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的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驾校;学车;加钱;送礼;考证;潜规则
一、考车成商机,驾校市场凸显潜规则
当今经济发展的社会,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当中主要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小车,方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于是,伴随着这种购车热潮,考取驾照也随之变得兴旺起来,甚至一些还没有购车意向的人,为了以后的方便,也纷纷跟着浪潮来报名考取驾照。而恰恰商家们看准了这次商机,把考试当成是赚钱工具,于是,随之而来驾校的数量急剧上升。在各地区,驾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骗取学员的费用,逼迫学员在已交费的基础上再交出额外的费用来满足驾校等人的利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规则。
二、普感考照难,受其潜规则影响大
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和真实情况了解到,近年来,驾考潜规则愈演愈烈,驾校诟病饱受非议,越来越多人受潜规则的影响,饱受压力,从而使学车变得一件很困难的事。通过仔细调查,可以总结出四个方面:
(一)学车如同梦魇,等待的时间长,如同煎熬
有些学员很早就去驾校报名考车,但是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考试通知。于是很多学员都为了能赶快拿到车牌,拼命催促教练安排考试时间,可是教练一边对你说可以,另一边却迟迟未能报上名,造成学员等候的时间过长。有的需要等几个星期,甚至有的要等上一年时间,导致学员不能尽快拿到牌照。
(二)学车过程中经常受气,要经常送礼、请教练吃饭才能受到好心对待
有些人一开始以为学车很容易,但真正上车的时候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有时候会遭遇教练的一些责骂,很正常。但没想到,教练骂人就像是家常便饭,一点不留情面。只要有一点操作失误,就会招来教练的责骂。后来,有其他学员过来指点,时不时给教练买条烟,或者请教练吃饭,教练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上车练习的时间也多了。虽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意见,但这些所谓的潜规则只能让学员们敢怒不敢言。
(三)莫名其妙无辜交费,导致学车成本加重
主要有四项:名额费、加班费、协调费、燃油费。首先是名额费,很多地区车管所会给每部教练车设定规定的名额,但部分教练会在考试时和你说这个月的名额已经满了,想考试就要多交200元或以上的名额费,否则就等下个月再去考试。其次是加班费。车管所会在高峰期适时采取全天候延时考试的办法满足考生需要,并要求各驾校根据情况推出一些便民措施。所以,有的驾校则以“加班费”名义,收取每位学员200-400块不等的费用。再就是协调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关费。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也就是在考试前,教练会和你说,如果你没有把握会通过,你交一定的费用他帮你去协调考官,让你轻松通过,很多学员就不敢担保,也就顺着教练的意思交了这个所谓的协调费。最后是燃油费。最近国际的油价的上涨,很多学员想多练会,很多黑教练就会提出让你交一定的油费。其实练习的费用早就已经包含在学费里了,很多学员也知道,但为了能多练点,没办法也交了这个费用。
(四)拿到车牌后不敢上路,缺乏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很多人在拿到车牌后都表示,自己虽然已经拿到车牌,但一直不敢开车上路,害怕自己成为马路杀手。在我们调查后发现,驾校培训是一种应试培训,这样的培训结果,即便拿到合格的驾驶证也是一种形式,根本不可能独立驾驶。如果硬着头皮上路,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是必然的。
三、潜规则背后的原因分析
面对这些暗藏在考车底下,触目惊心的“潜规则”,经过对学员、教练、驾校、车管所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所得,总结成四个方面。
(一)学车配套少,人数逐年递增,造成驾考堆积
近年来,考车成了一种热潮,越来越多人希望能驾上自己的小车。很多驾校为了吸引更多学员来这里学车,打着能“很快拿牌”的旗号,不断招收新学员,但却不能及时把每位学员都安排考试时间,再加上有些驾校学车配套少,大量的学员只能共用一些学车设施。这样造成的影响是:驾考不断积压,造成驾校压力,还催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二)排队约考难,名额少,教练控制名额,多收费
“尽快拿证”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在学车过程中一直在排队等待考试指标。但车管所为了控教质量,给每个教练车每月设定规定的名额,这时候部分教练会在考试时候和你说,我这个月名额已经满了,如果你想考试,就要多交200元的名额费,否则就等下个月再去考试。就在这种“僧多肉少”――学车人数多,名额缺少的情况下,造成驾考堆积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快慢班”“速成班”等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出现,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排。
