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总结 第1篇
傣族舞蹈文化在传承与研究的过程之中,需要我们清楚的明白傣族舞蹈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步趋势,在对于傣族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国内外舞蹈界的认可和爱戴,我们需要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习傣族舞蹈,了解傣族舞蹈文化。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旅游业在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脱颖而出,传统文化因此有了可以夹缝中生存的机会,可以从旅游景点的演出着手,各大旅游景点为了守护和传承发展傣族舞蹈可以将表演傣族舞蹈作为吸引游客观看演出的一大特色,舞蹈团可以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加深民族文化气息,并利用悠久深厚的民族历史,发扬传统精神,创作出具有傣族风情的民间舞蹈表演作品,吸引人们越来越愿意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相关舞蹈艺术团还可以通过早期的影像、图片及资料中了解傣族舞蹈文化的原本样貌,加以自身的理解和解读学习傣族传统舞蹈,在原生态的舞蹈中融入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元素,不断进行编排创作,也可将傣族的历史渗透到舞蹈编排之中,让观众在欣赏傣族舞蹈的同时还能了解傣族的历史,例如增添一些美好的神话传说等,都会为表演增添一份神秘的传奇色彩,同时激发观众对于了解傣族传统舞蹈文化的好奇心,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将傣族舞蹈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傣族舞蹈总结 第2篇
象脚鼓舞是西双版纳自治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项群众性男子舞蹈,在傣族舞蹈中十分受傣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用来伴奏的乐器是形似象脚的鼓,所以被称为象脚鼓舞。关于象脚鼓舞也流传着一些传说。相传,有一个训象师骑着大象到森林中狩猎,来到一颗干枯的空心大树前,一阵强风吹来,树发出翁嗡的声响,风将芒果吹落河中,河水“砰”的一声,他觉得这种声音很好听,回家后,砍下一棵树,锯下一颗空心圆木,根据大象腿的形状做出了象脚鼓,鼓声“咚!咚!”,百鸟闻声飞来,围着他翩翩起舞,他顿时来了灵感,他对象的一举一动都很熟悉,他模仿象的神态动作,边敲边跳,从此便有了象脚鼓舞,每当鼓声响起,男女老少便欢快起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象脚鼓舞是傣族古代狩猎文化的形象诠释,是傣族先民表达感情的常用方式它渐渐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产物。在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在辛勤耕作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对象脚鼓舞的传承。艺术家们为傣族古代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优秀人才深受人们的喜爱。已故的刀正乐曾师是象脚鼓舞、大鼓等传统舞蹈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他回归民间生活,不断从民间中发现和学习生活的艺术,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深度了解傣族歌舞、音乐和武术的内涵,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象脚鼓独舞。大型神话舞剧《召树屯与喃木诺娜》是由岩罕诺、岩段主要参演的,蕴藏着他们对传统象脚鼓舞中无意识突然的灵感和创作内涵。岩糯的傣族舞蹈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提炼和创作完成,并代代相传。
由于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生,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象脚鼓舞等传统舞蹈濒临灭绝,但国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通过电视台等媒介的传播,西双版纳自治州在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展演中参演节目《鼓韵》,通过表演,将象脚鼓舞的传承得到了升华,后续将象脚鼓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傣族舞蹈总结 第3篇
在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还分布着一些傣族,例如泰国也分布着一些傣族,因此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中国的傣族与泰国的傣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服饰相同,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域、地形相同,气候相同,从而导致在穿着上极为相似。讲究实用性,服饰颜色淡雅,女性穿着较为紧身的上衣,下半身筒裙,男性穿着短袖或无袖上衣为主。第二,宗教信仰相同,大多以小乘佛教为主,佛教对舞蹈有着深刻的影响,为展现优美轻盈的舞蹈动作,体态主要以“三道弯”半蹲姿势为主,跟随音乐的动律将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第三,人们生活的习俗大同小异,傣族讲究人民礼仪、待人温顺热情,傣族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在泼水节到来的这一天,人们欢呼雀跃、热烈庆祝。大家在这一天唱歌跳舞,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影响着身边的人,由于在这天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将泼水节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国的舞蹈文化与泰国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我国最初的傣族舞蹈的动作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傣族的舞蹈动作美妙、灵动、朴实、含蓄。傣族人们生活在水边,对水的感情特殊而深厚。