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歌 第1篇
《清明节是一场适时的雨》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以清明的名义
自周朝开始洒浴
秦汉唐宋元明
代代延承有序
诗词歌赋留下轨迹
使之在民俗的园圃里
灌溉流域
清明节是——场
适时的雨
春天的树苗——棵棵
被它沐浴
抽芽发绿
一代传一代
灌注在千家万户的田畴里
防蛀防腐
浸泡出粒粒优良品种
等待春风启迪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一束束白菊揺曳着
雨的愁绪
一个个魂灵在枝头上哀泣
把时间拽留
倒转的时间带我们后移
踩响满地的碎银
我们随时间转身
与亲人相互视凝
眼里的雨洒落一地
清明诗歌 第2篇
愧疚
我始终认为
清明这个节日
是活着的人
对死者的一种愧疚
漫天而下的
不是雨
一定是地下的亲人
想要得到滋润
这是我亲眼所见
一朵花的枯萎
一双手像一棵树一样
假使通过雨
我们的愧疚能减轻一些
那么老天
我不祈求阳光和星月
清明诗歌 第3篇
《清明节的纸钱》
一张张草纸
载满岁月的痕迹
随烟火消散
一个个铳痕
一串串脚印
一道道坎
缩写的人生
一页是一天
这个日子梳理着记忆
一把火燃尽了
一生也读完了
那一堆的财富
留下的是灰
远去的是烟
清明寄去的纸钱
相思之火
燃烧着春天
告慰灵魂吗
何处是灵魂的归所
一抔抔黄土
堆积起了思念
清明诗歌 第4篇
《黄土之下》
那是异乡,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钻进去。
绕过一场黑色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风一样飘起来
黄土之上的人,不能停止怀念。
我不会相信亲爱的奶奶已经死去
我想,她只是去了异乡生活。
纺线,绣花
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远远地
看护我,保佑我,圣母一样
祈祷歌颂着
清明诗歌 第5篇
伫立墓前
我仿佛听到隐约的军号声
在召唤
一排排烈士墓
如同一队队威武的士兵
整装待发
墓碑上
寥寥的文字
浓缩了一段烽火岁月
红色的墓
凝固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伫立墓前
高贵和贫贱都变得渺小
生命和鲜血让人震撼
和平的`日子里
我们容易变得忘记
甚至忘了那只鸽子从哪里飞来
学会忘记并且思考
从哪些冰凉石头的微笑里
我们或许会变得成熟
伫立墓前
我仿佛听到历史掀动的声音
一座坟墓就是一章辉煌
鸽哨在响
那是子弹在呼啸
倒下的是躯体
不灭的是精神
他们写好了他们的历史
我们的历史正在书写
清明诗歌 第6篇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
今非昨昨非今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清明诗歌 第7篇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以清明的`名义
自周朝开始洒浴
秦汉唐宋元明
代代延承有序
诗词歌赋留下轨迹
使之在民俗的园圃里
灌溉流域
清明节是--场
适时的雨
春天的树苗--棵棵
被它沐浴
抽芽发绿
一代传一代
灌注在千家万户的田畴里
防蛀防腐
浸泡出粒粒优良品种
等待春风启迪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一束束白菊揺曳着
雨的愁绪
一个个魂灵在枝头上哀泣
把时间拽留
倒转的时间带我们后移
踩响满地的碎银
我们随时间转身
与亲人相互视凝
眼里的雨洒落一地
清明诗歌 第8篇
清明的荒原,蝴蝶从何而来?
