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辙写的诗 第1篇
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3、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4、涅于浑浊而不缁。
5、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6、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7、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9、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1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11、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12、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13、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14、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15、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16、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17、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18、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19、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20、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21、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22、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23、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24、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25、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26、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27、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28、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29、天子忧民法令新,整齐百事无闲人。
30、穷冬夜长一事无,灯火相従夜深睡。
有关苏辙写的诗 第2篇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宋代 苏辙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历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陁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有关苏辙写的诗 第3篇
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2.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
3.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
4.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5.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6.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8.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
9.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10.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11.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12.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13.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
14.败墙破屋秋雨多,夜视**过毕昴。
15.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16.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
17.门开秋雨入,室静长风扫。
18.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19.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20.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
21.家人欲酿重阳酒,香麴甘泉家自有。
22.重阳试新酿,谓子当不速。
23.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24.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25.庐山多名缁,过客礼白足。
26.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浮声寝食间。
27.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28.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29.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30.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
31.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32.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
33.清明雨足麦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
34.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
35.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36.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
37.今朝寒食烟火断,薄云蔽日风沙除。
38.故乡寒食荼醾发,百和香浓村巷深。
39.池塘草生春尚浅,桃李飞花初片片。
40.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几时。
41.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42.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43.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44.十年秋月照相思,相従只有彭门夜。
45.人生有离合,此欢未易忘。
46.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47.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
48.谁凿西湖十里中,肩舟载酒扬轻风。
49.颍川城下两中秋,金气初凝火尚流。
50.脾病家人不教饮,官厨好酒亦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