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原理总结(合集8篇)

通讯原理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接通率;话务统计;呼损

The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Huawei CC08128M Switch

Gao Linying

(Renqiu Branch of China Unicom,Renqiu062550,China)

Abstract:Through Rate indicator reflects not only a game point of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ndards and service quality,can also reflect the specific device to run the exchange capacity and product quality,it is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telecom sector,a major revenue factors.

Keywords:Through Rate;Traffic statistics;Call loss

在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接通率问题时需要完整清晰地思路和方法,一般采取以下步骤:

一、接通率数据的收集

(一)话务统计。“话务统计”是收集接通率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下几个话务统计任务是很有帮助的:局向入\出局话务测量、中继群入\出局话务测量、用户线群话务测量、特忙户话务测量、久叫不应户话务测量等。通过登记以上一些话务统计任务,观察一段时间的话务统计结果,一般对失败原因就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二)失败话单分析。如果想更精确地知道一段时间内失败的呼叫究竟是哪些,如:主叫、被叫、入中继、出中继、失败的原因,那么最直接的工具就是失败话单了。采用设置适当的参数,使不同的失败呼叫产生相应的失败话单,然后使用失败话单分析工具,就可以将失败的呼叫按照失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出各种失败原因导致的失败次数在总失败次数中占的比例。(三)信令分析。可通过维护台进行信令跟踪,然后对跟踪结果分析。话务统计侧重于结果统计,而信令消息可以详实的反映各类呼叫接续的信令流程细节,通过使用信令分析工具对大量的信令跟踪存盘文件进行统计项目分析,可获得不成功呼叫的各种失败原因、以及呼叫接续的信令流程细节,从而确定影响接通率的因素。

二、对收集结果进行分析

话务统计结果、失败话单分析结果、信令分析结果记录了交换机所有成功或失败呼叫的结果,并且统计出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次数,通过对失败原因的逐项分析,可以推断造成失败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接通率。根据以往的经验,影响接通率的主要原因有用户停机、欠费、空号、锁定;被叫用户忙;振铃早释;设备拥塞;中继及链路配置不合理。

三、根据分析定位的问题进行处理

通讯原理总结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自动测试,动态监测,软件流程,数据处理

雷达信号监测广泛的应用于雷达装备试验、部队训练等多种场合。雷达信号监测要贯穿整个试验过程,监测周期长,工作单调,监测的人员容易疲惫,容易出现丢失重要的故障数据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开发信号自动监测系统替代长期繁琐的人工劳动。这样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还能保障记录的数据真实可靠,及时发现故障点。

在被试装备动态试验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机载或地面雷达信号,以确保雷达已发出信号,频谱仪测量雷达信号峰值功率、脉宽、重频等参数并实时记录数据,以便于与被试装备记录的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被试装备的各项性能指标。

当标准雷达发出信号,自动监测系统接收信号后,自动记录数据,发现异常值后可进行时时报警。整体如图1所示:

一、自动测试系统组成原理

通常把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程控指令的指挥下,能够自动完成某种测试任务而结合起来的测量仪器和其它设备的有机整体称为自动测试系统,简称ATS(AutomaticTestSystem)。

一般自动测试系统应包括五个部分:

1、控制器:主要是计算机,如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微处理机、单片机等,是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

2、程控仪器、设备:包括各种程控仪器、激励源、程控开关、程控伺服系统、执行元件,以及显示、打印、存储记录等器件,能够完成一定的具体的测试、控制任务。

3、总线与接口:是连接控制器与各程控仪器、设备的通路,完成消息、命令、数据的传输与交换,包括机械接插件、插槽、电缆等。

4、测试软件:为了完成测试任务而编制的各种应用软件。例如,测试主程序、驱动程序、I/O软件等。

5、被测对象:随测试任务不同,被测试对象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由操作人员采用非标准方式通过电缆、接插件、开关等与程控仪器、设备连接。

二、动态监测系统总线结构

自动测试系统采用VXI与GPIB混合结构,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硬件结构中的VXI选用Agilent公司的E1416A功率计、E1426A示波器和Racal126066微波开关;在VXI主机箱外,通过GPIB总线电缆连接台式仪器HP8563E频谱仪。

工作原理是天线将接收的所有待测信号通过信号接口适配器后送往微波开关,微波开关与频谱仪、示波器和功率计相连接,根据测试的需要将待测信号分别送往测试仪器处理。经处理后的测试结果由GPIB总线或VXI总线返回内嵌式控制器,由控制器中运行的测试软件对测试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处。整个测试过程中微波开关和测试仪器的动作均由控制器中的测试软件通过总线进行自动控制。

