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共3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 第1篇

此诗为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所作。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但诗人容居长安,孤身独处,思亲之情油然而生。首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很重,写出了节日中游子的孤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三句一笔宕开,由自己的思亲,设想兄弟登高遍插茱萸却少了自己可能有的遗憾心情,更进一步写出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 第2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忆:想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 第3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