迷茫的思念,在千年如梦的河流之上,爱情,孤独的幻术,成为一种冥火的悸动。
扭曲了生命的去向。
有一天黄昏,月色柔柔,我知道,更多的祭祀,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一种死亡的超越,比复活的遗言更为崇高。
我便不停地赞美花朵的惊艳。
赞美春天的温馨星月。
赞美生命的赐福,从原始的血脉中,疲惫的云朵,顽强地向我走近。
她们果实的.丰满,和蜜蜂付出的泪水,绵延在沙漠的肌肤表象——
清明节姗姗来迟。
青雨蒙蒙。
清明诗歌 第9篇
《清明雨》
黄土深埋的土地
思念连着山水千里
此刻风把雨打碎
从叶尖轻轻摇落
扩散一地碎语
凋零的花朵
挂在枝头
在细数冗长的故事
苍黄尽染了彼岸
荒草爬满孤冢
岁月在荒芜中疯长
细雨沾湿几行足迹
行人匆匆
欲问归处
时光煮酒一杯
欲把悲伤灌醉
弄笛的牧童
渐渐远去
谁摆渡谁的.方向
碑文里诉一段离殇
清明诗歌 第10篇
记得那一年,
一切都像梦幻一样您离开了我们。
自从那一刻起,
让我思念到如今。
往事如烟,
人生如梦,
还记得您为我们做的一切。
总觉得我欠您的太多,
我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
只有我的心声,
在梦中见到您的时候,
仿佛您还在我身边。
只要看到慈祥的您满意的面容,
我的心里特别坦然。
悲伤算不了什么,
我不是特别愿意流眼泪。
为了您的心愿,
我会努力的去做。
愿您睡的安祥,
我将永远祝福您。
愿您睡的如意,
我将永远怀念您。
清明节怀念母亲的诗歌
十年前的那个春天 母亲
怕再给儿女们加重负担 决定离开我们
去找先她而去的父亲 母亲敛起最后一丝微弱的光
此后的夜空里 西北偏北的方向
有颗星星 一直让我们仰望
每年清明 祭奠母亲的路上 我们都沉默着
路旁的田野里 有人准备着耕种 我看见
母亲佝偻的身影 夹杂在人群中
她有时牵着毛驴 走在犁铧的前面 有时
跟在犁铧的后面撒肥 点种 头发被风吹乱
另一块地里 我看到 秋阳之下
母亲挥着镰刀 放倒大片的庄稼
汗水正从额上淌下来 黑黝黝的脸上
满是收获的喜悦 嘴唇紧咬着
好像要咬住所有的日子
母亲的坟头 在向阳的坡上 向南
能看到村庄 再远 能望见大海
一年里 我们总要来上多回
陪同母亲说话 帮母亲打发孤寂的时光
就像以前的那些夜晚 我们都围绕在她的膝下
腰还疼不疼 腿还痛不痛 母亲
昨夜 仿佛听见您的咳嗽 一直在持续
我又失眠了 朦胧中见您披衣而起
去给牲口添草 尔后 在昏黄的灯光下
费力地穿针引线 您缝补过的日子多么温暖
过惯了清苦的日子 母亲一生谨守着勤俭
并把这种品德 传给了我们 时至今日
那些蓝边海碗 粗糙的腰锅砂盆
依旧盛放着口粮 守在我们身边
泛着岁月朴素的光泽
母亲 即使我们忍住泪水
清明的天空 也注定要飘洒一场雨
我折下的柳枝 会在您的坟前发芽
连同春草 您身前身后的庄稼
会在您的庇护下 平安地过渡到秋天
我们都在生活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母亲 白天我在地里干活 晚上
铺开稿纸 我朴拙的言辞
无法表达更深切的怀念 更多的时候
我不用笔 只用泪水
清明诗歌 第11篇
英雄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_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解放战争的军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清明诗歌 第12篇
墓碑
柔柔的风低吟浅唱
暖暖的陽光把大地拥抱
娇美的花绽放着鸟的欢笑
嫩绿的青草满坡地跑
又是一年清明节
我放下踏青的逍遥
伫立冰冷墓碑前
任由思念的火在心底燃一烧
泪水点燃冥纸
往事在青烟里缭绕
曾经的容颜
只能到记忆里寻找
一堆黄土
能割断生与死的桥
却割不完
那一生一世思念的草
清明诗歌 第13篇
我的父母住在一个小木屋里,左邻溪水,右靠大道。
村里人都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与我千里之遥。
-----题记
《一》
爸爸,那年腊月,你握着一瓣雪花,
静静的离去。离去的还有后山一坡的果树。
哀歌飘过千层冻土,飘过胶济线上空的乌云,爸爸,
你用目光牵着我返乡的车轮。
爸爸,你用积攒了一生的力气,
那我的名字从嘴里送出来,之后,
便与我隔着一张白纸。披上三尺白凌,
与亲人们一起,守灵,祭奠,填土。转身,
我们便天上人间。
爸爸,清明来了,你也回来吧。
纸钱开出的花朵,已漫过心窝,漫过四月的悲伤,
一瓣一瓣,铺到天堂的路口。
我们无需寒暄,不必客套。
太多的话,滤去尘土之后,是我们最好的.下酒小菜。
爸爸,你终于从一个词语中醒来。
青竹摇曳,天地祥和,时光倒流。
鸟儿正在我们之间飞行。爸爸,
你悄悄的站在我视线的尽头,
对于生命,对于血脉,对于我们的现在还是将来,
