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事故总结(优选4篇)

电力事故总结 第1篇

据了解,在反思大讨论中广大员工结合案例,主要针对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深入分析违章原因,并就本所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讨论会上,该局以“反违章”为重点,认真学习了相关安全事故事件案例,对每起事故事件的违章事实、违规经过、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对照事故事件暴露的安全缺失问题,大家分别结合本部门实际,比对了在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抽查检查、现场作业违章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杜绝人身事故和防范误操作事件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照事故事件暴露的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组织松散、安全监督缺失等问题,要求各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及时反思是否存在管理失职、错位和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组织流程责任等问题,特别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和危险点分析,严格执行安规、“两票三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前制定并落实现场作业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安全管控措施与危险点的分析,确保各类作业现场工作安全。

电力事故总结 第2篇

在我从事农电工作18年以来,我认为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事故再次发生,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进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从具体上抓,xxx虚和表面文章,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落实到每一个人,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各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级级落实层层分解。

二、安全活动内容要丰富,活动内容要有合理化建议,和辖区事故隐患点分析,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等,通报学习要有分析有比较,使通报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四、加强对临时工,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临时工民工安全教育卡不能出现代签临时工,民工要做指定的工作,不能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五、我觉得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就是我们生产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的生命线,如果你对其中一项的忽视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藐视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在我们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工作前一定要进行三措一点分析:千万不要有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在生产中要有随时都会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只有防范与未然,才能确保人生的安全。

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虽然慢慢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但安全生产的现实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和漏洞。我们每一个电力职工都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不断加以改进,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决做到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的各项措施:为我们景宁电力公司更美好的明天唱响安全的主旋律!

电力事故总结 第3篇

关键词 风电机组;电控;检修;思路

0引言及研究背景

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如雨后春笋般改变了荒野的面貌,为人类源源不断的提供绿色能源。新风电场投产2~5年后,风电机组设备相继完成质保,风电机组需要风电场自己组织的检修队伍来完成今后的检修工作。

在风电场组建检修队伍开始,往往不乏刚从学校走向岗位的毕业生,没有见过风电设备,同时更不具备对设备的检修经验。如何快速在3个月的实习期内完成对新员工的安全和检修技能培训,使其短时间内具备分析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是摆在检修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新机组运行较稳定,故障率较低,除了在实习期内由师傅带徒弟上机维护外,基本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新员工快速积累检修经验。

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检修部门往往编制出自己的检修作业指导书或故障处理手册,检修班长也需要将自己的检修经验的精华总结出来,从理论上向新员工进行灌输。但是只有文字、图片还是不够的,为提高新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笔者认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设置一些故障让新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应将设备检修过程条理化,通过培训可以检验新员工对设备理解程度和操作安全意识。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电气系统阐述给新员工进行故障分析和实际操作培训的一些思路,使其建立对设备功能的系统认识和检修操作能力。

1 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思路

控制系统是风电机组的大脑和神经,感知和控制风电机组所有系统的设备,并使其正常运行。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应先由控制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开始。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PLC通讯模块,安全链模块、数字输入DI、数字输出DO模块和模拟输入模块AI等专用模块组成。通信模块通过某种通讯协议将PLC主机的指令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传输,使相应的电气设备工作在要求的状态下。

风电机组安全链回路是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回路,由多个节点采取串联回路连接而成,只要回路中有一个节点断开,安全链便发出指令让风电机组马上紧急停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从逻辑上看,安全链的各个环节是逻辑与的关系,只有安全链各个逻辑量是1,机组才允许正常运行。安全链回路监控的项目有:超速,振动,变桨,偏航扭缆,紧急停机按钮,PLC主机等。

在风电机组报故障后,现场检查的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对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对于新员工来说,对设备的认知也经常是局部的,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同时,故障报警列表中,往往不能直观看出故障的先后顺序,且故障总数有时可能达到5~10条,如此情况对于新员工来说,无疑加大了学习和实践的难度。为使其系统化的理解和扎实的掌握检修技能,根据现场的检修经验,总结出如下的检修思路。

PLC检查

由于PLC是控制的核心,所以要首先检查PLC的工作是否正常。通过检查操作界面,确认PLC的软件版本、工作状态是否正确,不存在死机的现象。之后,外部检查PLC的状态显示是否正常,同时感知PLC外壳,确定设备工作没有过热现象。

通讯检查

PLC工作正常后第二步检查通讯功能,如果控制系统通讯存在问题,则风电机组所有的设备状态包括安全链的信号都无法检测到。通讯模块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通讯模块的电源供电模块是否正常工作,通讯模块的接头和接线是否正确,设置的通讯波特率是否合适,通讯地址是否正确,通讯光纤的信号强度是否充足,接线是否正确。

安全链检查

在通讯功能正常后,第三步检查安全链回路。根据风电机组的控制逻辑,如果安全链回路不闭合,机组的主要设备都是不能开始工作的。安全连回路检查流程中,首先要确认安全链模块的工作状态正常,安全链的软件工作正常,如果安全链模块已经发生损坏,则在更换新模块之前,后面一切检查都是徒劳的。如果安全链软件有问题,则需要重新下载或灌装安全链程序。

排除软硬件故障后,在根据电路图纸接线原理,根据回路检查各安全节点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过程中要分清故障原因。有的情况是安全链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干扰或故障,而非发生了不安全事件。而有的故障原因是设备运行状态确实达到了触发安全报警的极限。如发生了严重的扭缆状态,机舱振动超限等。当所有安全连回路闭合,且状态正常后,主设备开始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各分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

