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1篇
作为一名建行入行几年的“老人”,一直对银行的安保问题实时重视和关注,但是一直在认识上有所欠缺,这次有幸参加了省分行举办的全省安全保卫培训,感触颇深。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也掌握了业务领域安全检查的重点和方法,看到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对我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安全保卫工作说起来容易,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干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过去自己虽然保卫工作有所认识,但是比较单一,认为不出问题,不出事件,安全保卫工作就做好了,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真正认识了安全保卫工作的内容很丰实,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所以以下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银行安全保卫意识
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不仅是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基本同时,随着公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客户和员工的安全需求不断增长,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客户、提供相适应的安全服务,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成为银行竞争力和客户选择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银行的安全防范水平、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员工违法犯罪状况等受到有关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公众更多的关注,安全保卫工作好坏,不但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银行的声誉,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责任大于天”一点也不过分。从我们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看,安全保卫工作也是确保我行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发展业务,壮大自己,从而争取更大的经营业绩。
二、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
从当前我行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看,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全行的风险防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点的.监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不得我们有丝毫马虎和松懈;因而,我们必须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充当“事后诸葛”。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真正建立起预防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的长效防御机制,使防范工作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对全行的各类风险点要心中有数,对外部治安环境形势要有准确的判断,以便于指导全行。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不同情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要组织好相关预案的演练工作,使员工真正掌握预案的流程、要点和防范手段,确保应急预案真正发挥作用。
三、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防范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要积极做好一线员工的防不法侵害、防治安事故、防安全事故、防突发事件的培训,制定和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开展一线临柜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识别不法行为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努力提升全行安全防范整体水平和综合防范能力。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下一步的工作仍很艰巨,保卫部门如何做好转培训是当务之急,这也是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扎实推进平安建行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是要认真总结培训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本行实际稳步进行。二是要结合开展的创建平安建行的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培训。三是要在全行形成氛围使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力争使安全保卫工作再上新台阶。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2篇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新员工进一步加深了自己本部门岗位职责内的业务知识,更加明确了资金计划的审批程序。尤其是认识到作为管理型的项目,加强甲供材料管理和代购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要在以后的植被管理工作中,按照甲供材料和代购材料的管理规范,加强甲供材料的计划管理、进场管理、消耗管理。通过加强对甲供材料的管控,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材料成本,达到为项目创利的目的。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管理流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晓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它需要我们项目的各个职能部门和每一位项目员工的密切配合、紧密联系、相互协作,而不只是仅仅做好了自己本部门的工作,作为整个项目中的一环,我们每个职能部门要有全局意识、集体观念,通过加强合作,想工作之所想、急工作之所急,减少部门之间的彼此误会和隔阂,避免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和推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部门真正做到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紧密无意的团体,达到项目月出成本管理流程更加顺畅高效地运转的目标。