三、动态监测系统软件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层次如图3所示

自检模块

为保证测试系统自身处于一个可靠正确的状态,系统设计有自检,系统通过自检可以判断出硬件平台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并将故障定位到硬件平台的模板或设备。如电源、激励源、测量模块、专用模块等。专用设备均设计有自检电路,通过启动自检命令实现通过自检电缆把激励仪器和测量仪器通过测试通道(低频、高频、微波)开关形成系统闭环检查'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各个数据库内容的管理,如数据添加、数据删除、数据修改等。

在测试应用软件中通用主控程序完成数据库读取,调用相应功能子程序及数据通讯程序等功能。对于每一被测组合均在数据库中有一组对应数据记录,所有的供电电源参数、工作负载设置参数、测试通道设置参数、被测信号性能参数、测试流程参数、程控指令都存放在数据库的记录中。主程序根据读取数据库中的相应记录进行相应操作完成测试任务,并最后将测试结果存放于数据库中。

参数测试系统软件流程

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当频谱仪通过天线收到信号,通过GPIB接口卡将信号传给计算机,当信号电平、频率等参数指标处于预先设置的正常范围时,计算机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并保存数据。当所采集的信号参数超出了正常范围,计算机则进行报警提示。

数据处理模块结构

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误差处理、测试数据处理、测试报告打印三个模块。结构如图5所示。误差处理模块包括的系统误差的计算,粗大误差的剔除等功能。

测试数据处理的方法:保留原始测试数据,尤其是达不到指标的数据,描绘数据曲线,和以前试验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进行相似度的判断,例如相似度设为x%,能否从以前的试验中找出类似的数据,快速的确定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具体步骤:

①将每个试验各个参数的测试结果输入数据库。

②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描绘每个参数的测试曲线。

③对于达不道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一是从以前的试验的测试曲线中查找与该测试曲线类似的曲线,进行比较查找出问题原因。二是从理论推导加上现场测试的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④根据最终测试结果,出具测试报告,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我实验室参加了本单位大部分的试验项目,完成了大量的测试任务,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通过描绘测试曲线,进行相似度的比较,从以前的试验中找出类似的曲线,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参考以前试验的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方法提出改进方案。试验结果分析流程如图5所示:

结束语:

雷达信号自动监测系统解决了在试验、训练过程中雷达信号重要的测试数据丢失,测试数据无法时时采集,而且在信号监测过程中替代长期繁琐的手工劳动。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还能保障记录的数据真实可靠,及时发现故障点。

参考文献

1 xxx.VXI总线测试平台技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 xxx.基于混合总线的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J].仪表技术,2008(3)

3 xxx.基于GPIB的某型雷达发射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研究[J].仪表技术,2008(10)

4 黄鹤新.机载雷达发射机自动测试系统[J].现代雷达,2000(4)

通讯原理总结 第3篇

编者按:

从1993年开工建设至今,三峡工程基本完成了“截断xxx雨、高峡出平湖”的民族夙愿。2008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第30个年头,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总公司)新的战略实施也进入了一个“关键年”。作为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项目,三峡工程之复杂超乎人们的想象,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工程周期长、资金需求多,复杂的工程需要高超的管理技术来驾驭,而伴随三峡工程同期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一开始就将史诗性的浩大工程注入了IT灵魂,TGPMS、EPMS、用友UAP-NC等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时期的应用,不断推动着企业的管理创新。由此,以水为基本资源、以电为主导产品的三峡总公司,如何应用IT手段通过管理创新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了这个战略转型“关键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刊试着走进三峡总公司,破解其管理密码、解读其既“庞大”又“重点突出”的信息化工程。

从“摸清家底”开局

_主任xxx在考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时曾指出,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弄清总公司的“家底”。

“家底不清”是一些大型央企面临的重大管理难题,在刚刚接到三峡总公司这个项目任务的时候,用友公司集成事业部总经理xxx的心理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尽管用友在IT界以“财务管理”而著称,但三峡总公司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摸清家底”。在整个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建设“集中管理平台”才是保障战略转型成功的关键。

然而,从当时的情况看,各子公司从预算到核算、从资金应收到应付、从项目建设到生产运营,其局面是,各自独立、诸侯割据。总公司无法集中管理、及时干预,无法满足企业战略转型带来经营业务多样化条件下的人、财、物、信息、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统一的管理与使用。

