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战争的诗句 第1篇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xxx。_《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xxx《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xxx《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xxx《春望》
8、鞭弭_,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xxx《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xxx《赤壁》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国破山河在,xxx草木深。xxx《春望》
1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xxx《石壕吏》
13、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xxx《纪辽东二首》
14、昔事前军幕,今逐嫖xxx。——范云《效古诗》
15、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16、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7、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xxx《纪辽东二首》
18、不堪对酒长亭别。——xxx《菩萨蛮·xxx火连三月》
19、xxx火连三月。——xxx《菩萨蛮·xxx火连三月》
20、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xxx《庄居野行》
21、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xxx《赠头陀师》
22、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屈大均《鲁连台》
23、迎头便说兵戈事。——xxx《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24、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xxx《游侠篇》
25、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6、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xxx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元稹《田家词》
27、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8、书角吹xxx,金山险马当。——xxx《从军行》
29、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0、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31、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2、xxx事有征,庙算在休兵。——xxx《奉和圣制送xxx国公赴朔方》
33、英雄事,xxx。——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xxx翁韵》
34、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xxx《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35、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xxx《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6、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xxx《酹江月·淮城感兴》
37、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xxx。辛弃疾《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之》
38、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古代关于战争的诗句 第2篇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有如下作用
①概括重要内容 如:《题xxx凝幽居》、《新晴野望》《咏素蝶诗》、《雨雪曲》
②点明时间、地点、背景、主旨等,如:《邯郸冬至夜思家》
③奠定感情基调,如:《书愤》、《春夜喜雨》、《哀江头》
如大家熟知的xxx在不同时期诗风、情感各部相同。再如南宋诗人,因朝代的特殊性,许多慷慨悲歌之士激愤难平,以激昂的方式抒发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或抒发客居异地、故乡难归的孤寂之情;或对南宋统治者苟xxx、不思进取的悲愤;或表达不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3.看题材 不同的题材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
①别离诗(xxx、离家、别人):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抒发依依不舍(眷恋)或别后思念或安慰劝勉之情。
如:《琵琶行》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别xxx》:xxx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自然山水或田园风光,创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意境或宁静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图景,或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厌恶,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恬淡悠闲的隐逸生活;或表达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如:xxx《归园田居》、xxx《山居秋暝》、xxx《过故人庄》等。
③边塞诗:通过对边塞景象或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或表现舍身杀敌的英勇无畏,或表现将士凯旋的豪迈,或表现将士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或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xxxxxx的罪恶,表现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渴望和平、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xxx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xxx八月即飞雪。
xxx《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xxx《从军行》: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xxx《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xxx《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④写景咏物诗: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或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或xxx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自己远大的志向。