此刻都是永恒。
我在飘,在你的微笑里飘。身后系着长长的知足与感恩。
爸爸,请让我用思绪挽住你,挽住奔跑的光阴。
让我们穿过小溪,坐在水底,
看身旁的黑白往事,以及我头顶上所有的雨水。
《二》
妈妈,昨夜我做梦了。
我看见,你坐在窗前,表情专注而安详。
大黄摇着尾巴,面朝东方。
我手执一朵浮云,紧紧拽住清明的衣襟,
反反复复的一句话。当时,天空雷声滚动。
妈妈,喧嚣轻轻,轻轻的隐去。
你带着翅膀的心,穿过针叶林,飞过斑驳的月色,
降临在春风的漩涡里。
现在我不说思念,不提阴阳两界,也不涉及忧伤。
就这样我们拉着手,让你的气息融入我的呼吸。
妈妈,你的面容洁净,像我掌心里的康乃馨。
你的智慧飘散之后,又一簇簇的,长满了我的内心。
此刻,你的生命正从我砰砰的心跳里,缓缓的走出来,
走出来妈妈,让四月见证。
妈妈,我们就这样席地而坐,隔着空气,叙叙家常。
苦菜花拖着绿色的裙裾,在酒水里为您添加清香。
叶片身子笔直,双手沾满清露,时空安静。
东边桃花,西边杏,请你们都踮起脚尖,莫出声,
不要扰了我们相逢的时辰。
妈妈,你的目光很亮,很暖。
我跪在草丛里,大把大把的收集。
此后,不管是七月,八月,秋风变凉,
也不会寒冷。我知道你一直没有走远,
二十年的生死别离,也只不过是女儿青丝里,
一根白发的长度。
《三》
爸爸,妈妈,清明不是一个平常的节气,
它是一把剪刀,把我的思念从骨肉里拽出来,裁成二十段,
然后又放回到身体里,与我一起分享痛苦与幸福。
亲爱的爸妈,如果可能,
请绕过树梢,绕过屋顶来看我。
世人不知道,春天不知道,
唯有我,可以听出二老的脚步。
爸爸,妈妈,让我再次的呼唤,呼唤着你们。
轻轻的,不流泪,不说再见。烛火已从我的发梢开始,
烧灼着我所有的神经。
清明诗歌 第14篇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白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
今非昨昨非今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清明诗歌 第15篇
清明的雨
慰息着逝去的身影
人的泪
也只能作为花瓣
点缀着哀伤的风景
春的开始
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制造生命的人
脱去衣服
变成点燃的一团烟
闻着春的味道
想起奶香味
想起喂奶的母亲
也许祭奠故人就这样开始的吧
清明节
烧糊的'那些图案
飞到该去的地方
能当饼充饥
能当屋住
在这天
是一座很长很长的桥
清明诗歌 第16篇
柔柔的风低吟浅唱
暖暖的陽光把大地拥抱
娇美的花绽放着鸟的欢笑
嫩绿的青草满坡地跑
又是一年清明节
我放下踏青的逍遥
伫立冰冷墓碑前
任由思念的`火在心底燃一烧
泪水点燃冥纸
往事在青烟里缭绕
曾经的容颜
只能到记忆里寻找
一堆黄土
能割断生与死的桥
却割不完
那一生一世思念的草
清明诗歌 第17篇
1、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_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6、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7、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8、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0、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1、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2、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3、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杜牧《清明》
清明诗歌 第18篇
没有霏霏冷雨
风中的陽光很是温煦
踏青和踏春同义
都有愉悦春伤的意趣
传统的'节日
年复一年的奠祭
些许心安理得的籍口
以法律的形式定格
凭吊苍天还是原野
感怀自然还是春一光鸟语
天地苍茫无以回答
不敢叩问四月的槐花
异乡的遥寄
无可言状的期许
深埋心底而我
在这样的时刻
更愿意祭奠自己
清明诗歌 第19篇
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节
来到革命先祖旁边
遍地冷墓坟
任革命热血在地底燃烧
流泪点冥纸
坟前一团火
犹如革命先祖的一团热血
用生命来和敌方同归于尽
一堆黄土杂草
虽已慢慢消逝
但你那英雄事迹
是永远抹不掉的光辉历史
我借香烛来思念你们
但只能抓住一缕烟
我们这些革命先祖
都是一个个火团
