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1篇
关于六年级上册古诗汇总参考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2篇
争的侵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通过对汉代名将李广和往日边塞平静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
④指导朗读。
四、总结方法,指导背诵
1.根据本节课和以往的学习方法,试着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2.复述全诗大意,指导背诵。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作业
搜集四首边塞诗,自主积累古诗。
板书:
出塞(唐・王昌龄)
秦汉人未还无奈与悲愤
但使不教怀念与希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出塞》或自己搜集的其他边塞诗。
2.复述古诗《出塞》大意。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诵读全诗――理解大意――体会情感
二、自主学习,读懂全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3篇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2. 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第一首古诗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2. 汇报交流收集到的关于李白、庐山风景区、瀑布的.资料。
3. 学生解题。
4. 看图听读古诗,想象瀑布的景象,找出能体现诗人观察点的词。(“遥”字)
二:读诗歌,初步感知。
1. 自由初读诗歌,掌握生字“庐”“川”的音、形、义。
2. 自由再读诗歌,看看诗中写了那些景物?
3. 看图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三:披文入境,领会全诗。
1. 师范读第一句,学生试着画节奏。
2. 齐读诗歌,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之美。
3. 释词解句。
4. 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古诗,想象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5.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四:抓住“银河”,激发想象。
1. 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写银河?
2. 听读,想象瀑布像银河一样从高空飞奔而下的情景,感受大自然之奇妙。
3. 指导朗读全诗。
4. 背诵全诗。
五:作业: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理解《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自学自悟能力。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4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 教学重点:
・・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 教学时间: 二课时
・・ 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 (1)解题。板书题目。
・・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 (3)指名学生试读。
・・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 2.精读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6篇
20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句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16、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闾祠》
17、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1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21、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2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6、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9、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30、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3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3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福《明日歌》
3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35、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3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7、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40、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7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昌”“龄”“簸”“涯”4个字。
2.诵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联想,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1.整理已经学过的边塞诗。
2.挂图、古诗朗读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一首边塞诗吗?
(学生背诵古诗,可以稍微提示一下:边塞诗是指以边塞自然风光或边塞战争为题材的古诗,如以前学过的王翰和王之涣的同名诗《凉州词》等。)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盛唐诗人王翰的著名诗句,反映了人们对边塞战争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千古名篇――王昌龄的《出塞》。
板书课题:出塞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范读古诗,了解诗人,老师边板书边指导书写诗人名字――王昌龄。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当时所作七言绝句成就最高,人称“七绝圣手”。这首《出塞》曾经被后人推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出塞》是唐代边塞诗常用的题目。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通读懂。
3.借助工具书、注释,和同桌合作理解古诗大意。
4.指名诵读,给多音字正音。
“教”字读去声,“还”读“huán”。
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这里的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是虚指。
但使:只要,要是。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不教:不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6.指名说全诗大意,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
大意归纳: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远征万里之外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阴山。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
1.无奈与悲愤。
①指名读前两句古诗。
②“秦、汉”二字说明什么?(连年战争)“万里”说明什么?(征战之苦)
③“人”为什么“未还”?战士不想回家吗?结合“古来征战几人回”谈谈你的理解。
④面对国家连年征战,生灵涂炭,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无奈与悲愤。)
⑤带着你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句诗。
2.怀念与希望。
①齐读三、四句。
②怎样才能使人们摆脱战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9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协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10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练习题参考
一、我要积累以下多音字。
朝zhāo( ) 舍shè( ) 更gēng( )
cháo( ) shě( ) gèng( )
二、组词。
蓉( ) 渭 ( ) 劝( ) 壶( )
容( ) 胃 ( ) 功( ) 壹 ( )
三、填空。
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写送别时的.嘱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11篇
六年级上册古诗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轻诺必寡言。(《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六年级上册古诗 第12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 5.默写。
・・ 教学重点、难点:
・・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 教学时间: 二课时
・・ 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 (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 (3)指名学生试读。
・・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