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精选8篇)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1篇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2篇

——王维《田园乐》全诗赏析

王维《田园乐》全诗赏析

【原文】

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

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

童稚不识衣冠。

【赏析】

《田园乐》是一组六言绝句,共七首,题目一作《辋川六言》,当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

诗中表现了村居环境的幽宜、民风的纯朴。“芳草”、“长松” ,其色调、其形态就给人一种幽美感,与隐逸生活似乎有一种天然联系。《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正是以芳草召唤隐士归山。《旧唐书·隐逸传》记高宗问隐士潘师正:“ ‘山中有何所须?’对曰: ‘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慕,春天有芳草,夏天有长松,这是多么惬意。上面写自然环境,下面写人事环境了。 “牛羊自归村巷”,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来”。妙在“自归”,而不是“牧童驱犊返”(王绩《野望》),牛羊的驯狎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宁静,后来陆游在一首田园诗中写道“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其意境可能从此诗中借鉴。牛羊衬托下面的童稚。“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这里代指“官人”。写小孩不认识做官的人,表现出这里的静僻、人民的纯朴,真象桃花源中人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象上古那首古歌所歌咏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足见这里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自在啊。这里的“衣冠”还可能是自指。诗人隐居于此,但身份还是官人,而孩子们并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这朴野的乡间不需要繁文缛礼,不需要人事应酬,这在外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诗歌表现辋川风光和自己生活其间的安闲自在,采用的是以少概多的描写笔法,一句一景,就象一幅幅图画一样,这些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含蕴丰富的“辋川闲居图” 。六言绝句由于句、字都是偶数,自然趋于骈偶,又由于两字一顿构成语义单位,不便灵活组合,因此,音节就不免单调,容量也不免窘促。

俞见龙说:“盖诗以咏性情,圆融则易遣兴,直方则难措辞,是以(六言诗)古今俱鲜。”(《唐诗画谱·六言画谱》跋)咏性情、叙事理,确实并非六言所长,而写景造境则有可能由实见虚、化板为活,写出好的作品来。“诗中有画”最是符合六言绝句体性,王维这几首诗受到后人很高赞誉并被绘入《唐诗画谱》,主要原因盖在于此吧?

组诗的第六首道:“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苕溪渔隐(胡仔)读此感叹说:“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丛话后集》)这首写的虽然不单纯是春日,色彩也没有那么明丽,但我们读来也觉着有相似的感受。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3篇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和孟浩然并称“王孟”。除李、杜外,他的诗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大宗;有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数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的不同。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同经济繁荣、**开明、文化发达的开元盛世是一致的`。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的传说追溯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浪漫**的神奇想象。读此诗,不禁使人产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给人一种雄心勃勃的崇高享受,并由华山的壮美进而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美,间接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早年就信奉佛教,又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的政局变化,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全诗一开头,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正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诗经君子于役》的情景。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更为惹人的图景: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小孙子;麦苗青秀,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十分动情,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吧;桑叶稀少,蚕儿开始作茧,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似有点乐而忘归呢。好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情调过于消沉、意境过于萧索孤寂的,流露出对现实的极端冷漠的心情,甚至有的充满佛家空无寂灭的**民族哲理,自然应辩证地看待。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历来为人称道和公认,堪称顶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丰富多彩,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有气象雄伟、意境开阔者,也有雅致清淡、闲适幽静者。无论写何处山水,他都能准确、传神地表现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写汉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流急山远,水天相接,是那样波澜壮阔,浩淼空濛;他写终南山:“白云迴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白云青霭,山峰沟壑,又是那样高峻广袤、奇幻幽深;他写巴蜀山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家泉。”(《送梓州使君》)把山高两盛、万木郁森的雄秀春景描写得绘声绘色。

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观察十分仔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息和动态,写中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初冬时节,山中溪水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特别清浅可爱;因为天寒,***霜叶变得稀少了,反而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诗人行走在山路上,苍翠的山色是那样浓、那样嫩、那样润,仿佛把人的衣裳都要沾湿了。诗人对山水的色彩感觉是多么细微和富有诗意!再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却有人说话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反照的阳光,穿过林枝,斜照在青苔之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色彩、声息、动态的表现,其细致入微,真使人叹为观止。

王维是信奉佛教的,他要在清静的环境和心境中修身养性,领悟佛理,所以很喜欢并擅长在诗中创造静谧的意境。但他又不是以静写静,而是巧妙地采用以声音写静和以动态写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但诗人感觉到细微的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被月色惊扰的山鸟,时而啼鸣于深涧之中。诗人以花落、月出的动态和鸟鸣的声音,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闲静。这种静境因为有声音动态而不显死寂,显得富于生机和情致。

苏东坡曾说王维“诗中有画”。王维是唐有名的画家,他用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景物,并把绘画的技法融入诗歌创作,因此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写得形象鲜明,色彩艳丽,构图精美,富于空间层次感,诗情和画意非常浓郁。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所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山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夜暮降临,人们才感到秋气凉爽。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青松林的空隙,照射到地面上。溪泉微涨,一泓泓地从石上潺潺流淌。幽静的竹林中传来一阵喧笑,那是洗衣服的姑娘结伴归来;亭亭的莲叶荷花纷纷动荡,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秋夜雨后的山村在诗人的笔下多么纯净美好,多么富于诗情画意!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诗人捕捉了景物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一刹那,随意挥洒,毫不着力地写来,却是如此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意境幽美,韵律悠扬,而且通篇有比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巨大成就,当然不仅仅是一两点就能概括的了的,除以上所述,还有用字准确传神、选择视角恰如其分等等,此不再详述。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4篇

——《春中田园作》赏析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春中田园作【诗文解释】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春中田园作【词语注释】

觇:侦察。

觞:古代人喝酒用的酒杯。

春中田园作【诗文赏析】

「诗中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5篇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_。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6篇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矶*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7篇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春中田园作》王维全诗赏析 第8篇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