霍霍燃烧
永不熄灭
清明诗歌 第20篇
《清明》
石望湘
绵绵春雨
不知道潇潇了多少清明
想这雨
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
想这雨
淅淅沥沥的
依旧徐徐拂湿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
想这雨陪着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青灯
这摇曳的风啊、雨啊
冰冰凉凉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负的不仅仅是祭奠
积淀的也不仅仅是乡愁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可以让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声
不绝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亚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携酒来
清明诗歌 第21篇
1、《渔歌子》柳如眉
(唐)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copy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2、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3、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4、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zhidao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诗歌 第22篇
《又是一年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
今非昨昨非今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清明诗歌 第23篇
《直到又一个清明》
阳光或者雨季
鲜花或者体温
思念或者泪水
微笑的深藏
交付给远望的至情
直到又一种眷恋
陪伴或者细语
伫立或者面对
回忆或者假设
微笑的路径
渴望着曾经的生命
直到又一片云彩
飞翔或者超越
行走或者奔跑
旋转或者跟随
微笑的背影
倾泻了过往的梦境
清明诗歌 第24篇
清明
雨从天而来
穿过青青的柳叶,
拂过粉红的桃花
洒在坟前的青草地
打湿了祭祖人的心
清澈的雨
你来自哪里?
来自无穷的苍穹吗?
无边的宇宙里,
是否真的有先人的魂灵?
清明的雨
为清明而飘洒
清明是否为有这愁肠的雨
而为清明?
清明的雨
是缅怀先烈而流下的眼泪
若干年后
当我们也变成一堆黄土
化成一缕青烟
又有谁
为现在的我们
洒下这断肠的泪。
清明诗歌 第25篇
我只是斜眼瞥了一下
那沉重的黑棺材
就停留在我的眼里
人们呀,快来抬回去
还有我耳朵里面
哀乐的最低沉部分
供奉多日的伟大的猪头
已肿胀,虚胖,飘浮在
普度众生的水面上
一切都飘浮起来
那些哭喊声,暗哑的悲痛
白色滚龙、祭布、冥纸、棺罩
长长的白色送葬队伍
抬回去吧
当我的眼睛被铲入泥土时
一场掩埋已开始
眼睛里面停留的低沉的
黑棺材即将被掩埋
抬回去吧
当我的耳朵被铲入泥土时
一场掩埋已开始
耳朵里面停放的哀乐的
最低沉部分
即将被掩埋
越来越重
这一场无法阻止的掩埋
回来的路上依然在掩埋
人们搀扶着,一路拖拽
最低沉部分的双脚
被埋藏在沿途的泥土下
一路不停的埋藏下去
埋藏一双双低沉的脚
和一条条长长的路
清明诗歌 第26篇
把对逝者一年的思念留在这天
向逝去的人们举行庄重的祭拜
这节日叫人有好些伤感
却已经传继了二千多年
在清明节这个月琅星稀的晚上
我的思念象空气一样漫延滋长
飘荡的灵魂飞回到遥远的故乡
回到与我血脉相连的秀美村庄
我轻轻来到父母的坟前
生怕惊扰了深睡的梦乡
难道不知道孩儿从远方回来
举着深深的悲痛把您们看望
平滑的`青石在月下依旧闪光
被风雪涤涤后的斑驳碑文
向世人述说着一生的辛劳
天堂的路上铺满了鲜花
那边依旧四季分明
鸟语花香
父母啊
儿子现在遥远的他乡
在每一个这样的夜晚
都会把您们静静地怀想
让放飞的灵魂述说衷肠
父母啊
您们在安眠的长长岁月里
可曾感知我刀割般的心痛
可曾倾听我梦中喃喃呓语
向您们表达已经是一种奢望
向您们诉说也是无奈的心迹
我只能把一腔缤纷的哀伤
与燃烧的纸钱化为灰烬
借助今晚的琅月遥寄
清明诗歌 第27篇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清明节流行扫墓,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
