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唐诗精选鉴赏 第1篇
滕王阁序原文鉴赏
滕王阁序(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①。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②。雄州雾列,俊彩星驰③。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④。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⑤。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⑦。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⑧。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⑨。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_之体势⑩。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俱,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呜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①豫章故郡:南昌在汉代为豫章郡,故称“故郡”。洪都新府:唐改豫章为洪州,设中都督府,故称“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古代按二十八宿的星座方位划分区域,其中翼、轸二星座,分野在楚地。衡、庐:指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襟三江:以三江为衣襟,即居三江之上游。带五湖:以五湖为衣带。蛮荆:荆州,古称_之地。瓯越:指东瓯闽越一带。控蛮荆而引瓯越:即控扼荆州而远接瓯越。
②物华天宝:物的精华乃天的宝物。比喻极为珍贵之物。墟,居住之处,指星座。句意谓洪州地方有奇宝。人杰地灵:人物俊杰是由于地域有灵气。徐孺下陈蕃之榻:句意谓称扬洪州自古出人才。
③雾列:形容洪州繁华,房屋如雾一样环集罗列。俊彩:俊,指人才。彩,同“寀”,指官吏。星驰:形容人才众多,如繁星奔驰于前。
④台隍:指豫章城。台,亭台。隍,护城河。枕夷、夏之交:处于蛮夷与中原来往要冲。
⑤雅望:崇高的名望。棨(qǐ)戟:有衣套的戟。指古时官吏出行做前导的仪仗。全句谓阎都督远来参加宴会。懿:美德。范:模范,楷模。襜(chān)帷:车帷,指车马。全句意谓新任澧州太守路经于此也参加此次盛会。
⑥家君:家父,王勃的父亲。作宰:当时王勃的父亲在交趾做县令。路出名区:王勃是到交趾省亲路过南昌。童子:与会之人,王勃最年少,故自称“童子”。躬逢盛饯:亲自参加这样的盛大宴会。
⑦时:时序。维:乃,是。三秋:指九月,秋季的第三个月。
⑧潦(lǎo)水:积水。暮山:傍晚的山色。二句形容深秋景色。
⑨俨(yǎn):整齐貌。骖□(cān_fēi):驾在车辕两边的马,左边称“骖”,右边称“□”。这里泛指车马。崇阿:高大的丘陵。得:得见。
⑩鹤汀(tīng):鹤栖止的水边地。凫(fú)渚:野鸭聚集的小洲。萦回:萦曲回环。桂殿兰宫:以桂木构殿,以兰木筑宫。形容建筑高贵。列_之体势:指宫殿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排列如_。
披绣闼(tà):打开雕绣着花纹的门屏。俯雕甍(méng):俯视雕饰华美的屋栋。盈视:满眼是,望不尽之意。盱:张目。瞩:极视。
闾(lǘ)阎:里巷的门,这里指房屋。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指富贵人家。舸(gě):大船。舰:战船。弥津:塞满渡口。舳(zhú),指船。
彩彻云衢:阳光照彻天空。
遥吟:长吟。俯畅:低唱。逸兴:超乎流俗的意兴。遄:急。
爽籁发:指箫管齐作。爽,参差不齐。籁,箫的一种,这里泛指乐器。纤歌:轻柔清细的歌声。凝:凝结,萦绕不去。遏(è):阻,留。
睢园绿竹:指西汉梁孝王刘武常召集一些文士在睢园饮酒赋诗的'事。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嗜好饮酒。樽:酒器。朱华,荷花。临川:指南朝宋谢灵运,他曾做过临川内史。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
睇眄(dì_miǎn):斜视。
帝阍:指帝王居处。阍,宫门。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贾谊。
舛(chuǎn):不顺。
冯唐:西汉安陵人,文帝时主管宫中警卫,为郎中署长,文帝曾与他讨论将帅的事。景帝时为楚相,后来被免官。武帝时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但年已九十余岁,不能做官了,见《史记·冯唐列传》。李广:西汉陇西人,著名的将领,武帝时以勇敢善战出名,先后与匈奴作战七十八次,被称为“飞将军”,终身未封侯。
屈:委屈,贬谪。窜:隐匿。梁鸿:东汉扶风人,因不满现实,耻事权贵,与妻子孟光改易姓名过隐居生活。海曲:海边与偏僻之地。
贪泉:《晋书·吴隐之传》载:广州北二十里有贪泉,传说廉洁的人喝了也会变贪。吴隐之任广州刺史走到这里,酌而饮之,并赋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水枯竭了的车辙。比喻困窘的境遇。见《庄子·物外》篇。
赊(shē):远。扶摇:自下而上盘旋的暴风。
阮籍:晋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个性放荡不羁。常驾车外出,并不走大路,遇到车无路可行(穷途)时,就痛哭而回。见《晋书·阮籍传》。
三尺微命:身命低微的三尺童子。三尺,指童子。介:犹“个”。
请缨:请求赐予长缨,指投军报国。弱冠:指二十岁的男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云。投笔:投笔从戎。宗悫(què):南朝宋人,少年时,叔父问他志愿,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不怕困难,志向远大。
簪笏:指官禄。奉晨昏:晨昏定省,晚间服侍父母就寝,早晨对父母请安。这是古时为人子侍奉父母的礼节。这两句是说一生舍官禄富贵,到万里之外侍奉父母。
叨陪鲤对:叨陪:不敢比附。这句谓他日到交趾父亲身边去接受教导。捧袂:捧着衣衿而进,形容恭谨。今晨捧袂,意谓受到名人接见。喜托龙门:东汉李膺,桓帝时曾任司隶校尉,声名甚高,士子有被他容接的,如登龙门身价百倍。这句恭维宴会主人。
梓泽:西晋石崇金谷园的别名。
赠言:指作序。伟饯:盛宴。恭疏短引:恭谨地写这篇小序。一言:指诗一首。四韵:诗一般两句一韵,四韵即八句。
◇鉴赏
本篇在《全唐文》中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般选本简称为《滕王阁序》。
序文格局宏伟。第一大段从阁写起,写时间、空间。时间从月令到秋光,空间从阁的历史传闻到地理形势。形势又包括远景、近景。近景既有室内,又有室外;远景包括市容和江色。第二大段写盛会,从乐、歌、酒、文四方面着笔。笔势一宕,又转到惆怅:长安远阻、探亲间关、古今贤者坎坷,来抒发心中郁塞之气。第三段表明生平夙愿和临别赠言,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滕王阁唐诗精选鉴赏 第2篇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楚辞·九歌·山鬼》说:“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一座建在竹林深处的房子,王维独自坐在里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太乐丞。但是他独自坐在竹里馆中弹琴显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长啸”指拖长声音大声吟唱诗歌,如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可见弹琴还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接着又吟唱了起来。他吟唱的诗也许就是这首《竹里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深林人不知”本来就是诗中应有之意,如果对人知与不知毫不在意,那他就不会写出这句诗,既然写了这句诗,就表明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遗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起句写“人不知”,结句写“月相照”,也可谓相互呼应了。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滕王阁唐诗精选鉴赏 第3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騱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_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写作背景: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还有一种说法《唐才子传 王勃》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滕王阁》文学常识
滕王阁唐诗精选鉴赏 第4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_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鲁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