自成立之初就对于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的三峡总公司的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呢?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6月中旬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10月,首批机组开始发电。作为历史性的一年,_批准三峡总公司重组建制方案,三峡总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同时,国家授权三峡总公司滚动开发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溪洛渡、向家坝、xxx、白鹤滩四座巨型梯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385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企业的战略转型对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增强建设和管理大型水电工程能力,提升大型水电工程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大型水电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能力以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更高的要求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更大的挑战,信息化作为集团管理的重要支撑,原有的信息化体系管理难题凸显。

对于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金和平来说,转型的IT挑战不亚于初创时的信息中心。2003年以前,历经十年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已经形成了从工程建设、电力生产、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大大小小、零零总总十多套信息化产品。

作为三峡工程信息化见证人,金和平参加了所有高层谈判、项目设计以及系统开发、实施和应用推广。他深谙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必须要解决总公司多业务、跨地域的集中管理,才能破解管理难题。

当时摆在三峡总公司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推倒原来的系统重来,另一条是兼顾原有的系统,有所取舍地上新系统。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软件选型,三峡总公司最终选择走第二条路,选择了用友UAP-NC系统。按照计划,子公司财务软件都通过这个系统的接口进行数据汇总集中,最后形成总公司的集中财务管理平台。而这一点,与用友提出的解决方案不谋而合: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集中管理平台”!

以“财务一本帐”立规

对于三峡总公司,一个项目或项目的某一个部分,涉及到的资金就高达数十亿。由于下属各子公司信息系_立,各自负责自己的财务数据,财务制度不统一、数据不规范,从预算、核算到结算,需要相关各部门反复核对数据,才能完成最终的资金支付。“老爱对账”成为三峡总公司各单位财务人员的口头禅。

对于三峡总公司的管理者而言,近年来企业的管理工作可谓越来越繁重。自2002年起到2007年底,在短短的五年间,三峡总公司资产总额由1000亿元增加到2000亿元。资产高速增长本是件好事,而在这增长的过程中却给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如何“管理好资产”成为破解管理难题的核心。在三峡总公司成立之初,信息化建设重点是立足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随着三峡总公司由单一项目建设管理向流域滚动开发的多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转变,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集团化全面管理的需要。

为此,三峡总公司于2003年建立了以工程建设业务的项目管理和所投资企业产权管理,构建集团化的管理架构,构建决策高效、有效制衡、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集团化管理架构。并从规范财务数据和规范业务流程入手,使整个公司自上而下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上得到统一。

财务中心根据三峡总公司集团化管理架构,选择了“资金集中收付,会计分级核算,全面预算管理,数据综合分析”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于是,信息中心引入用友UAP-NC系统作为集团信息化基础平台。据xxx介绍,这套 “集团信息化系统平台”可以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TGPMS)、电力生产管理系统(EPMS)等业务系统的财务数据按照标准格式,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按照数据交换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引入到用友财务管理系统中,同时将各成员单位的业务数据提取到总公司,生成总公司及成员单位帐套,最后根据业务的需要和决策支持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两年的努力,一个内部横向连接原有各业务应用系统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功能,纵向整合到各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外部通过财务公司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结算系统相连接的财务信息系统在三峡总公司全面实施,实现了集团公司自上而下“财务一本帐”、“资金一个钱包”,为三峡总公司构建财务集中管理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平台。

“管钱”是为了“生钱”

随着战略转型的深入,仅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集团集中管理难以满足日益“家大业大”的三峡总公司管理需求。以用友UAP-NC系统为核心集团管控平台,以集中财务管理为核心,应用集成了原有三峡总公司的各子系统,并且通过拓展应用和二次开发,在人、财、物、钱、资源等各领域实现集中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用友公司三峡项目经理xxx告诉记者:“三峡总公司的管理层具有很强的管理创新意识和IT应用意识,他们能够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快地与IT结合在一起。”

资金不能集中结算,异地业务不能本地化解决,已经严重影响了集团资金运转效率。

通讯原理总结 第4篇

摘要: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物理性都较强,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应用型研究人才:应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接受应用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的能力;(2)应用型技术人才:应使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3)应用型复合人才:主要是交叉专业的培养。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此类专业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该课程一方面涉及概率统计、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等多门前修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后继的通信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适应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通信原理课程采用A、B班进行教学。A班(提高班)面对应用型研究人才的培养;B班(普通班)面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复合人才的培养。由于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物理性都较强,在授课中应尽量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讲授知识,让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

教为不教,学为会学。针对现存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实施如下:

