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诗句(共3篇)

关于法律的诗句 第1篇

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3、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8、法者,定分止争也。

9、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10、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_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商君书·赏刑篇》11、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12、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13、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盐铁论》14、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长孙无忌《唐律疏议》15、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司马光16、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

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1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1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19、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20、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_21、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法学阶梯》2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关于法律的诗句 第2篇

1、《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白话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2、《自尤》——宋代 苏洵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白话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3、《寄卢仝》——唐代韩愈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白话译文:先生事业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纠正自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自抱着经卷彻底终结。

去年弄笔嘲笑相同,怪辞惊吓众人诽谤不停。最近,我从喜欢寻坦途。还上空中跨越绿色駬。

4、《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白话译文:我爱仙居好,你多天在房。忧虑百姓极其反复无常,责备自己没有周详。

法律行为随手,《诗》、《书》坐满箱子。老来要去学,多病喜平康。

5、《秋怀》——宋代陆游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白话译文:下巴必须在全好落寞,开始读法律亲自打榜。诉讼民满院子闹到市场,官吏文书围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糖。平时供养自己很同意,虽然我还可以吞司都。

关于法律的诗句 第3篇

1) 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 法不禁止即**。——法谚

3) 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4) 法律不能使人人*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波洛克

5)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6) 法律有权打破*静。——马·格林

7) 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8)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学》

9)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10) 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因此法律本身务必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1)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2)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在~年俄国第一次**中的土地纲领》

13)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状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4) 一切有**的人都容易滥用**,这是**不易的一条法则。有**的人使用**一直到遇有界线的地方才休止。——孟德斯鸠

15) 刑法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罪刑相适当原则。三。刑罚的人道**原则。——贝卡利亚

16) 人类生而*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其中包括生命权、**权和追求幸福的**。——《**宣言》

17)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而庄严的表现。

18)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19)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

20) 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