风俗最重清明节,踏青之风也极盛关于清明节。
清明诗歌 第28篇
1、狱中温生才剌孚琦事
血中英响满天涯,不数当年博浪沙。
石虎果然能没羽,城狐知否悔磨牙。
须衔剑底情何暇,犀照矶头语岂夸。
长记越台春欲暮,女墙红遍木棉花。
2、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襟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
愧戴郄头颅如旧。跋涉山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3、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4、自上海放舟横太平洋经美洲赴法国中感赋
一样海气晕成冰,天宇沉沉叩不应。
缺月因风如欲坠,疏星在水忽生棱。
闻歌自愧隅常向,读史微嫌泪易凝。
故国未须回首望,小舟深入浪千层。
5、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_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6、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7、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8、就义诗
恨不抗_,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9、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0、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1、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这地下的烈火将我比同这活棺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2、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清明诗歌 第29篇
《在墓地》
这是村庄的七寸
在清明的腰部,
放出很多惹眼的词语
安置到棺材,
不制造悬念,
只记住祭奠他们
野草依然清新。
高过墓碑的长势
荒芜持续深入根须,
与几根白骨勾肩搭背
你看望的人一动不动,
不开口讲话
鸦群很壮观。
它们用慌张的眼神
拆开响声
一个节日,象一尊佛
走了几千年
坐在四月
等无数眼泪来把自己淹没
捧几把黄土,烧一堆火
让身躯折叠,反复垂下头颅
看那些黑色的蝴蝶,飘起
又轻轻落下停歇
柳笛哀回,
松柏肃立
我们沿着一个句号逆流而上
往事纷繁。一颗心
和桃花同时盛开
又默默零落
这个时候,一些没有生命的灵魂
开始说话
只是,很多人只知道送上纸钱
那些神秘的声音
从来没有听见过
清明诗歌 第30篇
奶奶爷爷离开世上已经二、三十年了,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老人家的坟上看看。小时候是在二老的.呵护下、叮咛中、希望里长大的。他们把无私的爱都给了我!对我是恩深似海、恩重如山!
【一】
抵家门未开铁锁挂中央
爷奶今安在村外南山岗
【二】
儿时小院内人来又人往
奶奶呼唤声爷爷脚步忙
【三】
面条留给我锅里只剩汤
脸笑心也笑盼我快成长
【四】
缝好小书包穿上新衣裳
叮咛又嘱咐送我去学堂
从小能看大学会去担当
【五】
屋里油灯下纺车吱吱响
清晨碾道上脚印两行行
粗粮壮我体布衣暖心房
【六】
夏季雨里走冬天身染霜
苦水和泪水都在心里藏
【七】
白云化飞雨轻洒青山上
人间有来世定侍二老旁
注三十多年前的乡下老家,吃粮要用碾子压,穿衣要用棉花织。白面很稀奇,一般吃不到。猪肉只能等到过年!生活很清苦。
清明诗歌 第31篇
《清明节诗》
我写下家乡,稻子;
我写下清澈的河流
我写下那水底游鱼,
我写下那岸边绿草
我写下夜里点灯寻找爱情的女鬼
我写下奶奶和观世音的传奇
一个人一辈子行善,最后就真的成了仙
虽然她一直说还有未了的心愿
我必须得写下这些,
梦里久久缠绕的乡愁啊
我必须从你简陋的农舍写出风景
我必须从你贫困的脊梁写出生命的刚强
就像父亲从田里挖出金娃,
我们都知道那是假的
但他挖了一辈子,你能不信
我必须得在清明节之前写出这些
祖坟已经迁移,我快说不出方言
唯一没变的姓氏啊,
因你才保留我与母亲的联系
我必须在清明节把这些未尽的诗句
对着北方的天空焚烧
清明诗歌 第32篇
雨从天而来
穿过青青的柳叶,
拂过粉红的桃花
洒在坟前的青草地
打湿了祭祖人的心
清澈的雨
你来自哪里?
来自无穷的苍穹吗?
无边的宇宙里,
是否真的有先人的'魂灵?