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培训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不断的学习,更加熟悉和全面掌握本岗的业务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我们的知识技能更加扎实稳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并使之成为习惯,才能让我们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永远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为提高新员工的技能水平,尽快满足岗位要求,检修部炉控班结合现场实际消缺工作,积极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
从进入热工专业的第一天,专工桂洪波就告诉新员工:“热工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得有半点马虎,一定要认真仔细,工作完结前要做到确认、确认、再确认!”;炉控班班长xxx更是用自己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新同志诠释了细心和责任,并激励新员工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炉控班所有成员轮流带领新成员熟悉现场设备,并结合日常消缺维护工作,让新成员所学的知识与现场设备一一对应。
按照部门提出的新员工培训要求,炉控班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两名新员工首先对热工FSSS系统进行全面的学习。xxx带领新员工开展消缺工作,通过严谨规范的作业流程,向他们讲解处理缺陷时注意事项,要做到认真分析,不留遗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结合现场设备布置情况,向新员工讲解FSS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接线走向;在进行给煤机标定时,xxx向新员工详细讲解了给煤机工作原理及标定工作的必要性,并对操作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解答。
炉控班十分重视新员工培训工作,班组每一位成员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将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成员,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共同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3篇
目前,国内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 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那么,当前这种状况形成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这种状况是否合理,或者说是不是均衡的结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政策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产业 结构水 平较低、升级缓慢的背后是技术水平较低、进步缓慢。要理解中国技术水平较低、进步缓慢 的原因,就必须注意到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当中最大的要素禀赋特征: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较大 ,相对素质较差。理解这一要素禀赋特征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
一、模 型
这部分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厂商技术采用与工人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模 型以Acemoglu(1996)[1]和Redding (1996)[2](435-470)为基础,同时 纳入了人力资本和干中学的概念,区分了特殊意义的人力资本和一 般意义的人力资本,不但能够反映厂商技术水平和工人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互补性,而且能 够说明Jovanovic (1996) 的思想,[3](1299-1310)即如果工人较长时间停留在一 项技术上,那么将不利于一般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阻碍厂商对新技术的采用。
(一)模型构造
考虑一个两期模型。假设存在两类风险中性的行为人:工人和厂商,而且工人和厂商的数量 相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数量标准化为1。工人和厂商都是同质的,存在两期,他们的目标 是最大化一生的效用。工人和厂商的效用函数为:
U=C1+11+ρC2(1)
其中,Ci是第i期的消费,i=1,2,ρ是主观贴现率。
假设每一期工人都有1单位的时间禀赋。在第1期,工人除了进行生产,还可以分配一部分时 间用于接受教育或培训。①在生产的过程中,工人可以通过“干中学_积累使用这种技术 的经 验,进而提高第2期使用这种技术的生产率,但是,这些经验只适用于这种技术,不能转移 到其它技术的使用上,因此这是专门意义的人力资本;通过接受教育或培训,工人则可以积 累 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本,不但可以提高使用这种技术的生产率, 而且能够提高使用其他技术的生产率,因此这种人力资本可以 在不同技术之间转移,但是其获取是需要成本的,因为工人要把原本进行生产的时间用于接 受教育培训。
假定工人在第1期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要决定第1期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接受培 训。做出这个决定后,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与厂商进行一对一的随机匹配,②也就是一 个工人结合一个厂商,且工人与所有厂商结合在一起的概率都是相同 的。 由于工人和厂商之间一一匹配,因此,不会有工人失业。工人和厂商结合后就可以进行生产 ,定义第1期工人用于培训的时间为v。假设工人的初始人力资本禀赋为h1,那么第2期开 始时工人的人力资本禀赋为:
h2=(1+avθ)h1(2)
其中,a>0,0
工人和厂商的随机匹配过程结束后,每个厂商都雇用一个工人,生产同质的产品。假设所有 厂商在第1期都使用相同的技术,但是可以通过第1期的研发(R&D)活动在第2期采用新的技 术。假定厂商在第1期进入劳动力市场雇用工人之前,就要决定是否在第1期投入成本进行研 发,进而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如果R&D不存在不确定性,那么第1期结束后,新技 术就会出现,厂商就可以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进行生产。③定义第1期的生产函数为y1=A (1-v)h1,因为h1=1,所以表示为:
y1=A(1-v)(3)
其中,A是第1期使用技术的生产率,1-v是工人在第1期的工作时间。
如果在第2期厂商仍然使用第1期的老技术,那么第2期的生产函数为:
yS2=A[B(1-v)+h2](4)
其中,B(1-v)反映了工人在老技术上面的经验积累,也就是只适用于这种技术的专门人力资 本。B可以理解为专门人力资本的积累系数,B越大,单位劳动时间内工人在老技术上积累的 专门人力 资本越多。在使用老技术的情况下,即使工人在第1期不接受教育或培训,由于专门人力资 本的积累,第2期的生产率仍然会高于第1期。由于h2是第2期的人力资本,因此,h2的 增加也会使原有技术的生产率提高。
如果厂商在第1期进行研发并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那么第2期的生产函数为:yI2=(λA)h 2(5)
其中,λ>1,说明新技术的生产率要高于老技术。上式中,不存在代表经验积累的B(1-v) ,这反映了专门意义的人力资本不能从老技术转移到新技术上,而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本则可 以适用于不同的技术。
定义Δy2=yI2-yS2,把(4)式和(5)式代入可以得到:
Δy2=(λ-1)A(1+avθ)-AB(1-v)(6)
从(6)式可以看出,当v较小时,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而使用老技术的经验积累较多 ,使得厂商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的产出可能还不如继续采用老技术。由于(Δy2)/v>0 ,因此工人在第1期接受的教育或培训越多,厂商越是有激励在第1期研发进而第2期采用新 技术。这反映了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厂商的技术采用之间存在互补性。
借鉴Acemoglu (1996),[4](445-464)假设每一期的产出通过纳什谈判在厂商和工 人 之间以固定比例分配。假设厂商得到的收益是(1-β)y,工人得到的工资是βy,β是一个常 数。由于行为 人是风险中性的,因此工人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就转化为通过在第1期选择接受教育培训的时 间V,来最大化预期收入W。由于厂商是否采用新技术会影响工人在第2期的工资,并且厂商 和 工人之间是随机匹配的,所以工人第2期的预期收入就取决于第1期进行研发的厂商比重。假 设工人预期在第1期研发进而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的厂商的比重为π,则工人的预期收入就可 以表示为:
W=βy1+11+ρ[(1-π)βyS2+πβyI2](7)
把(4)式、(5)式代入(7)式,并对v求一阶条件,可以得到工人的最优教育培训时间为 :v(π)=aθ[λπ+(1-π)]1+ρ+B(1-π)11-θ(8)
其中,v(π)/π>0。因此,工人预期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厂商比重越大,愿意 接受的教育培训也就越多。
由于厂商是同质的,因此π的实际取值为0或1。当π=1时,即工人预期所有厂商都将在第1 期研发进而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时,工人接受教育或培训的时间为: vH=λaθ1+ρ11-θ(9)
λ越大,即采用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越大,工人愿意投入到教育培训的时间也就越多。 当π=1,即工人预期所有厂商都不会在第1期进行研发时,工人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为: vL=aθ1+ρ+B11-θ(10)
B越大,即使用老技术带来的专门人力资本积累越多,工人愿意投入到教育培训的时间也就 越少。
假设厂商在第1期进行研发的成本固定,需要耗费第1期收益的α部分,那么厂商的效用最 大化 问题就转化为通过选择是否在第1期进行研发,来最大化预期收益R。由于工人的人力资本投 资和厂商的技术采用之间存在互补性,因此厂商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就与所雇 用工人接受的教育培训相关。如果厂商预期工人在第1期投入教育培训的时间为v,当厂商决 定在第1期进行研发并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时,其预期收益为:
RI=(1-α)(1-β)y1+11+ρ(1-β)yI2(11)
当厂商决定一直使用原有老技术时,其预期收益为:
RS=(1-β)y1+11+ρ(1-β)yS2(12)
定义ΔR=RI-RS,可以得到:
ΔR=11+ρA(1-β)[(λ-1)(1+avθ)-B(1-v)]-αA(1-β)(1-v) (13)
从(13)式可以看出,(ΔR)/v>0。因此,厂商预期工人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越多,越是 愿意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当ΔR=0时,厂商在采用新技术和一直使用老技术之间无差异 ,假设这时厂商预期工人进行 教育培训的时间为v,把v代入到(13)式,可以发现v满足以下等式:
λ-11+ρ=B1+ρ+α1-v1+av *θ(14)
从(14)式可以看出,等式右端是v的减函数。因此,当v>v时,厂商在第1期研发并在 第2期采用新技术要好于一直使用老技术;当v
(二)对模型的讨论
一方面,工人预期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厂商比重越大,愿意接受的教育培训也就越多; 另一方面,厂商预期工人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越多,越是愿意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因此, 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厂商的技术研发之间存在互补性。由于工人和厂商之间的匹配是随机 的,因此在完成匹配之前,工人或者厂商并不知道其匹配对手的身份,所以,通过签订事前 合 约使得一方的投资依赖于另外一方的投资是不可行的。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厂商的技术研 发之间的互补性,加上厂商研发投资的不可分性(即研发成本固定),会导致经济出现多重 “理性预期均衡_。所谓理性预期均衡是指,工人对厂商相关决策的预期,使得工人选择相 应 的教育培训水平,而这个教育培训水平又导致厂商的相关决策与工人的预期相同。根据以上 分析,这个模型存在两种理性预期均衡。
第一,高技术均衡:工人预期厂商会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因此工人选择在第1期接受更 多的教育培训;而工人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得厂商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超过一 直使用老技术,因此厂商会在第1期进行技术研发。在这种均衡下,假设工人选择的教育 培训水平为vH,根据(13)式可得:λ-11+ρ>B1+ρ+α1-vH1+av θH(15)