(三)练车时间少,受压制,潜规则起作用
同时,由于学员猛增,考生练车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多人抱怨,在驾校,人多车少,虽然一天到晚在驾校,也练不上几次。教练不断压制学车时间,每个科目的平均练习时间大约只有三到四节课,练车的机会实在很少,甚至有些最基本的技术都没用掌握。所以有些学员为了能多争取些学车时间,只用通过送礼,塞红包,请吃饭等方式行贿教练,还要帮教练车交上燃油费,才能保证学车时间。虽然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无奈,但这本不应该发生的事却在潜规则操纵下如此顺理成章。
(四)考车项目多,考试时间长,考车过程中敛财手段增多
近年来,车管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把原来的考车项目更加细化,使考试时间加长,让很多学员都感觉到身心疲惫。本来增长考试项目和考试时间加长可以让考生有更多时间去准备应考,但这却成为驾校、教练和考试机构的敛财工具。在考试时候,教练会提示你,要给考试过关增加“保险”系数,或者想提前考试,就要交另外的“保险费”。
总的来说,迫使这些驾考潜规则大行其道,说白了无外乎经济利益的驱使。驾校在经营过程中为节省成本,增加收入,会把节省的成本转移到考生身上,造成考生压力加大。而这其中形成一条学员――教练――驾校――考试机构之间的一条利益链,在这条利益链下衍生出很多灰色地带,在这条利益链的上下游之间形成很多的潜规则。
四、建议措施
潜规则影响下的教学行为,不只是给他人形成危害,更是对社会的一种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潜规则进行彻底铲除,切实提高司机的水平和驾驶质量,还社会一个安全、平稳的驾驶环境。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要从源头开始抓起,对考驾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找出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一,就考试制度而言,在以前的考试制度中,并没有限制考生的数量。如果学员需要报名考试的话,学员所在的驾校只需要派约考员到相应各地的车管所办理新招学员资料备案、办理学籍等手续就可以替学员报名进行考试。但随着近年来考车学员人数不断上升,加上场地不足,导致考生迟迟都未能报得上名,需要等待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考生大量堆积。
面对近年来考车的人士不断增多,名额有限情况下,我们最好实行“出一进一”的原则,即有一个学员毕业合格后才能再招另一个,约束考生数量,从源头堵住学车的人数,可以减轻考车的压力。同时,在考试名额方面,可以适当放松名额,让更多已经报了名的考生能同时参加考试,多增加一些考场人员,帮助考生尽快熟悉考试流程、注意事项等等,加快考试便捷。而且,在考场方面,也要注重考场设施更新建设,增加考试场地,不要集中堆积在一个地方进行考试,避免考生过于集中,影响考试时间。
通过以上方法就能有效地解决驾考的堆积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快慢班”、“速成班”等之类的问题出现,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
第二,从驾校方面而言,这些年来随着驾校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驾校琳琅满目,参差不齐,驾校数量虽然多,但其教学水平却参差不齐。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运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措施政策,切实控制驾校的数量,实施驾校的整顿,对驾校进行重组,做大做强,扶持和培育一批在省内、全国有影响的驾校,提升驾校的素质,引导驾培行业提高服务和培训质量。而且还要增加学车的配套,改变培训原来的应试模式,多给学员灌输交通安全和汽车方面有关知识,让学员不仅得到实操,还进一步扩充理论方面的知识,做一个合格的驾驶员。
第三,对考试机构来说,要严格把关考试标准,宁缺毋滥,反映出每个考生的真实水平。在考试过程中,考官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切实提高考官的素质,使每个考官都能做到客观公平地去评判。同时,尽可能实行电子评判,全程电子眼监视,自动化考试,一方面能增加考试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可以更快速地帮助考生自主进行考试,避免人手不足的影响。对考试机构的整顿,有利于保证每位考生都能得到公平对待,减少考官方面主观因素的影响,让驾考潜规则再无藏身之处,提高考试的质量。
第四,就从学员自身来说,要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抵制考取驾照过程中的那些不良风气。之所以存在“潜规则”,关键是因为有“潜规则”的不断滋生,那就是有的学员在面对教练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愿意忍气吞声,并最终接受,从这个道理说“潜规则”也是学员惯出来的。因此,要抵制“潜规则”,学员必须团结起来,对“潜规则”零容忍,敢于向学校、部门和社会揭发与“潜规则”相关的人和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认真学习驾驶技术,不为考试而学,而为自己真正技术而学。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男子考驾照遭遇潜规则[N].南方日报,2012-05-25.
