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总结的 第1篇
集中兵力问题:xxx应作大仗打,如打其塔木,打一个营,出动了四个师的兵力,而且四个师都打到了仗。集中兵力会发生粮食、行军、宿营等等很多困难问题,这些困难只有忍受,不能为这些困难而不集中兵力。
一点两面战术不能机械地孤立地了解,而应联系起来看。一点不要了解为孤立的一点,两面不要了解为平分兵力。战术不是教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的。
三三制战术是战术动作的部署问题。平常演习是三三制,作战时不会用,队伍拥在一堆,这是实际锻炼得不够。战斗队形都是由于火力的进步而由密集到分散,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斗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稀疏兵力。兵力集中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冲锋时密集队形,而是要求在一部人冲锋时,必须有充分的火力掩护与配合冲锋的部队及二梯队,所以兵多不是一下都冲上去,而是必须用三三制的队形。
攻击时间:白天好还是夜间好,根据情况决定,如无敌机,如我火力能压倒敌人能封锁敌人火力时,还是白天打干脆。在这种条件下,夜间打,因敌有充分工事准备,杀伤我反而大,假如我们火力不如敌人时,则夜间打。对敌人飞机指定人专门打,不要怕飞机。
打仗时的政治鼓动问题,人人开口,相互鼓动。作战时连排长是管不到的,只有群众性的政治鼓动作用最大。
文化娱乐工作及干部思想教育必须进行。
部队要提倡节省子弹,注意检子弹壳,注意节约民夫,节约经费,勿浪费粮食,实报人数,轻伤勿送后方,伤兵不带枪去后方。
军事上要严守秘密。
上次作战行动一般的都很好,参战的地方部队如吉北松江的部队都很好,一师在战斗勇气与战术上均好,三师打的亦好,就是战术上有些毛病,十六师打得很勇敢,就是应当注意敌情地形的侦察,十八师等均好,过去批评了一些部队,因情况未弄清,有些批评错了,现已弄清,好的表扬,缺点批评,以后就采取这个办法,这是使部队提高与进步的好办法。
_
1947年2月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_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粉碎了xxx“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图为:_在东北召开会议。
图为:国共内战中,_(中)、_(右)、刘亚楼(左)在作战前线。
_总结的 第2篇
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突击中,却以区区的八个团兵力分成三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这样不仅缺乏出击力,而且连被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他们的指挥真笨极了,特别不能真正了解与运用在战役上与决战的地点与时机集中绝对优于敌人的步兵、炮兵、飞机以猛攻敌人。
_总结的 第3篇
日军实在有许多弱点可为我乘,但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斗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说的强,是说他们的步兵也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荫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作战,如稍存轻敌观念,做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我们的部队仍不善做疏散队形之作战,特别是把敌人打坍后,大家拢在一团,喧嚷“老乡!缴枪呀!”——其实对日本人喊“老乡缴枪”,不但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是老乡——这种时候,伤亡往往很多。在“抗大”的军事教育中,特别要教育干部了解正规战斗中的战斗队形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