清明的雨
为清明而飘洒
清明是否为有这愁肠的雨
而为清明?
清明的雨
是缅怀先烈而流下的眼泪
若干年后
当我们也变成一堆黄土
化成一缕青烟
又有谁
为现在的我们
洒下这断肠的泪。
清明诗歌 第33篇
今年的清明节,我忽然发现,诗格外的火。
网上,殷之光、方明、_,这些名家朗诵的名篇,令人心潮起伏;“清明节,母亲在喊我”,作为“春天读诗”的第一个视频,余光中的名句令人一次次动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不朽之作,有朗诵、有解读,自开春以来,反复传播不绝。同学、同行组成的微信圈,用格律诗彼此唱和,将我们带进多少难忘的岁月。短信往来,借诗传情的也不少,有的朋友早就因此获得了“手机诗人”的美誉。最近,我还应远在四川的熟人之邀,加入了一个“群聊”,进去一瞧,原来聊友们身在天南海北,互不相识,却一概以诗对答。
以诗缅怀先烈、悼念故人、咏景抒情,在清明节里,可以说,成了流行的文化,当然,反过来也为清明节增添了文化的内涵,让扫墓、踏青,不再单调、不再那么没文化。
十几年前,多少人感喟诗歌在衰落。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大概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诗了。写小说、写剧本、写音乐,连过去“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歌词,都可以赚钱,唯独写诗是绝对赚不了钱的。既然赚不了钱,当然也就变得冷冷清清。
其实,诗的动力从来不源自市场,而是亘古不变的人情。只要有人情在,诗就永远不会沉寂。仍以清明节为例:
清明节气,春意正浓,春天是抒发情怀的好时光,苏轼就吟唱过:“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如今,清明节是假日,踏青、赏春已经成为旅游大潮,一路上,见到盎然的`春意,只要胸有点墨,谁不诗兴大发?
我国曾经是诗的大国,诗的历史悠久,只要有点文化底子,谁不作诗?诗,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渠道,作诗,几乎伴随着文化人的一生。大多数人都不会因写诗而成名,也没有人想着靠写诗维持生计。今天,人人都识文断字,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最需要恢复的传统就是诗书画,这些,曾经都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回首前尘,每次历史转折关头、文化振兴肇始,诗最有底蕴,也最具号召力。
书法正在普及,是个场合就可以看见有人在那里当众泼墨挥毫;绘画,在各种老年、少儿培训班的教育下,也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而诗歌,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既可以不花钱,也无需上培训班,自古都是自学成才,不成才也无所谓,求其舒心而已。至于偏爱新体,还是钟情格律,那完全因个人情趣而定。
文学是文化的中心,诗是文学的核心,一个诗歌被发扬光大的时代,文化才有无限的希望。世界如此,中国也如此。
清明诗歌 第34篇
《清明节》
每年的今日
都有一茬思念
随着布谷鸟响亮的叫声
水汪汪地生长在后人的心间
自由放飞的风筝
不管路途多么遥远
都会被一根长长地细线
牵回故乡的祭坛
跪拜一丘黄土跟前
将寄托很久的哀思点燃
再呼叫天堂的专线
让喜忧演绎成泪水浸润的叨念
阴阳相隔的祖先
仍旧释放着温暖
伸出干枯的双手
把晚辈的心紧攥
清明诗歌 第35篇
《清明雨》
看这清明的雨
滋润了几多红尘
尘世碧空、繁华落尽
思念疯狂的滋生
看这清明的雨
一路路行人
挂满一行行泪雨
诉说唠叨往日情怀
看这清明的雨
一杯黄土、几根香烛
烧去了漫天的纸钱
爱离了、心疼了
看这清明的雨
悲伤的抹干眼泪
踏上征途的明天
路在脚下延伸
美在生命的再塑
清明诗歌 第36篇
又是一个清明雨上
我把思念写在人间四月天里
家乡的路很长
沿着水泥马路上的
一撮新泥
我的杏花村在何方
当年的牧童也在问
一棵老树
记载一个村庄的沉淀
那茂盛的枝叶
是祖先生命的延续
老裂了的枝干
刻记着爷爷曾经的苦难
渐渐苍老的脸庞
爷爷的坟墓很矮
上面又长出了很多新草
四周的麦苗,油菜花
在春风中来回的叩首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春暖又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