一、把握主线,定性分析,善于总结

通信原理的主线就是点对点的通信系统模型,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其主要的性能衡量指标。抓住这根主线,然后对模型的各个功能模块(各章节)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一般都是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展开(需要信号与系统的知识),会涉及一些公式推导,但分析的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过于复杂的公式推导,只需定性分析。最后一定要善于总结,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中,就时域和频域的关系,总结如下:时域与频域是满足辩证关系。时域有限对应频域无限;时域周期对应频域离散;时域衰减快对应频域衰减慢;上述关系反之也成立。这些结论能快速地解决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讲解基带无码间干扰时,为什么“频带波形为三角波”的信号要比“频带波形为xxx”好,可以应用上述的结论直接解答这些问题。

二、通信系统模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信系统模型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学习通信原理应从系统模型的角度来看待各章节的内容。目前各大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材都选自xxx版本,很多学生学习每一章内容都是孤立地学,学到最后都不明白各章节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系统模型上进行把握,把每一章的内容与系统模型的子模块对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通信原理;除此之外,在授课顺序方面,可以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章节的内容放在基带传输系统章节之前,因为在xxx版本的通信原理教材中,将模拟信号数字化放在第九章,很多学校按照教材的顺序授课,先讲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再讲模拟信号数字化,当学生学完模拟信号数字化,都不知道它和前面的基带有什么关系,所以在授课内容安排方面,教师要从系统模型的角度把握好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现将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与各章节内容关系对照图表示如下:

三、抓好课上与课下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讲授与讨论、启发相结合,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到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应对问题时的分析、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课下作业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作业训练,一来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二来可以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调整教学。

四、紧密结合实际、加深学生理解

在通信原理授课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抽象的公式、定理,而书本中的解释有时也比较抽象,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紧密结合实际应用。

例如,在通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香农公式:C=B・log(1+S/N),每当讲到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事先让学生查阅扩频通信原理的资料。在解释B、S、N间的关系时,书本中的解释有时比较抽象,如“在满意一定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可以牺牲带宽来换取信噪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给他们举个CDMA手机通信的例子,CDMA通过扩展信号的带宽,来换取发射功率小的“优点”,所以有人把CDMA手机称为绿色手机。通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深刻理解香农定理。

五、课题型实践训练

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为此,在通信原理理论课中开展课题型实践,主要运用MATLAB工具进行系统仿真。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按照给定任务要求进行训练。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A班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自学,老师课下指导”方式

由于教学目标较高和课时限制,A班通信原理很多知识点不可能都在课堂讲授。为此,将部分知识点作为课下内容,采用“学生自学,老师课下指导”的方式加以解决。为了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能动性,将课下内容作为额外的考核知识点,在期末试卷上以附加题形式出现,成为学生考核加分指标的依据。

由于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物理性都较强,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为考研学生专业课的复习奠定基础,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xxx,熊建设,石雷.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通信原理实验

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

[2] xxx,xxx,xxx进.《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2):44.

[3] 钟福如,xxx,xxx弘,等.《通信原理》课程建设的探

索与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S2):63-65.

[4] 储婉琴.基于多元融入思想的“通信原理”教学研究和实

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1):148-151.

通讯原理总结 第5篇

DOI:

0 引言

驱动系统

车身xxx统

与实现舒适、便捷功能相关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动窗、电动后视镜、中央门锁、组合仪表、电动窗、自动空调等,相比于性能,通常会偏向于考虑成本,这些控制系统在整个汽车的各个部位都有分布,线束较长,易于受到干扰。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受到干扰,都会尽量地减小通信速度,因而,车身xxx统都会选择低传输速率的总线系统。现阶段,以VAN总线、低速率CAN总线和LIN总线为主。

信息娱乐系统

几乎每一辆汽车上都配备了汽车娱乐系统,包括视频、音响、智能通讯和卫星导航等相关系统。由于信息娱乐系统所传输都是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因此要求通信总线具有高通信速度和大容量。多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MOST系统。