各分系统设备检查

风电机组各分系统设备包括变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系统、冷却系统等。在检查这些系统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电路图所指示的回路进行检查。而检查电气回路的类别主要分为控制回路和动力回路。

控制回路主要有测量、控制和反馈三种功能。测量功能主要是将各类型传感器如温度、压力、转速、位置、加速度、风速、风向、电压、电流等信号转换成特定范围的电压信号以供PLC卡件测量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传感器的电压一般较低,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如有些电压互感器的电压值就在230V,如不小心,会有触电的危险。这些测量信号有的是电压信号,有的是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因此,检查和更换传感器时,要注意电流传感器回路中的分压电阻的好坏,更换新的传感器后也要注意安装正确的分压电阻。

控制功能主要是由PLC卡件发出24V控制信号,用弱电控制接触器吸合和断开以实现接通或断开动力电源的目的,达到自动启停电气设备的作用。接触器常见的损坏形式有,触头粘连,电磁线圈失效等,其结果均造成不能有效控制电气设备,直至设备状态参数超出正常的范围而被测量信号检测出来,报出故障。

反馈功能回路是对于一些带有辅助触点、漏电保护或过流保护的开关和接触器,用来监视、检测这些设备的状态,从而判定是否有过流、漏电等故障,这些信号一般是与PLC 数字输入的DI卡件形成的回路,通过xxx、常闭逻辑判定被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DI模块及回路使用相同的0V和24V的直流电压而不是动力电压380V,如当空开跳开后,连带的辅助开关也跳开了,PLC的DI模块由闭合变成断开,使PLC捕捉到这些信号,并报出故障。

动力回路主要有三相回路和单相回路,单相电压主要有230V和380V两种。不论是检查接触器还是接线端子检查,在检修过程中都要注意断电和验电的安全事项。同时在上电前要注意检查设备的相间及对地绝缘状况,以免上电出现短路,损坏设备。在电机维修后,还要验明相序是否正确,避免电机反转。

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查应首先根据故障类型对照图纸找到相应的电气回路,观察回路中有无明显的故障现象,如跳闸、过热、烧损或接线松脱等,以判定是否出现过流现象或电气元件的机械零件失效,进行更换。如没有明显故障现象,通过控制界面查看是哪个反馈信号或测量信号不正常,检查对应的设备工作状态是否存在问题。如设备状态正常且无损坏,检查测量回路和反馈回路是否正常。如无问题,检查控制回路及控制元件,之后是动力回路和电气设备。按照上述检测方法,不但使检查思路变得较为清晰,同时也加深了新员工对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认识。

2新员工现场培训注意事项

在新员工现场操作前,有必要进行一些模拟故障处理的训练,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如下注意事项:

首先,在新员工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前要进行充分掌握安全规程、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了解现场危险点和反事故措施。同时充分进行理论学习,新员工对风电机组内部的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原理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风电机组内各系统的功能原理也要学习清楚。同时,熟悉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会识别标准电气图纸,掌握检修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其次,在进行现场操作时,宜选在气象条件良好,风小不发电的时间,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发电任务。同时,预先做好试题的出题和验证工作,以保证设备安全和正确培训新员工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故障点数量不宜过多,针对同一系统故障由1个到2个故障点组成,在学员操作过程中主要观察其安全意识,检修思路是否清晰,故障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对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纠正。

操作完成后新员工应及时总结经验,经班长总结和短评,查看新员工对问题分析的差距,同时让新员工讨论总结出比之前更好的检修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检修水平。

3结论

通过1个月左右的培训,新员工对设备的原理理解和认识水平加深,故障分析速度加快,逐步能够掌握设备检查的要领和方法,检修思路逐渐清晰,比单纯的维护作业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xxx,xxx,xxx爱.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与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9(10).

电力事故总结 第4篇

一、了解操作本身意义

对于操作本身而言,是在工程施工(工作)前的必要措施,也是工作终结部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工作前如何让操作的开关合理规范,线路运行状况是否会影响操作,都成了操作的客观要求。而对于操作主观来说,如果没有了相应的技术和设备保护,那么操作本身带有了较大的风险性,这就也就形成对于配电的检修及运行工作的扎实性、可靠性的一种无形地考验,所以公司要求对今年的操作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

二、掌握操作方法并具备操作的必要能力

配电一班在展开班组反误操作事故主题分析会学习的同时,组织职工学习正规操作流程及操作规程及方法,尤其突出住上开关(真空开关、六氟化硫开关等)以及10KV开关站、配电站等开关操作,熟悉其操作流程及规程,了解其性能,并且掌握其关键环节,必要的条件和操作环境。首先让班组成员知道如何在保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为前提下操作,继而掌握操作的正规方法及注意要点,关于操作的正规方法及注意要点让配电技术骨干及设备厂家在现场实际讲解,必要的环节重点的讲解,配电一班班长说:“误操作关键不光在设备的反误操作装置,更加在操作人的思想上,操作前想一想,能够清楚明白,操作后查一查,能够安心稳妥。”这样的思想使配电班组的操作更上一层楼。

另外,配电一班对以后的培训做了更加深远的打算,在春、秋两检中,配电一班的大小操作上百次,对于这些操作既是一种对工作的考验,又是对操作人员的一种机会,能够正确的利用并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就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扎实性和可靠性,又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称职的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