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必备9篇)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1篇

101、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102、我身边的雨伞只愿为你打湿署名的阴天你说你会用和着思念的语调浅读我的文字怯寒的雨燕都躲在花巷里写诗你会不会拿我和他对比谁的比喻更为动情相思——吕慕白《婉约吕氏,白慕春秋》

103、下下人有上上智。

104、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105、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06、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107、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10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109、时光荏苒,此去经年,几度寂寥月残缺,几度花落终成冢,尘缘如梦的隔世眷恋在红尘陌路含香独舞,一抹相思,淡淡离愁倦怠了容颜苍老了心,临风叹红尘,情为何物?一念起,三世缘,红尘执念,无语泪流。

110、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11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112、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1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114、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115、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11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17、一寸相思一寸灰,一抹年华一抹伤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2篇

41、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4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44、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45、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阿彩《帝凰之神医弃妃》

46、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47、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48、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9、梧桐灯下没有你的侧脸这样的雨下在我的世界里就该有人陪才对要不怎么微雨燕双飞

50、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51、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52、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直守望着她。直到她的生命结束由自己承担起所有相思的悲伤与痛苦直到自己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返老还童》

53、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54、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55、千古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

56、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57、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58、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欠

59、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60、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觉乘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3篇

41、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42、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43、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44、智者改过迁善,愚者文过饰非。

4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46、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47、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48、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49、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0、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5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52、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深。

53、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真是本来无一物,_被云遮。

54、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55、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56、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57、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58、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9、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60、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4篇

21、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皆因闲话生。

22、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2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染尘埃。

24、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2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6、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27、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8、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9、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30、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王道太平列忌讳,戏蝶流茑绕树飞。

31、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

32、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3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34、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35、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36、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37、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38、四大由来造化工,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39、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

40、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5篇

1、“理谓理趣,道理广也。性为法性,心性深也。若穷其理趣,则尽其体性。今此经中,意趣体性皆穷究也,此借《周易》‘说卦’之言。”——澄观《华严经疏》

2、“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欤!”——澄观《华严经疏》

3、“应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请。内实常存,又何所谓耶?”——道生《大般涅槃经集解》

4、顺理生心,名善。——道生

5、“到于彼岸本由正见。入邪见者则不到也。顺在解邪,见理为人也。既入其理,即为彼岸,无复彼岸可到也”——道生《注维摩诘经》

6、以心相得解脱者,无垢在心。——道生《注维摩诘经》

7、万法虽异,一如是同。——道生《妙法莲华经疏》

8、善相者,涅槃惑灭,得本称性。——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9、返迷归极,归极得本。——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10、布施无相,度生无我。《金刚经》

11、揭谛揭谛。“50”其咒神力。满虚空。遍十方。续三世。净心持咒。无愿不从。波罗揭谛。“51”其咒感应。无所不周。无有不备。无不具足。其道义无穷。波罗僧揭谛。“52”其咒畏力。能使诸魔鬼神。归依顶礼而崇拜。侍从而无懈。菩提萨婆诃。“53”其咒咒力。使诸天王天神。及诸修罗。常侍护佑。无怠惰。至此终

12、即说咒曰。“49”佛口与心。及某甲等。若宣此咒。灵感灵速。犹如电磁波。

13、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48”如来大慈。说此神咒。解脱九类众生。一切苦恼危难。

14、真实不虚。“47”佛无诳语。咒力灵感。无所不从。无不满足。持咒人心愿。

15、能除一切苦。“46”持咒人。求什么。得什么。甚至。求大涅槃。急得大涅槃。

16、是无等等咒。“45”其咒灵感。胜过诸咒威力。有人读诵奉持。无不满意。

17、是无上咒。“44”其咒功德。无有不遍不彻。无有不足之处。故名无上。

18、是大明咒。“43”其咒光明。满十方。续三世。永无竭止。亦无间断。与缓。

19、是大神咒。“42”其咒神通。超越诸咒之上。感应无边。咒力无穷。而无尽。

20、故知者、所以也、本知也、所知也、此也、知道也。

21、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者、获得也、得者、得道也。

22、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

23、究竟者、追究也、原委也、毕竟也、追根到底也。

24、远离颠倒梦想。“36”远离颠倒梦想者、其真心、无有恐怖、之因而得、远离颠倒梦想、之果也、远离颠倒梦想者、因无我相、而得也、远离颠倒梦想者、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成就也。集句。远离颠倒梦想者、倘无诸尘妄想时、在不离、颠倒梦想中、已离尽、离绝矣。倘无颠倒梦想者、如来觉地也。