其中,vH>v。从(15)式可以看出,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增加越多(λ较大), 使用老技术带来的专门人力资本积累越少(B较小),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越低(α较小), 经济越是有可能达到高技术均衡。
第二,低技术均衡:厂商预期工人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较低,这种情况下厂商进行研发并采用 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还不如一直使用老技术,因此,厂商不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投资;而工人 预 期到这一点,就会在第1期选择接受较少的教育培训。在这种均衡下,假设工人选择的教育 培训水平为vL,根据(13)式可得:
λ-11+ρ
其中,vL
由于vL1-vH1+avθH ,即以上两个不等式可能同时成立。因此,经济有出现多重均衡的可能性,可以得到命题1 :如果λ-11+ρB1+ρ+ α1-vH1+avθH,经济系统则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 均衡,即高技术均衡和低技术均衡,哪一个均衡最终能够实现,取决于工人和厂商的预期。
由于工人和厂商按固定比例分配产出,因此,在工人和厂商匹配之后,总产出越大,工人和 厂商的福利水平也就越高。当经济系统达到高技术均衡时,总产出为:yH=A(1-vH)+11+ρλA(1+avθH)(17)
当经济系统达到低技术均衡时,总产出为:
yL=A(1-vL)+11+ρA[B(1-vL)+(1+avθL)](18)
要使得yH>yL,必须满足以下不等式:
(λ-1)+a(λvθH-vθL)>(1+ρ)(vH-vL)+B(1-vL)(19)
因此,可以得到命题2:当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较多(较大),或者老技术带来的专门 人力资本积累较 少(较小),高技术均衡帕累托优于低技术均衡。
在下文的分析中,假设不等式(19)成立,即高技术均衡帕累托优于低技术均衡。那么紧接 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经济陷入低技术均衡,促使经济达到高技术均衡。而多重均衡的存在, 为政策的实施留下了空间。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对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或者厂商的技术研发 投资进行补贴,能够协调工人和厂商的预期,促使经济达到高技术均衡。下面以研发补贴为 例进行说明。
假设λ-11+ρ+ε=B1+ρ+α1-vL 1+avθL,其中,ε>0,则低技术均衡存在;由于vH>vL,因此必然 存 在一个无穷小量ε,使得λ-11+ρ>B1+ρ+α1-vH1+avθH成立,所以高技 术均衡也存在。假设现在政府对厂商的研发进行补贴,补贴率为S,则企业进行研发仅需投 入 第1期收益的(α-s)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 益增加,因此,厂商更愿意进行研发投资;工人预期到这一点后,也会在第1期接受更多的 教 育培训,以最大化一生的效用,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厂商进行研发并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 从而最终促成厂商选择在第1期进行研发并在第2期采用新技术,使经济达到高技术均衡。当 ε足够小时,λ-11+ρ>B1+ρ+α-s1 -vL1+avθL必然成立,因此,高技术均衡现在成为唯一的纯策略纳什 均衡。政府对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补贴的情形与之类似。
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4篇
在得知要进行入职培训时,心中充满了期待,以前总认为只有外企才会做系统的入职教育。拿到入职培训更是惊喜万分,培训内容既丰富翔实又处处有创意,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到项目管理等等。短短的一周时间让我们从“学院人”迅速转变角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工作。
培训伊始,我们这个由新人组成的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有自己的团队名称、队徽,比如我所在的“筑煤”组,我们都是立志于祖国的煤炭事业,立志于我们武汉院的更大发展。这样的方式极大的激励了每一位组员的团队意识,在培训的日子里,每一位组员都能为团队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出谋划策。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更加强大。
在听取了x院长关于企业文化的报告后,第一次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企业文化从通俗的意义来说就是“企业风气”、“企业风格”。企业文化可以树企业形象,创企业名牌,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文化建设包含很多内容。武汉院的核心价值观:多出精品,为顾客创造最有价值工程并提供满意的服务。在我看来,既简洁明了又高瞻远瞩。只有全院同心协力,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才能实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愿景是企业成为国际领先的xx公司,员工成为受人尊重的专家和人才。如此愿景,让我充满信心,充满动力,也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在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后,我想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自觉学习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来指导自己。
在看到xx矿井的介绍时,心中自豪万分,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矿、群矿选煤厂是由我们xx院设计的。如此大的一个系统工程能做的如此优秀,可见我们院的实力非同一般。生产技术管理部x主任在示范矿井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中提到设计理念创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行业制高点上,改革煤炭工业设计理念。设计院里的工作是多专业协调的工作,只有充分协调才能设计出更合理的内容,这一点就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敢于沟通、善于沟通、乐于沟通。把沟通做好才能把设计做好。
管理出效益,制度是管理的手段,作为新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人力资源部钟处长和财务部xxx主任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让我们系统的了解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发下来的《员工手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制度的认识,做到按章办事。
