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第1篇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课间操的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随着课时计划的调整,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在时间上受到一定影响,很难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我们把目光转向课间操改革上来,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原课间操时间延长,充实内容,拓宽课间操的教育功能,提高锻炼身体的价值。在学校的每一天工作中,只有课间操是全校性的有组织、有领导的集体活动,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这一固定时间,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灵活组织,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各地区近期新兴起来的一项全校性的活动。有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认识。期初,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领导详细地审阅了方案,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合理化的建议。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学校重视,群策群力
体育大课间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管理系统。领导、少先队、班主任、体育组全员参与,体育骨干学生密切配合,多次例会研究,到教师、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科学系统地组织安排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做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本次活动让我们惊喜地看到,我校能够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功能作用,“以活动促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键体”,“以活动审美”为目的,贯彻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关系,为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育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不管是创编校本操,还是开展各种活动,都能够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多种功能。
(二)、科学性
能够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身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心理得到恰当的调节。活动时间基本都在25---30分钟,运动量适当。音乐的选择具有时代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三)、目的性
能根据我校体育工作计划,选择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
(四)、针对性
能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技能水平、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内容,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五)、群体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体现师生全员参与。教师参与到活动当中,与学生共同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能从中受益。
(六)、创新和特色性
本次大课间活动,反映了现代体育的发展成果,创造了有活力,富有新鲜感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形成了具有我校的特点和特色紧扣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音乐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与音乐伴奏浑为一体,体现了当代小学生在操场上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我校大课间活动将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使师生在身心愉悦中进行学习。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第2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所以今年年初,当我们迎江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在全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时,各校的大课间活动安排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抽芽”,并蓬勃发展起来。努力创建着学生学生体育活动新天地,让学生享受运动、享受阳光、享受快乐、享受健康,俨然使大课间活动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便有了今天的经验总结汇报会,使大家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初步的认识与交流,从而活动进步与提高。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大课间活动
在将近半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根据我校的特殊条件制订出了适合我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我校从理论上讲,是一个拥有师生近两千人的大校,但学生活动空间却很小,只有前后两栋教学楼之间的一块空水泥地。如果让所有的学生同时进行大课间活动,势必只有站的份儿,所以我校把大课间活动分为室内文体活动和室外体育活动两部分。除周一,安排一、二两个年级,周二至周五,每天安排一个年级到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并根据校整体场地的分布特点,科学合理地划出适合各个活动项目的学生活动场地,每个场地上标上一个与项目对应的号码,制作好各个年级大课间活动项目、场地、时间安排表,以使大课间活动能有效地实施,有序地进行;使得学生人人有机会参与,人人有自主选择自己喜爱活动的权利。
二、参与兴趣
活动内容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参与的兴趣。所以我校在开展伊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活动水平,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如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运动水平和运动理论知识有限,自主运动能力差,所以我们多安排一些集体游戏。并由我们体育老师分区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尽量让学生得到科学的.锻炼,杜绝事故的发生。中、高年级段学生除安排各类跳绳(长、短绳)、踢毽子、沙包和纸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跳橡皮筋等常见项目外,我们还把在体育课堂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内容,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将要比赛的一些传统游戏项目适时地穿插到大课间活动中来。通过反复地演练与展示,不光使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而精彩,更加锻炼了我们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合作意识,真正使学生品尝到了运动的跨了和幸福。
三、欢声笑语乐翻天,传统游戏入校园
现在,当你走进华一小的大门,一种别样的精彩就会展现在你的眼:跳大绳、踢彩毽、抛纸球、打羽毛球,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有各的所爱,各有各的高招,再也看不到以前课间里孩子们打打闹闹,无所事事的情景了,同学间相互碰撞、打架、受伤等事件也鲜有发生,不禁使人感叹:开展大课间活动真好!
不过,由于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还属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也就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当属活动时间的安排欠科学、合理。每天下午上课前半小时为大课间活动时间,在春、秋、冬三季尚可,而在炎热的夏季,则完全无法实行。此时为全天室外温度最高的时段,整个水泥场地都完全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站在那儿都会大汗淋漓,更别说运动了。其次就是体育设施、运动器材的匮乏。由于学校经济紧张,在体育这块投入不是很多,所以开展活动的所需器材均由学生自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总之,一切都会在矛盾、挫折中谋求发展,获得进步的。相信在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用智慧引领,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扶持,“大课间活动”这朵校园奇葩会开得xxx艳、好看。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第3篇
在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校领导始终严格要求大课间活动,在政教处、体育组和全体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按照活动方案实施,明确分工,各部门尽职尽责,保证了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内容的安排上,活动小组领导、成员也经过多次研究,外聘教师,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活动项目,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就以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思想认识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xxx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合理安排、培养兴趣
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选择了广播操表演,展现了学生青春的活力,自编操,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自选活动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如踢毽子,踢毽运动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形式,是一种有氧训练,可以练习身体灵活性和手眼腿的协调能力,增强关节以及腰、颈、椎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xxx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构想。
四、认真评价,不断进步
在刚刚结束的市运动会中,因种种原因我校没有参大课间活动的展示,通过观摩,看到了我校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我们要认真总结,在保证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同时,认真钻研,力争参与到以后的运动会中,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
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第4篇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_为贯彻_会议精神而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的大型活动。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实施体锻一小时活动,吸引同学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内体育锻炼热潮,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开展活动以来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保证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教导处根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真正做到了开齐、开足、开好每门课程。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及学科组长经常开展听课、巡课活动,有效地杜绝了挤占艺体课时的现象。学校领导们一直十分重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人员上、器材上、场地上全盘统筹,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按计划正常参加体育活动。
二、精心设计安排大课间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体育组在教务处的领导之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调动、整合现有资源,为全校学生精心安排了跳绳、踢毽、立定跳远、羽毛球、篮球等多项锻炼内容,每周轮换,同时根据各项内容的特征,将学校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门划分,做到定区域、定项目开展体育活动。活动所需器材,学校安排专人专项负责完成领取、进场、归还,大大节省活动准备时间,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活动过程中,器材管理老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孩子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每天的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三、认真组织实施,提高健康水平,打造学校阳光体育亮点。
教育处、体育组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在全体班主任的会上,布置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具体的'内容:继续开展体育大课堂;精心组织各年级的下午体煅半小时;由于学校场地狭小,体育组还还制定表格督促学生回家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教育,通过多项举措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定期上报结果。通过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展现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同时,本次活动体现了“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主题,形成了全体师生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