25、无有恐怖。“35”无有恐怖者、心无四相也、无有恐怖者、常觉无我、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果证无为也、无有恐怖者、因无挂碍之体、而得无有恐怖、之用也、无有恐怖者、心明而性朗也、无有恐怖者、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肉身非我、本觉常明也“无有恐怖者、无妄想、是非相也”“无有恐怖者、无颠倒梦想、之谓也”“无有恐怖者、空五蕴、无六欲、之所成就也”、无有恐怖者、真心无相也。集句。无有恐怖者、因纯而果熟、道隆而体安。

26、无挂碍故。“34”(一)无挂碍者、以般若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挂碍故“无挂碍故、即得智慧之体”“其体、以智慧之光明、神力之妙用、照破“无明烦恼、而转为菩提萨埵”转迷惑、而为、大智慧、到觉地竟。(二)故者、依此也、故者、因此也。集句。无挂碍故、其心即得清凉、而洒脱、其真心清凉故、本性即妙湛、而精明、其妙识无为、清净而纯洁。无挂碍故、是依无我相、之真心、而成就、无挂碍故、之实体。“无挂碍故、是以般若波罗蜜多、神力、而成就、其体备之妙用”体备妙用者、本觉妙心、之大用也、体备者、是无上、大智慧、光明、普照三世、横遍十方、无穷亦无尽也、体备者、其智慧、光明之体、无有不备、之处之宜也。

27、心无挂碍。“33”心无挂碍者、真心无相时、真心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五蕴空、六欲无、真心清净、即无挂碍、心无挂碍者、四大非我、本觉非无、其真心、本性、灵觉妙识、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无有诸相、诸妄、亦无是非、颠倒梦想也“真心有何挂碍耶”。集句。心无挂碍者、以般若智慧光明、照破一切、尘劳妄想故、照破一切、无明烦恼故、其心无妄、即无尘、在无妄无尘中、真心即无挂碍。真心若无挂碍、即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实体也”。

28、依般若波罗蜜多故。“32”(一)依者、依靠也、依者、从也。(二)般若波罗蜜多者、智慧到彼岸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提萨埵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本觉真心、本性慧命也。(三)故者、因缘也、成就也。集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依靠本觉、无我、无相、智慧故、能在般若、无为大道上、迈步前进、直至无为、彼岸之终点、而常住、之地也。般若者、真心也、波罗蜜者、灵觉常住之所也。

29、菩提萨埵。“31”菩提萨埵者、是无上菩提也、菩提萨埵者、是智慧到彼岸也、菩提萨埵者、是悟彻证道也。集句。菩提萨埵之人、从无智亦无得、之妙因、经过以无所得故、之桥梁而至菩提萨埵、之故乡、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道义、妙心之灵也。

30、以者、就是也、以者、为也、以者、依靠、依赖也。

31、无苦集灭道。

32、亦无者、仍然不能也老死者、从少到老、直至于死也、人人“不可免也”。

33、乃至者、就是也、乃至者、甚至也。(二)无老死者、灵觉妙心、无老死也。非凡夫俗子、之所能也。老者、十岁老于周岁、三十老于二十、五十老于四十、甚至八十老于七十者、如是类推、从日至夜、从夜至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刹那刹那、无有不是老死、之前景。从少至老、从老到死者、人人难免也。集句。乃至无老死者、三果之人、虽无变易老、无分段死、仍然难免于、一变易死也1、分段死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也2、变易死者、如蟒蛇脱皮、亦如禽类换羽之时也。是故、三果之人、于二死中、已了脱一死也。乃至无老死者、非佛莫可能也、非佛莫可至也。倘能空五蕴、无六欲之人者、方能免于、不彻之老死也、不彻者、仍有一变易死也。非至兜率、而归觉地、方能、无老死尽也“何者”“倘能彻底放下”即无老

