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工作总结(推荐3篇)

萧山工作总结 第1篇

一是重要指标提升明显。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7年度的持续提升至2021年度的,年均提高超过个百分点。二是创新指数进入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指数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指数达,位列全省第25位,首次跃升全省第一方阵,与我省先进地区的差距持续缩小。三是创新成果成绩领先。我区三项科技成果斩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含金量居全市各区县第一。14个项目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研发经费总计超过亿元。

萧山工作总结 第2篇

一是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功创建省CMOS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湘湖实验室作为全省第10个省实验室正式落地萧山。恒逸研究院新入选杭州市新型研发机构。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集成电路、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视觉智能和浙大计算机创新研究院大数据智能入选杭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二是推进创新孵化载体升级。2022年度,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获得“省字号”,增量位列全省第一,时代高科技产业园和杭州生物经济数字产业园新获评市级专业化孵化器。三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创建的“浙江-以色列自组装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成功入选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实现萧山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零突破。浙江以色列特拉维夫英飞尼迪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成功入选省级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全区累计创建4家省级海外创新孵化中心。

萧山工作总结 第3篇

以杭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为依托,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谋划出台萧山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加强重大科创平台统筹管理,支持浙大科创中心CMOS成套工艺平台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推进湘湖实验室、西电杭研院、北大信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校(院)企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实验室经济新模式。推动实施“全域大孵化”,多点布局各类创新孵化载体,推进集成电路、视觉智能、大数据智能等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打通“验证-孵化-熟化-产业化”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力争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以及“1到100”的成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