通讯原理总结 第6篇

关键词:保增长;调结构;信贷资源配置;协整关系;因果关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tage of China’s economy, credit policy will inevitably become one part of monetary assumes to maintain economic growth while guid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08,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credit resources allocation becomes to be an significant way to maintain China’s growth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this paper, we use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verify that, the credit growth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ic output and provide a method to allocate the credit resources effectively in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Key Words:maintain growth,structure adjustment,credit resources allocation,cointegration test,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一、引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应对冲击,我国适时出台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主线的各项“保增长、调结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本年新增贷款超过7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保增长”创造了积极的资金环境。然而,就“调结构”而言,当前的信贷政策效应尚不明显。笔者认为,信贷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和社会资源,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理应进一步加强有效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实现宏观经济“保增长”与“调结构”的目标。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正处于双重转型(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转发达国家)时期的国家而言,由于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来自信贷资金,因此对信贷资金配置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探讨信贷资金投向的非均衡性,重点研究其信贷制度与信贷集中问题,如荣杰(2008)、xxx(2003)等。相关研究大都认为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策略,以及对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的投向偏好,是造成资金供给渠道与贷款投向双集中,并最终导致信贷资源配置失衡的主要原因。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更重视政府政策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引导,探求发挥信贷集中正效应、限制信贷集中负效应的有效途径。针对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信贷资金配置方面的研究偏少,尤其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调结构”中信贷资金配置的实证研究则更为缺乏。本文为进一步探索信贷资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宏观角度对山东省近18年来信贷资金增长与经济产出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为山东省进一步有效贯彻落实“保增长、调结构”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的同时,也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一)数据及变量选取的相关说明

就“保增长,调结构”政策而言,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保增长”重点指GDP的增长,“调结构”重点指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结构的调整。因此结合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原理,本文选取各产业GDP、居民消费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出口总额作为反映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的相关指标。具体来看,一方面,选取山东省1991―2008年当年新增GDP、第一产业新增GDP、工业新增GDP和第三产业新增GDP作为对应经济增长的总、分量指标,相应选取新增贷款总额、新增农业贷款、新增工业贷款、新增第三产业贷款(以“新增贷款-新增农业贷款-新增工业贷款”替代)作为经济增长的对应信贷指标;另一方面,选取山东省1991―2008年的新增出口总额、新增居民消费总额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经济增长的分量指标,选取新增贷款总额作为对应信贷指标。其中,1991―2007年的所有数据均取自《山东统计年鉴(2008)》,2008年数据来自相关部门公布结果。各符号代表意义如下:DK―新增贷款总量、NY―农业贷款增量、GY―工业贷款增量、SC―第三产业贷款增量、XZNYGDP―第一产业新增GDP、xxxYGDP―工业新增GDP、XZSCGDP―第三产业新增GDP、xxxDP―当年新增GDP、XZCK―新增出口总额、XZJMXF―新增居民消费总额、xxxDZCTZ―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二)信贷资金增长与GDP产出

1. 线性回归。根据相关投入产出理论,经济产出与资本投入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至于这种正相关关系用何种模型予以表达,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即可满足度量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以各新增产出指标为因变量,以各对应新增资本(贷款)投入为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产业新增贷款与对应产业新增GDP产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如下所示:

总产出:xxxDP=* (1)

农业产出:XZNYGDP=*NY+(2)

工业产出:xxxYGDP=*GY+(3)

第三产业产出:XZSCGDP=* (4)

从各产业回归系数来看,新增贷款投入对工业新增的产出效率最高,当新增工业贷款每增加1个单位时,工业新增产出将增加个单位;而农业新增的资本产出效率最低,当新增农业贷款增加1个单位时,农业新增产出仅增加个单位;从总产出来看,当新增贷款每增加1个单位时,新增产出将增加个单位。

2. Granger因果检验。尽管通过上述线性回归可以发现,信贷投入的增长与经济产出的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为必然的因果关系还不能确定,这就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应用对各产业新增贷款与对应新增GDP产出进行的Granger检验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判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K增长是导致xxxDP增长的xxx原因,而xxxDP的增长不是导致DK增长的xxx原因;NY与XZNYGDP间不存在任何显著的xxx因果关系,即NY与XZNYGDP的变动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GY与xxxYGDP互为xxx因果关系,即GY增长是导致xxxYGDP增长的xxx原因,而xxxYGDP的增长也是导致GY增长的xxx原因;SC增长是导致XZSCGDP增长的xxx原因,而XZSCGDP的增长不是导致SC增长的xxx原因。

3. 协整分析。前述的回归结果表明信贷增长与GDP产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进一步求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这对于经济模型的再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首先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是否为平稳时间序列,目前较为普遍的方法是采用ADF检验方法。本文利用软件对各原始变量进行的ADF检验输出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在观察期内的数据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通过进一步检验以上数据的一阶差分序列,发现部分指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ZNYGDP、DK、NY、GY和SC等五项指标的一阶差分数据满足平稳性要求,而xxxDP、xxxYGDP和XZSCGDP等三项指标的一阶差分数据未通过平稳性检验,但xxxDP的一阶差分数据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满足其平稳性假设。这一结果表明,XZNYGDP与NY、xxxDP与DK间都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或长期均衡关系。为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还需要对变量进行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本文分别对XZNYGDP与NY、xxxDP和DK之间的关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的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用判定xxxDP与DK间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XZNYGDP与NY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根据 Stock(1987)的证明,对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OLS回归的估计量不仅是一致的,而且快于平稳时间序列OLS估计量的收敛速度。因此,可以使用传统的OLS方程展示这一均衡状态。对于新增贷款与新增GDP而言,前述回归方程(1)即反映了贷款新增与GDP产出增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新增农业贷款与新增农业GDP产出而言,前述回归方程(2)获得的结果则更多是一种偶然性或者阶段性结论;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两者的贷款新增与产出增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依据文中数据尚不能获得某一确定的结论。