34、亦无无明尽。

35、无无明者、其真心、无有不明之处、无无明者、其本性妙识、与七支觉分、无不周到、无有不明之处所。无无明者、其心光满足、无有不遍、无有不透、不彻之处也、无无明者、本觉大智慧光、无穷无尽、无有竭止也。集句。无无明者、在在处处放无碍慧光也、本觉妙用之光明、无可衡量、无可比喻、是名、无无明也。“倘若识心不无、五蕴六欲不空者、而非无无明也、而是无明也。”参。

36、乃至无意识界者、是从眼界、直至意识界也、直至者、越过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而到意识界也。越过者、是舍繁从略也、合称为、无眼、耳、鼻、舌、身、意识、界也。六界皆无者、即五蕴空、六尘无、八识乐无我、无相亦无界、其常乐我净、亦无穷也。集句。乃至无意识界者、界界弗能缚我真心也、真心无缚、无染亦无住、其真心无相、无相真心、其有光明、遍十方、而续三世、无际亦无竭、其妙用、自在、无可比也。为乃至无意识界。

37、无眼界者、是眼所见之处、为眼界。界者、所见处所。如在室中、则见室内、而不能观于、室外者、以室为界也。犹如观彼之名爵而生欲望心、观彼之财宝、而生见取心、如男观女、女观男、生恋爱心、如夫观妻、妻观夫、与观子女、而生种种分别之心、皆名为、眼界不无也。眼界、不无者、生死不可了也。集句。无眼界、而不是、眼不见者、是见而不深也、其意云何、所谓、有大德言。戏台底下好参禅。余再联一句。舞厅里面证法身。这两句、未悟证者、弗可能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倘能、无眼界者、即证。

38、无色、声、香、味、触、法者、是六尘清净也、六尘清净者、觉者、知诸尘相、无常无我、如幻梦泡、如水上沤、如火中苗、是故觉者、无贪亦无染也。亦如眼之所见、转瞬而变易、至终必无。如耳之所闻、即闻即无。倘能无相、即名无生其心、无生其心者、无生尘劳妄想、之心也。倘生尘劳妄想之心者、是生九类相执也。生九类相执者、其性偏于何类、死后必生何类。所谓根尘不无、其心生死不可了也、无根尘者、无染住心也。集句。无色、声、香、味、触、法者、在见闻知觉中、无生其心、无动其意、无生无动者、五蕴之中、无生诸妄之心、六欲之里、无动金刚之性。倘如是、其大道成也。即名为、无色声香味触法也。若无者、彼岸之人也。

39、无眼、耳、鼻、舌、身、意者、是六根清净也、六根者、是父母所生、为根本者、故名为、六根也、清净者1、眼所见2、耳所闻3、鼻所嗜4、舌所尝、5身所触、6、意所别。无生其心者、为六根清净也。如无生、贪爱心、无生选择心、无生分别心、无生是非心、无生我相心者、而不是、不见、不闻、不知、不觉之心。是见无见相、闻无闻执、等等之心也。集句。无眼、耳、鼻、舌、身、意者。是所见、所闻、所识、所觉中、无染、亦无贪。无住、而住其心。

40、无受想行识者、与上句、是故空中无色、合成为五蕴、五阴之意也。集句。上言、五蕴皆空、此言、无五蕴者、以其道义、而言之、无字、比空字、更进一步也、进者何、空字、含义以空已、然而、能空者、其性仍未湛也、此言无者、其性湛而洁也。其灵性、湛洁而活跃、其光明、而无有暗处。读者、当深思之、其道义弗可违也、弗可拗也、当依赖无字、为究竟也。究竟者何、学佛者、当无五蕴、五蕴无时、再进一步、进者何。无我相。行者、当悟证其义、倘无我相者、非佛亦弗可能也、所谓、般若中、以无我相、为捷中之捷也、捷者何、喻电磁波也、其灵感妙应、速而无差也。倘能发心、必得其果、而证其道者、何也、以无、色、受、想、行、识、之心、而能、证其果、得其道者、与佛如也。