如:xxx《望庐山瀑布》、xxx《咏柳》、xxx《咏梅》、xxx《登岳阳楼》、苏轼《定风波》、于谦《石灰吟》等。
⑤羁旅行役诗:表现游子异乡生活的孤寂凄凉,或漂泊无依、归途艰难的愁绪,或对家乡、亲友的思念,或抒发不被重用、xxx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或兼而有之。
如:xxx《静夜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xxx《旅夜抒怀》、高适《除夕作》。
⑥咏史怀古诗:通过史事人物、历史遗迹的追述、评价,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如:xxx《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xxx《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xxx《登幽州台歌》、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⑦闺怨诗:写闺房女子或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和独居闺中的孤独,或对远在边塞征戍的xxx的思念,或对战争的厌恶,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控诉。
如:xxx《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xxx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xxx《春思》:“燕草如碧丝,xxx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⑧爱情诗 如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⑨文化艺术诗 描写表现音乐、绘画等艺术、抒发读书治学的感受体会、表达对文学艺术的见解评论等。
如:《琵琶行》、《xxx篌引》对音乐的描写;苏轼《书xxx所画秋景》:“野水参差落涨痕,xxx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xxx《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xxx《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代关于战争的诗句 第3篇
1、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xxx《垂老别》
2、黑云压城城欲摧,xxx向日金鳞开。——唐·xxx《雁门太守行》
3、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xxx《石壕吏》
4、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xxx翰《凉州词》
6、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xxx。
8、xxx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14、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xxx居易《自河南经乱》
1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16、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xxx适《燕歌行》
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xxx仲淹《渔家傲》
18、xxx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xxx。
古代关于战争的诗句 第4篇
关键词:xxx;乐府诗;特色;影响
xxx的乐府诗题材广泛,思妇闺怨、战争徭役、言志抒怀、闲情奇趣无不涉猎。但统观其全部乐府创作,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描写、女性情感世界的关注以及百姓平凡生活的描写成为其创作主题中突出的三个部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其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书写。有对于人世沧桑、繁华易逝的感叹,有xxx贵、恬淡自处的态度,也有xxx不遇、知己难求的无奈。相比于历代文人都有同感的知己难求、xxx不遇,更值得一提的是xxx对于人世沧桑的强烈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退而自守的处世态度,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于诗人创作的影响。
xxx生活在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的年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使xxx产生了,福祸难料,人世沧桑的感叹。从而坚定了他淡泊自守的处世态度。据《青邱诗集注・xxx年谱》记载:“至正二十三年(夏主明玉珍天统元年,xxx士诚元年,1363年)七月汉主(xxx友谅围洪都,xxx诸将讨之,大战于潘阳湖,友谅败死,子理立。”同是至正二十三年,有人称xxx,有人战败而亡。因为汉主xxx的死,带来的不仅是各种割据势力的重新排序,更有一朝臣子荣辱沉浮的命运转折。虽然xxx长期隐居于青丘,但从至正十二年(1352)xxx十七岁起,到至正二十八年(xxx年,1368)xxx三十三岁止,一直发生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省的战争必然会对生活在江苏苏州的xxx造成影响,同时将这种影响反映在xxx的诗歌创作之中。如《行路难三首・其一》“君不见盘中鲤,暂失风涛登俎几。君不见枝上蜩,才出粪壤xxx。推移变化讵可测,勿谓明日同今朝。”昨日还是鲤鱼有水,左右逢源,也许今天就命丧俎几,成了盘中美味。刚刚脱茧的蜩虫,转眼间就飞上高枝,变得不可一世。人世间的变化就像昨日今朝的鲤鱼,或者是朝夕间的蜩虫,祸福不定,变化难测。“杯酒朝欢,矛刃夕加。恩仇反覆间,xxx一家,钩弋死云阳。”(《行路难・其二》)朝野上的变数,人际间的恩仇也在朝夕反覆之间,难以预料。生生死死犹如一场游戏,只一线之隔。这种瞬息间的变化在元末战争动荡的背景下变得可能。目睹种种命运沉浮,xxx产生了人世艰难的感叹,看到了权力富贵背后的险恶,xxx更加坚定了淡泊隐居的自处原则。xxx的乐府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代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独特体会和理解。
在创作理念上,xxx不同于xxx①、xxx而体现出自己的特点。xxx、xxx、xxx都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上都提倡以“复古”来扭转元末纤弱浮靡的文风,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又各有不同。
xxx认为诗歌应该重视个人真情实感的表达,“凡可以感心而动目者,一发于诗”(《娄江吟藁序》)。xxx也认为在诗歌中应该表现个人的真实性情,“诗者,人之性情也,人各有性情,则人各有诗也。”(《xxx仲虞诗序》)。但是,xxx同时强调了作诗应格、意、趣并重,“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变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辨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意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xxx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独庵集序》)。也就是说,优秀的诗歌应该注重文体的特点,内容要言之有物而不是泛泛而谈。而xxx则将性情置于体格之上:“君子论诗先性情而后体格。老杜以五言为律体,七言为古风,而论者谓有三百篇之余,盖以情性而得之也。”(《铁崖先生古乐府序》)。xxx认为诗歌中性情的表现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其诗歌创作之中对于体式的重视明显不足,而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出现过于随意甚至纵情的倾向。也正是因为xxx与xxx在“格意趣”并重与“性情第一”两种观念上的不同,二者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中体现出不同的风貌。