因此傣族女子在跳舞的时候,舞蹈动作时而是柔和美丽的,时而是灵巧生动的,肢体动作像那涓涓细流的小溪水一样,温柔而细腻,很多时候把柔美这一词语展现的淋漓尽致,但又不失矫健。与此同时男子的舞蹈动作更加偏向xxx健、结实有力,威猛而粗狂。与女子的柔美之情截然相反,当然这也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赋予了傣家男子与姑娘们的不同性格与特色。在与我国相邻的泰国,他们的舞蹈相比较而言就增添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因为泰国大都有宗教信仰,宗教的神话故事通过一步一个脚印流传至今,虽然泰国在舞蹈的表达方式与我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一定区别所在,泰国舞蹈与我国傣族舞蹈的区别主要是手部动作较为丰富。傣族有各种各样的舞蹈形式,舞蹈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除了象脚鼓舞、鱼舞、蝴蝶舞等,除此之外孔雀舞是最受赞美的舞种。由于泰国人民信仰宗教,xxx国舞蹈被附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和佛教色彩,以手部变换造型为主要姿态,手部可以表达的内容多种多样,复杂而又深厚,不同的手势动作代表着不同的深层意义,他们通过手势表达作品的主题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舞蹈文化不断交流与传播,中泰两国傣族文化可以得到有利的发展与繁荣。
傣族舞蹈总结 第4篇
傣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集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文明的少数民族。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民族拥有者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这便让傣族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西双版纳自治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拥有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大自然美丽富饶辽阔,那里植被丰富,植物形态各异,孔雀、大象等xxx特的野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傣族舞蹈中时常以动物为原型,例如“孔雀舞”是模仿孔雀开屏栖息时的体态动作,“象脚鼓舞”便是用树木制成形似象脚的乐器,跟随舞蹈欢歌,“鱼舞”是人们模仿水中鱼儿灵巧生动的身姿,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模仿表达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喜爱的心情。傣族人民在这样一片绚烂、和谐的大自然里生活,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继而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少数民族舞蹈,也促使他们在舞蹈中融入了大自然的艺术。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据史记载,小乘佛教源于古印度,后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继而传入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傣族地区主要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接壤,外来宗教也对傣族的生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的教义主张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对生命感情的渗透,本着自身和平与宽容的精神,使傣族人民对植物、动物产生崇拜、敬仰与追求之情。傣族人民吸取了四面八方的文化精髓,取其精华融入了本民族的舞蹈之中,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性,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使傣族舞蹈形成了舞蹈种类繁多,表演形式丰富的特点。
傣族舞蹈总结 第5篇
通过上文我们总结出了许多道理。当代艺术的精髓使我们能够摒弃传统文化的不完善之处,而这些不完善之处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傣族舞蹈都在遵循传统舞蹈文化始终立足于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传承与研究的,使得傣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它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替人类对自然表达对其的喜爱之情,它是人类文化的社会产物,传承与研究傣族舞蹈是傣族文化赋予现代人的又一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xxx.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分析[J].智库时代.2019:223
[2] xxx.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J].传播力研究.2019(20):181
[3] xxx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学术论坛.2018:233
[4]罗列诗.浅谈傣族仿生舞蹈文化传承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19):131
[6] xxx傣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7.(21):127
[8] xxx浅谈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的起源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13):39
[10] xxx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14):71
[11]xxx.浅析傣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J]. 戏剧之家.2014(5):203
[12] xxx.浅谈傣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J].戏剧之家.20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