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赏析 第1篇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二、走近诗歌
三、鉴赏诗歌
1.诗歌形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意境。应该说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意境分析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地用教参上的观点去套原文。而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参与、去分析诗歌,诗无达诂,也许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应该值得鼓励。同时在诗歌分析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依据原诗去进行分析,不要空洞分析,同时学会知人论世、辨证地加以分析。
2.语言及表达特色。在诗歌中如果将形象划归到内容上,那么,语言及表达特色则更多地属于形式表达。由于学识环境的影响,每个诗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关于这一点,历代诗歌评论家都有杰出的评价,教参上也有很多论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分析、介绍每位诗人的语言及表达特色,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及表达特色的认识,进而能够独立赏析诗歌。
考试不会考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但是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就古诗教学来讲,很少考的是对课本上古诗的赏析,但赏析能力却来自课内。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在讲到赏析的时候,应让学生少背教条,而更多地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养成学生的鉴赏能力。
3.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考查,关键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谈到对诗歌的理解,首先是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其次是对诗歌写作背景的理解,还有对诗人身世的了解,这正是古人常讲的“知人论世”。
例如,在讲解姜夔的《扬州慢》时,教师如果能结合姜夔所生活的时代,南宋初年,金兵时常南下入侵,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对诗中所抒发的“黍离之悲”、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就不难理解了。而如果再联系词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词句,昔盛今衰的感慨便会有所体悟。而词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词句对我们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无疑有着极大的暗示作用。在此,我还要再次强调对诗文本身的理解,应该说诗歌中体现着我们赏析的大部分内容。在诗歌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是古代诗歌赏析的关键。
四、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是解决学习古诗文感到枯燥的很好方法。
1.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充分动用多种感官去理解文章。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文教学,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代诗歌赏析 第2篇
关键词:现代诗歌 鉴赏 高职考
一、现代诗考题及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属于文学评价范畴,是高职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近五年,浙江省高职考大都以现代诗的题型出现:2012年的考题是覃子豪的《追求》、2013年的考题是卞之琳的《雨同我》、2015年的考题是梁宗岱的《散步》、2016年的考题是姚益强的《纤夫》。可以说现代诗鉴赏题型在浙江省语文高职考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题型。
现代诗鉴赏题的考查内容有很多,但大多围绕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诗歌内容、炼字、诗歌情感、诗歌意境等展开。不同的诗歌鉴赏题中,学生通常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和题干要求作相应的解答。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这类题型的解答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对现代诗鉴赏的研究,发现诗歌鉴赏题其实存在的一定的鉴赏规律:按不同诗歌类型可以运用不同的鉴赏方法,简单讲就是找准诗歌鉴赏的突破口,这样的鉴赏方法能有效提高鉴赏题的准确性。这些鉴赏方法主要有:语言突破法、意象突破法、情感突破法、表现突破法、修辞突破法等。
二、现代诗鉴赏方法例谈
按照上面介绍的鉴赏方法,笔者作这样的归类:叙事类诗歌因其内容丰富、意象深刻等可以运用“意象突破法”、哲理类诗歌因其富含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情感)等可以运用“情感突破法”、微型诗类因其简短精悍可以采用抓住关键词即“语言突破法”、抒情类诗歌因其深沉地展示诗人的情感也可以运用“情感突破法”等等。需要指出,这里不同类型诗歌运用的不同鉴赏方法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一首现代诗歌可以多种鉴赏方法并用,主要还是根据不同题型的考查内容。
1.叙事类诗歌的鉴赏
先来看2013年浙江省语文高职考题《雨同我》――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放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题目给出四个选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诗歌第一节不仅表明诗人乐意为两地的友人分忧,还为第三处的友人着想。B.第二节一开始,诗人就喟然长叹“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表现了诗人对万物的关心。C.结尾,诗人突发奇想:把一只玻璃杯放在天井里,明天好知道普天下的雨落了几寸。诗人在这里所说的“雨”就是指自然界的雨。D.这首诗构思精巧,先由某一点说起,然后逐渐扩展,使要表达的意思不断推进。
2.哲理类诗歌的鉴赏
哲理诗深蕴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他对生活和社会睿智的思索和深刻的体悟。2015年的高职考选择了梁宗岱的一首小诗《散步》在生命的路上,/快乐时的脚迹是轻而浮的,/一刹那便模糊了。/只有忧郁时的脚印,/却沉重地永远地镌着。题目要求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现代诗歌赏析 第3篇
一、学生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必备知识储备
1.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点要求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技巧、抒情方式、写作技巧、结构技巧和描写方式等。
2.了解诗歌的主要类型及鉴赏要点
二、了解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模式,掌握答题步骤
1.找准古典诗歌鉴赏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