[2]谭超.2012广东十大消费潜规则[N].羊城晚报,2012-07-24.
考驾照的总结 第2篇
条一xxx加强车辆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车辆管理所的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统一实行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制度,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经_批准的县级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车辆管理所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五个等级。一等车辆管理所为优秀车辆管理所,等外车辆管理所为不合格车辆管理所。
第四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机动车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服务群众、监督管理、队伍建设、警务保障等六个方面。
第五条_评定一等车辆管理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车辆管理所。
_可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进行复核。第二章评定内容
第六条机动车管理
(一)办理机动车登记严格审核法定证明、凭证,认真查验机动车,按规定核查进口车、国产车相关参数,比对盗抢车信息。登记的机动车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率达到100%,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80%以上,摩托车达到75%以上。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计算机登记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三)发放机动车号牌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号牌号码采用计算机公开选取。
(四)机动车档案资料齐全、规范,符合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的要求。注销、撤销机动车登记的,按规定保存、销毁机动车档案。
(五)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严格核查法定证明、凭证,以及交通安全违法信息和交通事故处理的信息,对机动车进行查验、盗抢车信息比对。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70%以上,摩托车达到60%以上。
(六)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报废标准。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大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95%以上、监销率达到100%。
第七条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一)受理驾驶许可申请严格审核提交的资料、证明,按照规定程序、期限考试和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考驾照的总结 第3篇
车主对于试乘试驾环节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在全部被访者中,有4532位被访者表示其在购车时,享受到了试乘试驾服务,这占到被访者总量的%。这一部分的被访者,是本次调查所重点关注的人群。根据对这部分购车时试乘试驾过的消费者的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对于试乘试驾的安排还是满意的,其中表示比较满意的有1631位,占总量的%,而认为自己享受过的试乘试驾服务“一般”的,有1631位,占总量的%。由这样的选择结果,看出消费者对于经销商所提供的试乘试驾服务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将选择结果折算成10分制的满意度打分,发现被访者对于试乘试驾环节的平均满意度为分,高于“一般(6分)”水平。
将系别与试乘试驾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韩系及美系车的车主,对于经销商的试乘试驾环节的安排较为满意,而日系车和法系车车主的满意度较低,其中法系车甚至跌破了80%的红线。而国产品牌中,则有%(872人)对其所经历的试乘试驾环节给出了“一般”或以上的评价。另外,德系车主对于试乘试驾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不过,由于韩系和美系车的样本量较小,其满意度的结果的可信度要低于国产车和德系车。真正值得赞誉的,是德系车和国产品牌能够让大量的消费者满意其试乘试驾的服务水平。
而分价格区间来看,试乘试驾的满意度结果呈“W”状的分布。两头以及中间部分的满意度较高,而车价处于过渡段的车主,其对试乘试驾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其中豪华车(30万及以上)的车主,有超过%(285人)的用户对试乘试驾给出了一般或以上的评价,而低端车(5万及以下)也有83 33%(175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相反5万一10万以及15Zi-30万的价格区间,用户对于试乘试驾的满意度相对较低,选择一般及以上的用户,都未能超过本级别被访者总数的%。
但应该看到的是,不同系别以及不同价格区间车主对于试乘试驾的满意度评价,差别并不是特别大,这说明,目前国内的经销商试乘试驾的服务水平并无太大差异。
不能试到中意车型,是试乘试驾环节的最大问题
