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项目总结报告(热门3篇)

软件开发项目总结报告 第1篇

教学理念落后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工程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相关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的“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也存在着上述问题。

传统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中的不足

工程教育模式在“面向对象软件

工程”课程改革中起到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CDIO工程教育模式摒弃了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弘扬了以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更强调通过工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动手与创新能力,从而树立起以产品为导向的工程价值观,将IT企业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主线。在实施CDIO教学过程中,将更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和积极认知过程,以构建起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相联系的知识体系。

2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驱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下简称CDIO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为目标,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中的相关知识点渗透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而这些环节和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完全一致,在各个环节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可以采用CDIO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理念。我们参照CDIO能力大纲,提出通过“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教学和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如下方面能力:①通过基于案例/项目驱动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和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并能在实际项目中加以灵活应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理解和应用其基础理论解决分析、设计、实现和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并提供有效工具;而“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为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发明创造提供动力,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②通过“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中项目的驱动,要求学生创建项目团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各个环节(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等环节及在此环节中的各项活动、沟通与协调、文档撰写),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系统思维、工程实践、项目管理和文档写作的能力。③通过“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开发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软件作品。

3CDIO教学法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理论及其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体设计

目前,“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安排共计54学时,我们将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项目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在整个教学周期内,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并结合CDIO、案例与项目驱动的教学法,设计理论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活动,配合对应的课程项目实施活动加以有效组织与实践,在整个教学环节结合项目开发活动的进展与深入,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团队活动中的相关内容,按照我们事先制定的规范撰写并维护项目文档。具体解决方案是:第一,正式课程教学的1~6周,设计项目描述和需求获取与分析、系统设计中的具体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分别标识实体对象、边界对象和控制对象;将用例映射成对象;建立对象之间的交互;标识关联、聚集和属性;对单一对象状态依赖行为的建模;对对象之间的继承关系建模;对本阶段的分析对象模型进行评审;基于分析对象模型标识出设计目标,进行子系统分解和标识;将子系统映射到系统构件元素上;标识并存储持久性数据;设计访问控制策略;设计全局控制流;标识服务;标识边界条件;对系统设计进行评审。第二,7~14周,设计对象设计与实现中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学习软件复用和设计模式,并在详细设计中加以应用;对对象之间的接口进行说明,涉及标识遗漏的属性和操作、说明接口类型、签名与可见性,说明接口中相关方法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和不变式等。第三,15~16周,设计测试阶段中的活动。第四,17周,进行相关的'总结活动,包括项目文档的静态检查和验收,以及课程项目的动态演示与现场回答问题。

设计课程项目

软件开发项目总结报告 第2篇

软件项目管理已经到了学期的最后,我们seed小组的软件项目也已完工,这一个学期真的是获益匪浅!

礼平老师曾经说我既可以走技术路线也可以走管理路线,一切都看我自己。真的很是佩服老师的看人眼光,很犀利。我知道,现在的我不是没有能力去做好,只是自己没有去做,一直在殿外徘徊,不肯付出努力向前迈进。从大一到现在,我的专业技术一直都是我的短板,理由么,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懒,不肯花时间去做。从以前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到现在明确目标,可以说,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给了我很多灵感,让我从自己纷乱的思绪中看清楚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一直自己很喜欢管理,我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这上面,从大一到现在一直都是,一直没有改变过。在技术上,我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总是偷懒,但我现在明确了一点,没有技术,就没有管理!脱离技术的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这个行业里,技术是一切的基本,想作工程师也好,想作管理者也好,技术都是起步的根基。而我这次所经历的项目更让我明确了这一点。在这个小项目里,虽然我们两个星期就开发完成了这个软件,并交付使用,但是问题还是很多的。在这么一个小项目里,由于需求、设计、代码、文档产生的问题,每一个看似容易,却都需要实实在在的经验在里面,都需要对业务的熟悉,有语言功底作根基。

在这个项目里,我负责软件配置管理工作,在文档的整理过程中,我仔细看了他们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等文档,也参与了风险分析文档的编写,承担了用户手册和项目成本估算的编写。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确了技术的实在意义,明确了技术对我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道路应该怎么走下去!

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从中学习,我旁听开发组的会议,为组长提供管理意见,为会议、文档制定标准,整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

1、 软件项目小组中的人员安排要职责明确,并有配套的管理记录,整理每个人的工作进度,随时更新,以方便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之间的沟通。

2、 会议、文档、代码都要有相应的“纪律”,否则整个小组的开发效率会大打折扣。

3、 对业务的熟悉有助于明确需求,只有明确的需求才能让项目更加顺利的进行。

4、 细致的计划可以让项目进行避免很多弯路,可以在任务的初期就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5、 项目文档、代码定期予以备份,当项目遇到未预料到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恢复,尽可能减少损失。

当然,还有很多,包括软件测试上的收获,写文档的收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我大学里最认真的一门课,当然,收获也是最多的。

最后,xxx平老师给我带来的这一切一切,也感谢同组同学给我的帮助,结果已然不重要了,我所收获的这许多东西,远比成绩要有意义的多

软件开发项目总结报告 第3篇

一. 引言

1.编写目的

本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主要是总结本软件的开发经验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对一个系统的大型的软件设计的总体感悟,并将软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阐述和说明。

读者对象:开发人员、大赛评委

2.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3D旅游咨询员

任务提出者:山东省齐鲁软件设计大赛委员组

开发者:

面向用户:游客

开发时间:2010年9月1号到2010年9月19号

该软件运行系统:单机版计算计

3.参考资料

A、软件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书(GB856T—88)国家标准

B、齐鲁软件设计大赛手机游戏创意与实现项目的文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