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诗歌 第1篇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xxx,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xxx,xxx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xxx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xxx,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参考注释:
①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度:覆盖。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rú):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菩萨蛮》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xxx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起句写入妆饰之美,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xxx”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xxx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又不能已于兴咸。一“又”字,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换头,说明人去信断。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以美艳加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其幽怨深矣。“此情”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
菩萨蛮黄鹤楼诗歌 第2篇
①菩萨蛮:词牌名。此调原为xxx曲名。《菩萨蛮》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粤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成的,于佛教语中“菩萨”无关。另有一说,xxx《杜阳杂编》说:“大中(xxx年号,850年前后)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此说不可信。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上下片各四句。《词谱》定xxx《菩萨蛮》词为正体。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③茫茫:广大貌,远貌。
④九派:派,水的支流。
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⑤:就是国中。
《xxx·公孙丑下》:“我欲而授xxx室。”xxx:“xxx于国中而为xxx筑室。”或径用通常意义来解释,亦通。那么,流,就是流于境内。
⑥沉沉:也作xxx。湛湛,深远貌。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xxx隐隐”,xxx注:“xxx,深貌也。”
⑦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10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⑧莽苍苍:莽苍,迷茫。莽苍苍,就是莽苍的长言,多出了一个音节。
⑨龟蛇锁大江:龟蛇指xxx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xxx在它对岸的汉阳,xxx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⑩把酒酹(lei)滔滔: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滔滔,大水貌。《诗 小雅 四月》:“滔滔江汉。”此用作江水的代语
(11)心潮:谓心情极不平静,犹如潮水。
菩萨蛮黄鹤楼诗歌 第3篇
菩萨蛮诗歌摘抄
菩萨蛮
多情却扮薄情义
有情偏作无情句
待到伤人心
却又深懊及
此行君莫笑
此举君莫气
愿君知我心
莫要远相弃
献给英雄的天津消防员
冲在最前沿,
不惧火与险。
拚将性命战烈焰,
流尽血与汗。
亲人泪眼盼,
妻儿父母唤。
英雄未归天公怨,
还我好儿男!
既在身后成,
怎敢向光明。
时时寻依靠,
难作独自生。
行香子
沽酒须眉
拭泪红颜
这世间离合悲欢
花开花落
缘起缘断
叹心头事
眉上愁眼中怨
满腹话语
开口谁亲
故xxx寂寞无言
幽幽夜深
寥寥星寒
独一清曲
一茗烟一长卷
今宵月色似寒烟,亭院佳人艳映栏。
舞袖倾城君悦赏,弦歌一曲伴红颜。
自勉自知赋
怅然入梦待天明,虚拟万物化豪情。
愿破xxx吟,声雄浑而鸟惊,
乐二更后健体,身迅捷若龙形。
恨水长东,悲鸿不鸣。
故深暗文史,熟读百经,
又醉心拳术,xxx琴。
感人生之长勤,求一世之功名!
于是日奋进以修身,昼阅己以养性。
重言辞之精简,轻扬言以取信;
重衣饰之得体;轻xxx而服新;
重行止之有节,轻浮夸而忘形。
挥袖则蔚然生风,握拳则气血沸腾,
俨然将帅之气,实乃一介书生。
移步则坚定沉稳,四顾而双目凝神,
仿若文曲转世,可叹未有传闻。
蝶恋花 . 初秋
绿野泛xxx意闹,
蜻蜓点水,涟漪逐波消。
青叶斑驳华发薄,
残阳斜照暮归鸟。
依窗望断阳关道,
路人匆匆,无意风萧萧。
庭内红花枝头俏,
不知墙外落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