尽管总体来看,消费者对于试乘试驾环节还算是比较满意,但是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三百余位被访者,占总量的8%不到。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消费者对于试乘试驾还是有一定的抱怨的,或者说目前各经销店所安排的试乘试驾服务,多少还是有问题的。根据调查发现,“未能试乘试驾到中意车型,而是试了其他款或者其他型号的车辆”是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地方。有超过30%的被访者对此有抱怨。另外,还有28%的被访者认为试乘试驾过程中,陪同的销售顾问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有问题。这就告诉各经销商,想要提高消费者试乘试驾的满意度,首先是在试乘试驾车型的努力,尽量向厂家争取到全系列的试乘试驾车型。当然,这个也要根据经销店的实力来决定。另一方面,提高销售顾问的车辆水平和驾驶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挑选具有特殊技能的销售顾问来做试乘试驾专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销店“阻止”了多数消费者试乘试驾
尽管有将近70%的被访者在购车时享受到了试乘试驾的服务,但是仍有超过30%,两千多人没有试乘试驾就做出了购车决策。那么,是什么让这部分受访者对所购车辆如此放心呢?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店没人建议我试乘试驾”成为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作为现代汽车销售必不可少的一环,不推荐、不建议就可以被理解为“阻止”。在对受访者深入了解后,慧聪xxx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买第一辆车时,都是新手,有的刚刚拿到驾照,也有的甚至是“无照购车”。这部分消费者对于购车的流程了解的并不多,而且非理性消费在这些消费者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会以为喜欢一个品牌、喜欢一个颜色、甚至是喜欢某一个内饰件的设计而购买汽车。如果店员不刻意提醒消费者,这款车有试乘试驾车,这部分新手上路的消费者很容易忽视掉这一个必经的购车环节。除此之外,xxx试乘试驾车不丰富,也让很多消费者无法享受这项服务。
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能够试乘试驾所购车型
虽然参与调查的被访者有的曾经试乘试驾,也有的未能享受这项服务。但是试乘试驾作为现代汽车销售的重要环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都是希望能够享受到试乘试驾服务的。其中,有将近35%(2280位)的被访者对于试乘试驾十分看重,必须试乘试驾了,才会去购买某车型。而表示“无所谓,试与不试照样买车”的被访者,仅有五百余位,仅占总量的8%。
消费者对于试乘试驾的态度较为理性
尽管多数消费者都认为,试乘试驾时购车的必备环节,必须试乘试驾过才能做出购车决定,但是也不是说试乘试驾的次数和车型越多越好。正确的心态和做法是:在购车前,先圈定几款目标车型,对着几款车型都进行细致的试乘试驾体验,然后做出对比,并最终为购车决策的做出服务。盲目的试乘试驾,甚至是见车就试、遇店就试,并不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车决策。过多的尝试会扰乱消费者对于各个车型的评价,最终会让购车变得盲目。令人欣慰的是,本次调查的被访者中,有将近60%都选择了去重点试乘试驾某几款重点车型,而不是盲目的试乘试驾。
试乘试驾车的流向亟待透明化
广大消费者热衷于试乘试驾,甚至有的消费者到了“不试不买”的程度。那么,由此就会产生大量的试乘试驾车,这部分车的最终流向问题,大家是否考虑过呢?调查发现,多数消费者对此问题还是十分关注的。表示不关心,没想过的只有五百余位,占总量的8%左右。更多的消费者对于试乘试驾车的流向表示担心,担心自己会买到经过翻新的试乘试驾车,也有消费者要求经销商或厂家将试乘试驾车的流向公开化、透明化,让消费者免除后顾之忧。当然,还有20%(1331位)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信誉还是比较相信的,他们认为厂商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拿品牌信誉来开玩笑。
考驾照的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驾校;安全问题
引言:随着社会上学车“热”的不断“升温”,开车的大学生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大学生也成为驾校学习的一个群体。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驾校也开设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暑期班,目的是让大学生利用暑期这个相对闲暇的时间顺利拿到驾照。随着“驾校热”这一现象的出现,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
1、大学生报考驾校的现状
驾校针对大学生的开设现状分析
针对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10家驾校的调查发现,10家驾校全部在暑假期间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驾校班,该班级的学员组成百分之九十即为大学生,该暑假班的的特点教学周期短,科目考试预约快,通过率高,可谓是“速成班”。暑假班是有针对的性的一个班,之所以说它是速成班,不仅是因为它用时短,而且跟驾校对大学生群体的重视程度和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这些因素有关。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针对上海,南京及河南部分地区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小组成员也去驾校进行了学习,同时小组成员也深入驾校参加驾校学习和考试进行了体验。发现暑假期间科目考试的预约比平时快一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周之内成功通过xxx的理论考试,在科目二小路考学习效果不错的情况下,第二周即可联系驾校申请科目二的考试。而在之前的了解中的情况发现,科目与科目之间的间隔最短需要两周,科目与科目之间间隔时间的缩短对大学生速成也是一个有力的条件。在学车中跟教练的沟通,教练也明确的说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高于社会群体,从而也缩短了学习周期,种种原因导致了暑期“速成班”的出现。
