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赏析 第1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作之一。它给与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赏析 第2篇
韦应物,系唐代诗人,看这个姓氏大家应该就能联想到李世民的韦贵妃,唐中宗的韦皇后等。韦氏,他在唐朝是带有贵族血统的,京兆韦氏,也是有名的大家族,韦应物就出生在这样的家族里,父辈祖辈都在唐朝做过官,家族的长辈通达礼仪,博学多才。所以,韦应物自年幼起就受着良好的教育,是个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贵族公子哥。长大后,他不仅风度翩翩儒雅非凡,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颇高,生*写下古诗百余首。他的诗作多数是描写田园山水,恬淡情理,同时,诗人还具有相当的同情心,体恤民生疾苦,也创作过不少悲悯苍生饱含幽怨的佳作。那么,今天小老师要带大家欣赏的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其诗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其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诗中名句。后来,北宋的**寇准将这后面一句化成一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在关于唐诗的众多学本中,自然要属横塘退市的《唐诗三百首》最为著名。其中,这首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也被选中,而在关于宋诗的选本中,最著名的,要属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可是,寇准的这首《春日登楼怀归》却没有入选,原来,钱钟书先生,有他自己所谓的著名的“六不选”原则,其中一项原则就说,把前人的词句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新壶装旧酒”也不选。所以,钱钟书先生不选寇**这首《春日登楼怀归》,也是婉转地揭破了寇准是个“偷儿”。
韦应物这两句诗,历来推崇者甚多,然而像寇准似得爱到不惜“做贼”的却也少见。原诗作与唐德宗建忠二年,时间为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对于滁州,大家都不陌生,此前,北宋散文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那句“环滁皆山也”就提到过,所谓滁州西涧,就是说在滁州西郊。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诗鬼李贺也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真的无情吗?恐怕也不见得,李商隐曾说:“天意怜幽草”,连幽草都要可怜,可见老天的多情。诗人韦应物也是如此,在本诗《滁州西涧》中,他不仅要怜惜幽草,还要怜惜黄鹂。诗人在怜字之前,注重“独”字,可见别人是把黄鹂和幽草当做寻常之物,只有诗人自己觉得特别。其实,在韦应物欣赏滁州风景的同时,他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卞之琳先生《断章诗》有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也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类似的感觉。
——《滁州西涧》唐诗赏析
《滁州西涧》唐诗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赏析 第3篇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荒僻的渡口。
令人怜爱的空谷幽草默默地生长在涧边,欢快的黄鹂在幽深的山林中婉转啼鸣。春潮伴着暮雨急急地涌来,只有孤独的小船横在荒漠的渡口。
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作品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赏析 第4篇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