(三)信贷资金增长与“投资、出口、消费”

1. 线性回归。由于本文中将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CK、居民消费总额JMXF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ZCTZ作为经济的产出变量,因此同样可以建立新增贷款DK与各新增产出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新增贷款总额DK为自变量,分别以XZCK、XZJMXF和xxxDZCTZ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从输出结果可以发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新增贷款总额与新增出口、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居民消费等三者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再一次验证了相关投入产出理论,三者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如下所示:

新增出口:XZCK=*DK-23(5)

新增居民消费:XZJMXF=*(6)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xxxDZCTZ= (7)

从上述回归方程来看,全社会新增贷款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效率最高,当新增贷款增加1个单位时,新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增加1个单位;而出口的新增贷款产出效率最低,当新增贷款增加1个单位时,新增出口仅提高个单位。

2. Granger因果检验。分别对信贷投放增长与“三驾马车”增长进行xxx因果检验,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ZCK的增长不是导致DK增长的xxx原因,而DK增长却是导致XZCK增长的xxx原因;xxxDZCTZ的增长不是引起DK增长的xxx原因,而DK增长却是导致xxxDZCTZ增长的xxx原因;XZJMXF的增长不是引起DK增长的xxx原因,而DK增长却是导致XZJMXF增长的xxx原因。

3. 协整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发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XZCK、xxxDZCTZ和XZJMXF的原序列未通过单位根检验,表明其为非平稳序列,而与其相对应的一阶差分序列,除XZJMXF外,XZCK和xxxDZCTZ均通过单位根检验,表明两者的一阶差分序列满足平稳性要求。为确定XZCK、xxxDZCTZ与DK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而进行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检验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以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ZCK与DK间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xxxDZCTZ与DK间同样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这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如方程(5)和方程(7)所示,即当新增贷款每增加1个单位时,新增出口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新增和1个单位。对于与之相对应的新增居民消费而言,前述的回归方程(6)不能表明是一种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总产出与总投入角度来看,新增贷款总量的增长与新增GDP产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这一关系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新增贷款总量的增长是引起新增GDP产出增长的一个原因,但新增GDP产出增长却并非新增贷款总量增长的原因。

从分产业产出与投入角度来看,各产业新增贷款的增长与各产业新增GDP产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工业新增贷款的产出效率最高。新增工业贷款和第三产业贷款的增长是导致相应产出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仅有工业领域存在相互激励的作用。

从三大需求角度来看,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均受到新增贷款总量的影响,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新增贷款产出效率最高。同时,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新增贷款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新增贷款的增长是导致三大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三大需求的增长却并不能导致新增贷款增长。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的“保增长、调结构”政策从短期来看确实存在某种利益博弈,即“保增长”的最优选择应该是进一步确保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的优先供给,加大对工业新增资金的投入,而“调结构”的最优选择应该是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资本产出效率,强化信贷资金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就山东省而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于首要目标―“保增长”的需要,当前信贷资金供给应“保量求质”,重点加强对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资金投入。

一是增加工业资金投入。根据2009年6月末山东省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新增贷款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元,按照这一规模估算,GDP总产出将增长超过7200亿元,经济增速也将超过20%,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然而,其中工业贷款新增仅为100亿元,不足新增贷款总额的5%,这一状况与工业新增贷款的高产出效率相背离。因此,下一步信贷资金供给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总量增长上,而应该重点进行资金引导,以寻求信贷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二是在保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的同时,重视优化投资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政府投资成为本轮经济刺激计划的重点,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对政府投资的资金供给十分充足,因此下一步应重点加强对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支持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固定资产投资,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发展乘数效应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基于中长期目标―“调结构”的需要,信贷资金应强化对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资金需求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其资本产出效率。

一方面,增加第三产业资金投入,提高其资本产出效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产业结构来看,尽管各产业产出增量与新增贷款增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农业新增产出与新增贷款间尚无明确因果关系,其增长可能主要受自发性增长的影响。因此,通过信贷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只能放在第三产业,只有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资本产出效率,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消费贷款比重,强化信贷刺激消费能力。通过三大需求来看,由于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贷款增长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通过信贷资源配置优化需求结构的重点只能在居民消费领域。只有逐步提高居民消费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才能不断强化信贷资源配置对于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

参考文献:

[1]xxx,xxx.信贷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9,(4).

