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的诗句 第1篇
【诗句】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出处】xxx甫《月夜忆舍弟》。
【鉴赏】寄信难达,已引起我多少痛苦,况且战乱频仍、难以休兵。
【全诗】
《月夜忆舍弟》
.[唐].xxx
戍鼓断人行,秋边xxx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戍鼓:戍楼上的禁鼓。鼓声xxx响,宵禁开始,人行即断。边秋:边地的秋夜。xxx雁声:只有孤雁鸣叫。古人常以雁行喻兄弟,这里说xxx雁声,是在感物思弟。
2.“露从”句:露是夜夜白,今乱离中人,逢白露节,觉得它是从今夜始白。“月是”句:月是处处明,因心怀故乡,所以认为月是故乡明。
【赏析】
[1]这首五律约写于乾元二年,xxx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这年九月,叛军xxx陷山东、河南,xxx的两个弟弟都在这xxx带。xxx携家避战乱于秦州,与弟弟音讯隔绝,写出这首抒写怀念之情的诗。
[2]“戍鼓”二句:戍鼓,xxx军的鼓声。秋边,秋天的边地。xxx门曰:“‘戍鼓’兴‘未休兵’,‘xxx雁’兴‘寄书’。”(《瀛奎律髓汇评》)《谜诗谈》曰:“……‘秋边xxx雁声’,若作‘雁xxx声’,便浅俗;‘xxx雁声’便沉雄。”二句写战争使道路阻断,诗人在深秋的边地听到xxx声雁鸣,深秋雁声使人想起鸿雁传书,也勾起怀亲之情。
[3]“露从”二句:《杜臆》:“只‘xxx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又曰:“感物伤心,今夜白,又逢白露季候也,‘故乡明’,犹是故乡月色也。”
〔4〕“有弟皆分散”四句:xxx远在xxx,弟兄飘xxx,流浪无定,所以说“无家”,既无家,又到哪里去问死生?因而“寄书长不达”,况且兵革未休,在战争中存亡未卜,隐含着弟兄们能否团聚的疑虑。
这首五律以容易引起人们思乡的雁声、白露节、xxx三者构成边秋对月怀亲的意境;抒写了身经离乱,弟兄分散,征战不已,道路阻隔,音书杳无,存亡难保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忧虑。“今夜白”、“故乡明”、“无家问死生”这些凄凉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情切。“月是故乡明”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月夜忆舍弟的诗句 第2篇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xxx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④问死生。
寄书长不迭,况乃未休兵。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xxx在秦州所作。连年九月,xxx从xxx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xxx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xxx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重点字词解析】
①合弟:对人谦称自己之弟。②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③这天或许是白露。④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诗歌鉴赏赏析】
月夜忆舍弟的诗句 第3篇
月光之下,你最想谁?xxx思念他的弟弟,于是写下了“但愿人长久”的佳句。同样是思念弟弟,唐朝的xxx也在月夜之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xxx是因为仕途不顺,而xxx是因为国家的战乱。这首诗就是在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事阻隔,音讯不通,引起了xxx无尽思念而创作的诗作。
尽管诗题是“月夜”,但诗人并没有从xxx开始就写“月夜”,而是将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地方,描绘了xxx幅边塞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xxx雁声”。戍鼓声声,大雁哀鸣,战事频繁,士兵匆忙行进。所见所闻,xxx派凄凉与萧瑟。首联的景色描写为整首诗奠定下了萧索、悲凉的基调。
颔联回到“月夜”的描写。既是写景,也点明了气候。白露的夜晚,天气已经变凉,凉的不仅是天气,应该还有人心。安史之乱已经四年,_,民不聊生。明明普天之下是同xxx个月亮,xxx却说“月是故乡明”。xxx加入了自己主观的感受,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通过“月亮”表现了出来,突出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看似平凡的事物,却在xxx手中xxx点点生动起来,并逐渐将情感转向“忆弟”的内容上来。颔联从写景转向抒情,非常自然地过渡。由于战乱,兄弟已离散,天各xxx方;由于战乱,家已被毁,家里的亲人生死未卜。如果没有战乱,此时此刻xxx应该和自己的家人们在xxx起,享受天伦之乐。战火的无情撕裂了人间的温情,xxx的愁思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与不安。没有煽情,没有矫情,只是简单地寥寥几笔就让读者感受到了肝肠寸断。这两句高度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遭遇,情感得到了进xxx步的升华。
最后,xxx的担忧紧跟着颈联而来,“家书抵万金”,寄出去的信常常送达不到,不知道兄弟到底怎样。本来寄信不达就是令人牵肠挂肚的事情,而如今兵荒马乱,世事难料,更加加深了挂念兄弟生死安危的情绪。整首诗从大的社会环境开始描写,以月夜为背景,将战乱中人民的颠沛流离,艰辛痛苦完全表现出来,万种情绪,倾泻而出。整首诗沉郁顿挫,情感丰沛,让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