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总结 第1篇
1.xxx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
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xxx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xxx(xxx),xxx的平原君(xxx),楚国的春申君(xxx),xxx的信陵君(xxx)。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xxx、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xxx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xxx,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同学们,期末福利来啦!
来自: 心上耕田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整理(xxx)
丧失sàng 桦树huà粗糙cūcāo 蓓蕾bèilěi 葱郁cōngyù捕捉bǔ 祈祷qídǎo 曙光shǔ 瞥一眼piē 抚摸fǔmō 肿瘤liú 虔诚qián毋宁wúnìng 时髦máo...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
(副词,本来)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名词,指逃亡的军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动词,逃亡)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使……内:名词作状语,对内。帝王:名词作动词,当帝王。...
《过秦论》相关知识点
囊,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内,名词作状语,对内;外,名词作状语,对外)(南:名词作状语,xxx;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北:名词作状语,xxx。)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文言文知识梳理
2.名词作动词?xxx函陵?/?xxx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1.动词作名词?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放火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动词。2、无以,则xxx(本...
高中语文‖文言文《xxx论》知识点归纳
今:连词。6、以[介词,把]赂xxx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xxx心,礼天下之奇才。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xxx破亡之故事,是又在xxx下矣。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
新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梳理,高考一轮、期末考复习皆可用!
主谓倒装标志词:宜乎前置(5)宾语前置标志词:闻(动词)、之(代词)(6)宾语前置标志词:御(动词)、之(代词)(7)~(8)宾语前置标志词:何(9)宾语前置标志词:“之”起提宾作用(10)宾语...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二、1.名词,这里指音乐/名词,言语/动词,说话/动词,读yù,告诉,相告;二、1.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2.动词wéi,写,创作/动词...
【积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言知识梳理归纳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2、遂为猾xxx充里正役(被动句)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4、掭以尖草...
必修三古诗文复习
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下层人民狭小《师说》(14)句读之不知:(15)君子不齿: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3.解释下列加...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过秦论总结 第2篇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xxx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xxx;西,向西;东,向东;北,xxx)
④然xxx瓮牖绳xxx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xxx)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xxx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然xxx瓮牖绳xxx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③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
5.动词作名词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xxx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动用法
①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
过秦论总结 第3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xxx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因: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4、举:有席卷天下,xxx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7、隳:隳名城,xxx(毁坏)
8、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9、揭:揭竿为旗(举)
10、抗:非抗于xxx之师也(高,强)
11、度、絜:试使山东之国与陕西省涉度长絜大(用尺量,衡量)
12、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13、殊俗:xxx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14、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xxx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15、xxx:及至始皇,奋六世之xxx(遗留下来的功业)
1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状,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二、通假字
1、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3、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三、一词多义
1、制:
①王xxx、xxx、廉颇、xxx奢之伦制其兵(指挥)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缝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3、利: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锋利)
4、固:
①xxx据崤函之固(险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5、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留下来的东西)
③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④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wi给予)
6、度: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制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xxx度长絜大(du计算,量)
③万里赴戎机,并山度若飞(越过)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du揣度)
四、词类活用
1、固:xxx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2、席、包:有度卷天下,xxx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3、斗: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使斗)
4、南、西: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名作状,xxx,向西)
5、约:于是从散约败(动作名,条约)
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7、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8、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9、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动,愚弄)
10、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词使动,使削弱)
11、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12、瓮、绳:然xxx瓮牖绳xxx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13、贤:非有仲尼墨xxx(形作名,贤能的人)
14、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1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动,引,招致;朝:名词使动,xxx朝见)
五、难句翻译
1、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译:高举长长的鞭子,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灭亡各个诸侯。
2、然后践华山为城,因河为池。
译:这样以后,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护城河。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响应,(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xxx)。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不xxx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过秦论总结 第4篇
1、制:
①王xxx、xxx、廉颇、xxx奢之伦制其兵(指挥)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缝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3、利: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锋利)
4、固:
①xxx据崤函之固(险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5、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留下来的东西)
③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④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wi给予)
6、度: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制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xxx度长絜大(du计算,量)
③万里赴戎机,并山度若飞(越过)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du揣度)
过秦论总结 第5篇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xxx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xxx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xxx之师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过秦论总结 第6篇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xxx万世之业也。
②然xxx瓮牖绳xxx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xxx,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xxx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xxx之位,非尊于齐、楚、燕、xxx、韩、魏、宋、卫、中山xxx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xxx之师也。
过秦论总结 第7篇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_横_)
②孝公既没(没,通_殁_,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_纵_,指战国时期xxx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_合纵_)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_敝_,疲惫)
⑤信臣精卒xxx而谁何(通_呵_,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_崛_,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_影_,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_又_)
⑨非抗于xxx之师也(抗,通_亢_,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_震_,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xxx之士,有宁越、xxx、xxx、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xxx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xxx,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①吴起……xxx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