[2]孙力军.信贷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济南金融,2006,(2).

[3]xxx,xxx.凯恩斯乘数理论及信贷资金配置[J].金融研究,2002,(11).

[4]赵乐为,xxx,xxx.关于信贷配置理论的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06.

[5]施雪清.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文献综述[J].金融观察,2005,(10 ).

[6]xxx,金雪军.信息不对称、信贷制度安排与信贷资源配置[J].浙江金融,2003.

[7]荣杰.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探究信贷资源配置失衡问题[J].经济与金融,2008,(12).

[8]彭志慧.信贷配置理论研究[D].2005.

通讯原理总结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以华中数控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实习学生提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最优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系统要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快速性、经济性。使得学生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很好的学习知识,教师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有效的指导和传授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远程控制原理

如图所示为数控机床远程控制原理图。数控机床控制大多分为现场级和管理级两部分,现场级的功能主要是负责现场加工和物流控制等,管理级则是负责数控机床总的信息管理。[1]当进行数控实习远程监控时,现场级一般是由学生和现在负责人员支配,管理级一般是由实训教师和相关人员负责。对一个远程控制系统来讲,现场级总是原理管理级的,而管理级可对全局进行异地监控。

图 数控机床远程控制原理

二、实现过程

图 CAN总线节点硬件原理图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采用RS-232、RS-449、RS422等标准的标准串行通信接口,该接口是一种点对点与低数据率的数据传输标准[3],不能支持更高层次的计算机之间的功能操作。由于对控制的实时性有较高要求,我们配置一通信卡在数控机床上,从而改造了数控机床,使其与CNC总线总行直接通信。通讯卡主要采取单片机、CAN控制器以及CAN驱动器的设计。其原理如图所示。

图数控机床通信卡原理图

为实现对物流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在物流设备和CAN总线之间安装了通信卡。它以CAN控制器和单片机作为硬件部分的核心。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图 物流设备通信卡硬件原理图

通讯原理总结 第8篇

关键词:质量;质量管理方法

Usual Quality Managing Methods 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HEN Ping-qiang

(Anhui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o., Ltd.,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deeply by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knowledge. It describes the usual methods include PDCA Circling managing way, Sampling Investigating way, Casual Analysing way and Questing ABC way. It also says not only project manager but also constructing leader and other related qualiyt managing staff should obey PDCA.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the paperstates that sampling investgaion on different form and period can avoid great omission effectively. By Casual analysing way can discover key reason at usual problems. Through Questing ABC way can find the importance on managing and control.

Key words: quality; quality managing methods

本文总结分析了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方法,重在PDCA循环,辅以抽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将ABC问题管理法进一步延伸,最后再通过质量分析会的形式灌输落实到所有生产单位。

1 PDCA循环管理法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xxx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在计划阶段,要通过现场勘查、工前协调会、设计会审活动,摸清用户对项目质量的具体要求,从而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化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按照确立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在这一步骤中就是执行计划。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我们强调每个施工队伍要养成PDCA的循环工作法,这个循环可以是一个施工的工序,可以是一个工作日,可以是一个单位工程,大环就是一个单项工程,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我的工作中设定一个PDCA循环周期,针对上个季度检查发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质量分析会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所有施工单位,明确要求在第二个季度里要得以改进,然后为在第三季度中再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逐步地将问题消灭掉。

在不同的工作背景下,PDCA的循环的周期是不同的,PDCA的循环模式和循环规律也是不同的。对于一线的操作员要以一个工序的操作时间作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工序启动前要明确实施计划,准备哪些资源,什么时间实施,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必要时还要进行培训学习,在一个工序结束前要进行检查,检查中依照标准进行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问题,继续保持,倘若发现问题要实施整改,避免将问题带到下一个工序中。这样的循环是一个最基础的循环,对于一线操作员来说,他们就是要接受一个又一个环的约束,若干个工序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工程,若干个环就组成了一个连环。

对于一个专业公司质量管理人员在利用PDCA循环工作法时就不同于一线操作人员了,他可以一个单位工程或一个单项工程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在一个单位或单项工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在今后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得以改进,那么由此而得出PDCA工作环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环,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工作环。