正如前文所述,培训内容详细,培训成果xxx成效,这一周的培训将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引用一句话:认真做事可以把事做成,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学会做人,用心做事。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5篇
这次我参加了厂里面的安全培训,对于化工的安全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是要在以后的工作上更加的严谨,更加的认真去做好,我也是知道,我们的一个小失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也是要认真的去对待,不能松懈,对于这次的安全培训,我也是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每次讲到安全的问题,其实我们在化工厂的员工也是比较的担心,遇到安全的问题,毕竟严重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没了,所以也是日常里不敢松懈,培训里面其实也是讲到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严谨去做了就可以,没事了的,而是还要有预防的意识,遇到问题,要及时的早做判断,早做处理,这样的话也是不会让这事情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我也是在安全方面感受得到其实越是了解安全的知识,我们也是会更加的重视,每一天都来强调其实并不过分,而且我们也是要时刻的警醒,来把化工厂的工作去给做好,确保安全的,培训虽然是结束了,但是里面学到的我也是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之中去运用,去更好的把控风险,来把安全给做好了才行。
从来到化工厂到而今,我也是参加过很多次的培训,会议,对于安全的了解也是有了很多,但是我也是还是觉得不够,没办法百分之百的保障,但是也是要尽力的去确保尽量的不出事,我们出事也是大事情,所以更是无法去松懈,我也是要把在培训里学到的和同事们多去沟通,多去探讨,以后的工作尽可能的做的更好。以确保安全的去生产,去做好该做的事情。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6篇
为了让我们更快地了解公司、适应工作,公司特地从x月x日开始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公司历史沿革、公司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介绍、公司领导讲座、各部门负责人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的传授、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经过七天的培训,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本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一些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知识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一、了解公司历史沿革与公司机构、企业文化
开始培训的第一天就是介绍单位的历史沿革,xxx介绍得很详细,仿佛带领我们重走过这x多年的风雨,见证企业的进化,也了解到了其中的艰辛。这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今天,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去建设辉煌的明天。
在同一天,xxx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现在的组织机构,使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公司的各大部门及其主要职能,为以后联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铺垫。xxx还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在我工作的3个月来,我感觉公司的工作氛围、人际交往甚至是走在公司的路上都是有激情而又放松的。有激情是因为在工作中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与技巧,放松则是心理上的,这正是“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二、培训使我对公司主要业务有了基本的感知与认识
我在公司的档案室工作,在学校学习的也是专业的档案知识,可以说,对于勘察测量这方面来说,我完全是个门外汉。这一次培训,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真是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经过几次专业知识的培训,我大致了解了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大概分为勘察、测量、岩土试验、测试这几大方面,并分别有对应的部门负责。比如说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岩土工程工作,主要有勘察、设计、治理、检验、监测;测试中心主要负责原位测试、桩基检测等等。并且我对其主要工作流程以及一些术语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算不会像刚来的时候一样,连公司的主要业务都不清不楚了。
三、学习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
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们系统学习了安全方面的知识与公司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我想这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知识。我认为其目的就是为了:
1、保证安全生产。
2、提高工作效率。
3、提升企业形象,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利益最大化。
在这基础上有很多理论的知识与制度,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注意,比如安全,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中我们都要注意安全的问题,比如人走断电、防火、防盗,还有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一些用电安全、人员安全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之后可能才能注意到更多问题,并写入制度,是安全管理更加规范。
四、学习了公司档案与人事方面的知识