与xxx、xxx注重个人性情不同,xxx更强调诗歌内容的教化作用。xxx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以讽刺邪恶、表达民情为目的,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内容上应该反映社会风俗、政治治乱,只有这样才能有裨于世教。他以“师古”相号召,力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认为诗应是“不得已而作”而不应是点缀升平的产物,坚决反对元代中后期所形成的纤弱萎靡的诗风和世风。这种思想在其乐府诗歌的创作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与xxx的以才情见长相比,xxx更注重以诗言志;与xxx的独重性情、另辟蹊径相比,xxx更中正平和。总之,xxx、xxx、xxx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上均提倡要言之有物但又有所不同:xxx的乐府诗更重社会责任,强调诗歌的美刺功能;xxx的乐府诗更多的以个人情感为诗歌内容,提倡要唯情独重,不受约束;xxx的乐府诗则不偏不倚,提倡格、意、趣并重,既重视诗歌表达主体情感的作用,也注重反映现实的功能。可以说xxx、xxx、xxx的乐府诗歌创作分别代表了元末明初三种不同的倾向,对于明初文风的形成开创具有先导性的意义。xxx的乐府诗作为三种趋势之一,在元末明初的乐府诗歌创作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在对于后世的影响上,xxx的乐府创作对xxx的复古浪潮起到了“驳前启后”的作用。元代诗坛大致以宗唐为主要倾向,但并没有学得xxx的真精神,而往往流于形貌。加之程朱理学的影响,诗坛上形成了“雅正”为主导的诗学观念,从而使元代乐府诗歌的创作变得空洞浅薄。xxx不满于元代诗风的纤弱浮靡,以格、意、趣、并重的乐府诗来xxx种弊端,既注重古乐府的现实精神、关注时事,又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最重要的是,xxx的乐府诗在学习前人的过程中,注重领悟前人诗歌的精神而非拘泥于形式,内容充实而不流于贫乏。同时在创作上,尊重乐府诗的声调法度,体现出对于古乐府传统的全面把握。xxx的乐府创作不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元代乐府诗在复古上的不足,对于其后的乐府创作同样具有榜样性的意义。统观明代的复古思潮,从xxx的重法度,到xxx的主性情,再到xxx的格、意并重,都从一个角度沿袭了是xxx乐府诗格、意、趣并重,学古不拘字句等复古原则。可见xxx的乐府诗创作以及其中体现出的诗学观念,对于xxx、xxx、xxx等后代文人的乐府诗歌创作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xxx为诗、文,众体皆备,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乐府诗容乐府传统、xxx精神、个人体验于一体,通汇贯通又有所突破。在创作上强调格、意、趣并重,既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又强调体制的明晰,因而呈现出不同于xxx、xxx的独特风貌。xxx乐府诗以兼具xxx、xxx乐府诗的特点而对明代前后七子以及后世的乐府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xxx《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顾炎.武、xxx、xxx、xxx.《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明.xxx著,xxx总勘,高时显、xxx辑校,xxx之监造.
《青邱诗集注》(上海中华书局据清雍正刻本校刊)[M].上海:中华书局 1965.
[6]明.xxx著,清.金檀注 xxx、xxx校点《高青丘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xxx.《代言体辨识》[J].安顺师专学报, 2001第三期,14-17.
[8]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M].山东:xxx社,1992.
[9]xxx、xxx安.《乐府诗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10]xxx、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2]xxx.《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3]洪永铿.《xxx乐府诗简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81-185.
[14]xxx.《论xxx的乐府诗》[J].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61-68.
[15]房锐.《xxx生平思想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64-70.
古代关于战争的诗句 第5篇
1、忆xxx军,连年此征讨。——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2、昔事前军幕,今逐嫖xxx。——范云《效古诗》
3、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xxx《庄居野行》
4、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xxx《游侠篇》
5、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xxx《从军行》
6、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xxx《秋望》
7、xxx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xxx《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8、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xxx《送xxx赴西军》
9、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xxx《送xxx赴西军》
10、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xxx《关山月》
11、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xxx《题所居村舍》
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xxx《阁夜》
13、使xxx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xxx《沁园春·梦孚若》
14、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xxx《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15、xxx事有征,庙算在休兵。——xxx《奉和圣制送xxx国公赴朔方》
16、xxx火连三月。——xxx《菩萨蛮·xxx火连三月》
17、春色临边尽,xxx出塞多。——郎士元《送xxx将军赴定州》
18、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xxx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9、伍相鸱夷,钱xxx,怒气强于十万兵。——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2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xxx《xxx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