大学生报考驾校现状
(1)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查结果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发现,7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报考驾校是很有必要的,23%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报考驾校。
(2)大学生驾校学习时间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图2 大学生驾校学习时间调查结果
同时我们也针对即将报考驾校的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74%的学生更愿意在寒暑假期间去驾校学习,54%的学生愿意在周末去学习,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在上课期间学习。
(3)上海和南京地区大学生驾校报考情况对比:(以上海南汇大学城和南京江宁大学城为例,两个个大学城各选取25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如图3、图4、图5所示:
图3 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研
图4 大学生报考驾校人数调研 图5 大学生在驾校学习时间调研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南京江宁大学城报考驾校的人数明显多于上海南汇大学城,但是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总结发现,不管在哪个地区的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为报考驾照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去驾校进行了考试和学习,另外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寒暑假期间去驾校学习。
2、大学生报考驾校原因分析
通过对所有调查数据的整理发现,已经报考驾校的大学生占到了总体的46%,而剩下的54%的大学生未报考驾校。但是7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报考驾校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报考驾校主要如下几点原因:
就业压力
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校大学生为了就业,也纷纷加入学车的团队,现在的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部分用人单位会选择拿到驾照的学生来 减少单位用人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校期间考驾照,来增加自己日后就业的筹码。
充时间
相对于学生的高中初中阶段,大学是一个空闲时间比较多并且相对自由独立的阶段,大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考取与学习有关的证件之外,更多的人选择利用寒暑假及闲暇时间学习获得更多的技能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
从众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去驾校学习拿到驾照之后开车出行,不考虑自己学车的必要性和自身的条件,盲目跟风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驾校学习。
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学生报考驾校的除上述因素外,还有诸如父母要求或日常出行需要等原因。
3、大量大学生报考驾校现象涌现的问题
安全问题
考驾照的总结 第5篇
我女儿高中毕业不久就拿到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她远嫁新加坡。今年暑期回家探亲时,我发现她居然不会驾车了,难道她在新加坡不开车?
“是的,我在新加坡没有开过车。”女儿证实了我的猜想,“因为我在新加坡考不下来驾照。”女儿有点无奈。
接下来,她讲了她在新加坡考驾照的经历。
在新加坡学习汽车驾驶不难,但考驾照很严格。因为女儿在国内已经有了驾驶证,所以可以不学,但需要参加考试。
第一次,考官是个帅哥,而且非常和气。他一上车,就和女儿聊个不停,天南海北天上地下花草虫鱼什么都聊。女儿想,这里的考官这么客气,相信考试合格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就陪考官聊了起来。半个小时后,考试结束,结果是不合格。
女儿不解,前去询问不合格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开车时聊天。女儿这才明白,考官与自己聊天,就是考试内容呀!
第二次考试,考官是个老太太。这次女儿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睁大了眼睛,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开车,好不容易熬到了考试结束,心想这下总成功了吧?
结果还是不合格。原因是,在一个右转弯时,女儿没有看一眼后视镜。
“你要考虑到,也会有冒失鬼从你的右边超车的。”考官如此解释道。
女儿不死心,一个月后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
这次,考官是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女人。她一上车,就主动与女儿打招呼。女儿当然是聪明人,只是和那女人点头微笑,并不说话。那女考官东拉西扯的,突然对女儿车上的中国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女儿见她这么喜欢中国结,就随口说了句:“那就送给你吧!”
就是这么一句话,竟彻底断送了女儿的驾车梦。因为在新加坡,这被视为是“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