最后一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公司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公司档案室的主要职能。由于我是在档案室工作,并且已经进行过2个月的实习,对这一方面比较熟悉。我认为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在别人需要资料的时候,能快速及时地找到所需资料是档案是档案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公司的档案室已有了50几年的历史,制度健全,库房分类明确。在实习中,我就深深的体会到,我没有选错单位。有好的基本建设,有好的师傅,真正的让我能学以致用,并能通过实践体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公司档案室还兼管着规范与杂志的管理,并有专门的`阅览室,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了解新规范掌握行业新动态。
人事方面,x主任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新进员工的待遇、假期、职称等问题。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x主任介绍得很详细,分别介绍了各部门的工资情况,我也觉得越透明越公平,越公开越不敏感。我比较关心职称的问题,档案系列的职称是要上社会去考的,我想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抓住专业知识不放松,争取能早日更上一层楼。
五、培训中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感触最深的是每一位领导基本上都提到一个要求,那就是学习、学习、在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不仅要转研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比如说我自己,就应该多了解了解勘察、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我了解档案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就是希望能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做好思想意识的转变,从受者转变成施者。我认为我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到位,毕竟已经经过了2个月的实习,感觉现在也慢慢走上正轨了。最后就是希望我们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为自己积累资本、为公司创造利益。
最后,自我今后工作规划。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x个月了,这次的职前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奋斗目标,“水不流则腐,人不进则退”,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将加倍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公司走“新、特、精”强企之路之际,我作为公司的一员,也要有这样的理念,发展自身的“新、特、精”,为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求完善自己,争取做到自己对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第7篇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培训了文化的浇灌,企业便像无源之水,是无法长久的。干部培训心得文化发展至今天,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它的实质就是企业所有成员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企业干部培训心得建设的真正功效在于以优秀的文化教化人、转化人。xxx公司等等,他们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功的企业质量培训方案无不告诉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朽之柱,文化建设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不仅仅能给企业带来一种企业,而且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培育企业心得精神,为我们员工作导向,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下面我从三个xxx如何宣讲xx公司企业文化来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浅谈对培训企业理念的理解。
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诚信、业绩、创新”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干部,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干部;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企业干部培训心得竞争,努力打造xxx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心得以“诚信、业绩、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电脑培训班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企业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公司提倡“让用户满意,以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提倡“靠前服务,超前服务,超值服务”的服务理念,其意义是何等重要。身为xx公司一名社区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贯企业理念,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体系等等,使员工尽快熟练本岗位规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饱满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贯穿于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所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1、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工作格局。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在机构改革中,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取代;努力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3、要精心组织、整体策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着组织者、培育者、倡导者、示范者的角色。因此,要重视通过脱产培训和在岗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要精心策划企业文化活动,宣传企业形象,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