对于职能部门管理来说至少会以一个季度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在每个循环周期中又必将存在着若干个PDCA循环,这样就行成了大环套小环,一环连一环,呈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其中工作内容更加侧重于分析现状,找出原因,找出要因,在全司范围内拟定措施,强调措施的执行结果,总结分析计划的可行性,总结分析计划的执行效果。

PDCA循环管理法在安徽电信工程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一线的班组,到专业化得公司,到职能部门,即在全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内,每个单元均广泛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这一方法的普及应用,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工程质量,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2 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抽样调查法又可以分为:

简单随机抽样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一步抽样法,它是从总体中选择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可能样本均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抽样时,处于抽样总体中的抽样单位被编排成 1~n编码,然后利用随机数码表或专用的计算机程序确定处于1~n间的随机数码,那些在总体中与随机数码吻合的单位便成为随机抽样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简单,误差分析较容易,但是需要样本容量较多,适用于各个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也比较常见,偶尔到达某个一个施工现场,随即的进行现场检查。

系统抽样法

这种方法又称顺序抽样法,是从随机点开始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此法的优点是抽样样本分布比较好,总体估计值容易计算。

分层抽样法

它是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分层抽样利用辅助信息分层,各层内应该同质,各层间差异尽可能大。这样的分层抽样能够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总体估计值的精度和抽样方案的效率,抽样的操作、管理比较方便。但是抽样框较复杂,费用较高,误差分析也较为复杂。此法适用于母体复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自2008年国庆以来,为司先后建设了安徽电信的CDMA基站2000个,在这些基站中存在各种基站类型,有落地塔站,有楼顶塔站,有单管塔站,我们就根据不同的塔形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类别中进行随机抽样。

xxx抽样法

xxx抽样是先将总体单元分群,可以按照自然分群或按照需要分群,在交通调查中可以按照地理特征进行分群,随机选择群体作为抽样样本,调查样本群中的所有单元。xxx抽样样本比较集中,可以降低调查费用。自2008年10月到2009年底共完成CDMA 5期工程,我们将每一期工程分成一个群,可以对一个群进行大面积的检查,有时也仅在一个群中再随机抽样。

多阶段抽样法

多阶段抽样是采取两个或多个连续阶段抽取样本的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对阶段抽样的单元是分级的,每个阶段的抽样单元在结构上也不同,多阶段抽样的样本分布集中,能够节省时间和经费。调查的组织复杂,总体估计值的计算复杂。

3因果分析图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这些因素往往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企业只有准确地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保证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因果分析图就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清晰、有效地整理和分析出产品质量和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素图、树枝图和鱼刺图等,是质量管理常用工具之一。一般说来,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尽管很多,关系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存在两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即平行关系和因果关系。在进行质量分析时,如果通过直观方法能够找出属于同一层的有关因素的主次关系(平行关系),就可以利用排列图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但是由于因素在层间还存在着纵向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要有一种方法能同时整理出这两种关系,因果分析图就是根据这种需要而构思的。在具体分析时,我们可以从质量问题出发,首先分析哪些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进而从大原因出发寻找中原因、小原因和更小原因,并查出和确定主要原因。

因果图就是用箭头表示小原因、中原因、大原因、某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图形。因果分析图法即是针对某一结果通过分析,制作因果图,并查明和确认主要原因的方法。

4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质量分析会也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管理工具。它不仅是对过去一个时段的工作总结,更是下一个工作时段的工作计划,一旦质量分析会的计划确定后,那么在过去一个工作时段的所有工作务必全部完成。安徽电信工程公司从公司层面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在专业公司层面要求每个月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一次,对于班组要求在每周例会上进行质量总结分析,避免将问题拖延下去。

质量分析会是年初计划(P)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针对这个活动,又需要做好会议前的准备(P),会议中的组织(D)以及会议后的跟进情况(A)。作为会议组织者要事先准备好材料,要总结哪些问题,要分析哪些问题,要讨论哪些问题。会议后的执行情况更胜过于质量分析会本身,因此质量分析会上要形成明确的主题,针对过去一个时段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处理措施,会后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所有的专业公司,由职能部门跟踪落实措施的执行情况。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将常规的通信工程质量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如果都能够坚持做到PDCA,质量问题将会大大减少。通过抽样检查来发现已经形成的问题,及时做到弥补和改进。通过问题ABC方法能够分析问题的属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控制关键问题。质量分析会是一次总结的过程,也是一次布置任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陇小渝.通信工程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xxx,xxx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3]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写的.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5] xxx.世界电信业分析与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