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总结小班(共3篇)

腰鼓总结小班 第1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媒体设计:腰鼓表演的片断。

一、导入:

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有个舞蹈节目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他就是安塞腰鼓。今天,你们想不想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学生谈感受。——人多,场面大,磅礴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以上是我们对安塞腰鼓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看xxx是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引入xxx的《安塞腰鼓》。

二、听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1.读课文.请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你从哪里看出安塞腰鼓有这个特点的?

3.再读课文,圈画出你欣赏的语句。指明读自己欣赏的语句,读出相应的语气。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及作用(师适时点拨:长句、短句、排比句、比喻句、反复以及各自的作用)

4.我们一起来看看结尾有什么神奇的魅力。

三、作业:

以“春节放鞭炮”为题材,xxx中的排比句/比喻句/长句/短句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腰鼓总结小班 第2篇

旧庄小学腰鼓活动总结

腰鼓队是学校二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腰鼓队,既能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能体现我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举措。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少先队大队的领导下,我校腰鼓队圆满完成各项训练和活动任务,现将本队工作总结如下:

1、及时制定计划,工作有目的、有措施。

2、加强腰鼓队伍建设。学期初由老队员开展招募,从三至六年级学生中找了一些对腰鼓兴趣、有较强音乐感的学生增加到队伍中来逐步形成良性循环选好苗子。

3、做好腰鼓社团队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爱校、爱队的教育。

4、坚持每周一下午活动课的集体训练。重点加强了队列队形的训练,特别是优秀队的队列队形训练,本学期已基本达到了。

5、加强了学生节奏训练,对接受能力较快的部分学生加强了花样腰鼓的指导训练。

6、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队伍整体水平。本学期,腰鼓兴趣小组学员不一,加上以前还有一些老队员动作不规范。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采用科学方法训练。

⑴“以旧带新”,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适当的利用

五、六年级的学生采用“一对一”的方法,手把手教会新人,使新的腰鼓社团队

员更快地融入到队伍中来。

⑵在训练时,我们注意了训练内容的联系。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鼓点和步伐的指导。

7、坚持定期的训练。

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腰鼓队员们坚持定期训练,活动效果明显。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腰鼓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简单的打击一些节奏,会走简单的秧歌十字步,能将手上的鼓点和脚上的步子协调起来,打一套完整的腰鼓舞。这对孩子上台的表现力有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我们的训练工作也存在以下不足:

1、个别队员因年龄小思想认识不够,有开小差现象。

2、新队员对于队形的转换还不够熟练。

3、腰鼓队成员年龄存在阶梯状的差异,导致学习鼓点的动作及步伐在队伍中步调不一。顾及到整体队形,又顾及不到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动作整齐,有点顾此失彼。

4、由于活动场地和摆放腰鼓的教室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每次拿放腰鼓及佩带腰鼓和时间比较长。

5、参加腰鼓兴趣活动的人较多,鼓声较大,教师在讲解、指导时较困难,应配备音响系统。

总之,腰鼓队的训练工作是缤纷的,是繁忙的,我们收获的是喜悦,锻炼的是能力,提升的是灵魂。在“团结协作、自豪奔放”的这

项腰鼓活动里,不仅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让学生开放自我与他人沟通,体验参的快乐,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且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其艺术才华的舞台,在腰鼓活动里,学生的协调性、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培养了其展现自我的自信心,获得初步的成功感,其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腰鼓队的整体水平!

腰鼓总结小班 第3篇

《安塞腰鼓》教学案例

大同南郊实验中学

昝云芳

时间:2013年5月11日 地点:169教室 人物:169班学生

起因:对《安塞腰鼓》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层含义有疑惑。事件: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问题出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多媒体情景教学环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本文。

二、教学目标:

1、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本文铿锵激昂的感情基调,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2、从场景描写中,探究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并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

三、教学重点:

围绕本文主旨,体会其高亢刚劲之美,和对生命、力量的礼赞。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l、本文教学按“导入新深——整体感知——互相交流——合作探究——扩展升华_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质疑,自我感悟,教师点拨,解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