41、是故者、所以也、是故者、所谓也。

42、不增者、真心本性、灵识妙用、本来具足、而圆满、不须再增、之义也、不增者、本觉本来、智慧与觉性、无不具足、无有不完整者、不须再增也。

43、不垢者、清净无为也、不垢者、无污染相也、不垢者、无贪瞋痴、欲爱妄、是非诸想相也、不垢者、无五蕴、六欲、之心相也。

44、不生者、不生其心、不生妄心也、不生者、不生诸法相也、不生者、本无生相、因妄而生、无妄即寂也。

45、是诸法者、如来所说、诸法也。是诸法者、世出世间、之法也、有为无为、诸法尘也、凡一举一动、一止一默、以及、日常生活中、甚至、大便小解中、洒扫、除粪中、迎客、送宾中、一言、半句中、如是等等中、以慧眼观、无不是法、无不是道、甚至、无有、一点一滴、而不是诸法者。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6篇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眼睛有病 空中见花 花为幻化 说生说灭 皆是颠倒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色不二 性相不二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叫我们不要胡思乱想 现量见物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空性圆融 万法无碍 一一相 皆具无量义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因果循环 六道轮回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无相为体 相用无穷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迷者为苦 觉者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空性为体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常拭免,

不使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谁入地狱。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7篇

8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

82、梦中泪,乱生死,相思无用总不知!

83、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84、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85、红尘紫陌,缘来缘去。多少愁绪绾成轻怨,多少凄凉落成花冢,多少离别结成清泪,多少等待凝成相思

86、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李季兰《相思怨》

87、画镜飞青蝶,鹧鸪天,尺素锦书双鱼湿遍。兰阙欢薄梨花谢,朱笺晕染泪眼。落啸雨,愁白春鬓,帘外三潭秋水碧。料相思,衿袖琤琤佩,鸾枕憩,烛燃烬。暂遣归期时,尽悲哀。清清冷冷,碧笙划梦。西畔柳枝烟欲袅,还寄同心劝君。玉腰灭,还瑶霜月,听妾玉窱喉诉怨。斩相思,华逝椒兰殿,君守己,妾身起。.

88、风来的日子你喜欢立刻陪在我身边要我把你的笑容描绘成和我深爱的回忆相似若相似能勾起一生相思——吕慕白《婉约吕氏,白慕春秋》

89、_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_

90、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9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92、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93、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94、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95、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96、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9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长相思》

98、_燕地三月春料峭,卿城子夜怨流年。策马扬鞭月印落,红袖影舞含光断。举酒弄弦两相思,雪落如霞红九天。_

9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100、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仓央嘉措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8篇

61、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松木善于针砭,相思则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那么,我说这古树的薄叶乃哲人语,简且深。其实,生命到了这种程度,说什么都是多余,所以更多时候,树是无言。——简媜《水问》

6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6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64、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65、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6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67、清风舞明月,幽梦落花间。一梦醒来,两眉间,相思尽染。只身天涯,独醉贪欢。揪心思绪无边无沿。独依窗前,任风吹,看花落,黄花树下,你是否又在轻拂玉笛,醉拔情弦?遥望千年,繁华散尽,我却痴心未改。可惜几度徘徊,走不出的,仍是那梦里花间的蜜语甜言

68、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69、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70、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71、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72、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73、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74、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75、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76、予一束光阴,抹去,我最快乐的,你存在的`日子,予一束光阴,抹去,我最痛苦的,没日没夜的相思,予一束光阴,抹去,我最怀念的,那年的夏时,你的琵琶已经断弦,却不是因我而伤,予一束光阴,抹去,我无尽的,一个人的戏,你入场或出局,每一次注视,每一次停泊,却改变不了最终的事实。

77、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容垣——唐七公子《华胥引》

78、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79、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0、说尽沧桑只与相思换离愁。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 第9篇

1、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2、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4、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小西天狄道传奇》

5、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6、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7、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8、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9、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0、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11、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2、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13、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4、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5、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6、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18、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19、相思在宣纸上犹自哀伤楚辞千行只为你守望

2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