自己给自己疗伤。

“晴空一鹤排云上”之时,秋高气爽,秋气宜人。不断退却的绿色,把各种颜色请来做嘉宾,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场五颜六色的灯光秀,在太阳下进行着。这一切在我的眼里跳跃的时候,感到生活的奋斗真是值得,让丰富的生活内容也变成五光十色。生活经历的酸甜苦辣咸,也在万物的变化中,寻找到一条出路来,我对生活有了几分释然。也以“秋光一片心,物我两相和”来诠释生活。

“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时,雪把这个世界染白,暂时掩盖世间的丑恶,人心也变得纯净起来,也可以相信这个世界有美的时候。生活道路坎坷,迎风冒雪的时候总会有的,我走在雪地里的脚印清晰可见,这是风雪载途,无惧无畏的见证。“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应该是生活苦尽甘来的一种明媚。雪作梨花,其香味在春天。生活又有了盼头。雪落头上时,“雪笑白苍天,路人心未寒”,心留住了自己的诗。

浅谈的诗歌 第3篇

生活一定要充满诗意,但是,作为诗人,也需要直面生活的碌碌与怮伤。

苏轼曾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绝唱。“一蓑烟雨任平生”气满乾坤。陶渊明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似消极?实豁达!杜甫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满怀。李白畅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壮志凌云。李清照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英雄气概。龚自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实则发人深省。鲁迅嘲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多有说辞,实为烈性燃燃。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长歌,似讽喻?实情韵悠长。……

古时那些典故我无从尽数详谙,当今之事,哈哈!犹可略作调侃……

亲朋好友落魄之时,援手伸出去,都怕难以收回。恋人远行之际,追寻爱情的眸子又在环顾周围。远戚辞世就为了收纳些微薄随礼?勿嫌弃我说得难听,谁都知道不是,那为何不去悼念?都是借口。

同一个家属区,干部楼的周围都需要多放几个垃圾桶,此乃物业的筹谋。奢华的包装里,盛放着有些退休老干部茶杯中经常泡着的菊花茶。

酒楼吧厅会所,山珍海味,挥金如土,左搂右抱,为什么?是为肉?就算是为酒罢。

打心里不理解困苦难当之人犹能拾金不昧吧,我也不理解啊!攀登高峰与直挂云帆也是要钱!何况那腰已经佝偻。实际一点会好过得多,既然自知壮志早已逝去,其他的嘛,呵呵,也不必残留?

放眼我辈也曾写过的高考横幅,幅下走过之人杰,哦,还有飘过之鬼雄,有谁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今为什么而俯首?英杰们不懂。

劲松已枯,珠黄人老。那黏痰令人作呕,那灰眸不再当年,因为不肯回望,不肯自省:青春年少时,曾苦盼良辰美景共白头,痛惜连理尽夭折否?

诗词,不能仅仅用来观赏,过去的诗词雅致,依然在数年以后,与现世的恶俗形成对立,是因为这些能被称之为诗人,词人的作品,本质善美,意韵悠远。什么是雅?不必再做论述。

古今诗人,词人,有谁,为赋新词强说愁?有谁,没有尽阅世事沉浮?还在诗人荫下躲藏的文友,多年以后,诚望浪漫任然,静雅如初!垂手。

后记:这样的表述算是很直白了,尽管我知道还会有很多人难以理解某些文字,但是随着成长,会懂。不信?那么告诉我,如今的俯首,究竟是为什么?_?

浅谈的诗歌 第4篇

诗歌本身就是正能量和励志的载体。即是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现代文学文字语言传播生命价值,发扬人生价值观,赞美宣扬心灵美,行为美的呼声。

诗歌是从个人视角看周围发生的一切,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或叙述出来,其中不乏用一些修饰的词汇亦或是引用经典故事来寓意抒情.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诗人们才思泉涌的素材,罗列实时发生的故事,或歌或泣或赞或贬,发扬正能量弘扬民族正气,引导读者的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并能提高公共道德认知和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浅谈的诗歌 第5篇

诺贝尔奖委员会曾评价2020年诺奖得主路易斯·格丽克“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有幸阅读过她的诗集《当灵魂反映了生命最深层的需要》,其中语言优美通俗而不俗套,情感浓烈而不雍华,如细水流过心间,尚知此为现代诗之最高境界。希望我们的诗歌创作中也能既有星辰亦有苍生,传达爱与希望,用我们的眼去观察世界,有笔去改变世界。

诗歌创作需要用心去感受,用笔端的文字渲染出内心的美,浮于表面,醉心于功利,以精致利己主义之心,终是难领会诗歌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