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1篇
—、加强对基层医院的指导作用,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
进一步加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把医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县、区、乡各级、各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医院,狠抓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操作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做好医疗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准备,沉着应对。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做好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协助开展三乙医院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使各级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级医院特别应重视重点科室和部门(icu、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供应室、产婴室、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的医院感染管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置管、内窥镜诊疗、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留置导尿、手术等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的应用,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管理,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医院感染恶性事件的发生。
20____年质控重点:开展目标性监测、手卫生、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与控制、ssi的预防工作、vap的预防工作、icu的感染控制工作、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我们将于上半年公布我们质控检查的项目,下半年完成督查与总结,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矗
三、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共创医院感染控制“零宽容”。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使我们的监测工作必须与预防、控制工作相结合,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均要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如icu医院感染管理专率调查、外科部位感染专项调查、耐药菌株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等。将浙医二院开展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在省内继续推广,目标性监测的项目也将不断深入,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打下科学的基础,并使我省的数据能与欧美国家进行标杆对比,使我们能运用循证医学的数据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共同营造医院感染的“零宽容”。20____年省中心将组织全省开展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2篇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快速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安排了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规章制度。
三、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学习,全院在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四、注射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消毒液,包括院内外和病房消毒等。
六、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
我院因严格管理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无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医院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常常因小事酿成大错,最近西安交大附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八例,每例赔偿十八万,还致使该院院长到医生护士9人受到处分。足以引起我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重视。
回顾过去,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必竟是过去。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设施落后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职工对医院感染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隐患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峻,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己经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医院感染事件,特别是群体感染事件,酿成恶性医疗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分,己经是势在必行。就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全体职工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2)、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
(4)、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5)、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6)、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总的看来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某些方面的感染隐患还很严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切实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3篇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快速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安排了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规章制度。
三、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学习,全院在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四、注射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消毒液,包括院内外和病房消毒等,
六、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
我院因严格管理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无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医院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常常因小事酿成大错,最近西安交大附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八例,每例赔偿十八万,还致使该院院长到医生护士9人受到处分。足以引起我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重视。
回顾过去,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必竟是过去。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设施落后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职工对医院感染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隐患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峻,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己经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医院感染事件,特别是群体感染事件,酿成恶性医疗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分,己经是势在必行。就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全体职工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2)、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
(4)、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5)、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6)、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总的看来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某些方面的感染隐患还很严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切实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4篇
20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与配合下,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2、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并征得分管领导同意,修改了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办法、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方案等。
二、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
1、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实行风险管理。
4、对保洁员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流程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5、根据医院各科室质量考核管理要求,每月采取量化考核方法,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改的问题纳入每月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每季度以院感简讯的形式向院领导汇报,做到基础、环节、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6、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院感办每周深入临床,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
7、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手卫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完善手卫生设施,包括在各病房门口安放快速手消毒剂,重点科室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水龙头,配备干手纸,每季度对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洗手六步法进行抽考,每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8、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督查,实行实时监控,避免多重耐药菌引发的交叉感染。
三、多渠道开展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全院职院感染的意识
1、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市州级师资培训、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湖北省医院感染高级询证班学习,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2、对全院医务人员、保洁员、医疗废物回收人员、新上岗人员、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14次,组织保洁、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考核2次,合格率100%,对新上岗人员考核2次,合格率98%,全院医务人员考核1次,合格率83%。组织操作考核4次,合格率100%。对供应室、手术室等重点区域进行了专科院感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院感知识水平,使医院感染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接受上级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1、3月19日市卫计委“三好一满意”活动督导组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对手术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新生儿室、內镜室等重点科室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指导,对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并追踪复查不断提升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2、6月26日接受了省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专家对我院医院感染重点部门专项检查、8月19-20日黄冈市大型公立医院巡查活动、8月28日区疾控中心消毒隔离监督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院对院感工作的重视,对工作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院进行逐一整改。
3、11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赖晓全主任为组长的评审工作组一行四人莅临我院,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检查验收,经过专家组的综合评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办协助总务科不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流程,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六、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每季度对新购进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贮存进行监督检查,对科室使用过程的管理进行追踪管理,确保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符合国家要求。全年共抽件485份,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医院感染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快速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安排了专职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规章制度。
三、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学习,全院在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进行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四、注射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消毒液,包括院内外和病房消毒等。
五、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
我院因严格管理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无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医院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常常因小事酿成大错,最近西安交大附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八例,每例赔偿十八万,还致使该院院长到医生护士9人受到处分。足以引起我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重视。
回顾过去,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必竟是过去。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设施落后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职工对医院感染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隐患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峻,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己经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医院感染事件,特别是群体感染事件,酿成恶性医疗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分,己经是势在必行。就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全体职工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2)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
(4)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5)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6)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总的看来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某些方面的感染隐患还很严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切实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5篇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是一种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尽管患者在医院内时间较短暂,为此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增加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能力,并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将对2007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集的医院感染控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感染资料及护理管理等相关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全新护理管理,为检验控制效果,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资料进行对比。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检验水准α=。
2 结 果
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全新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率,两个年度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护理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
缺乏医院感染意识 护理工作比较沉重,护理人员长时间忙于护理,与此同时,医院及护理部门未能及时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而使护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和防护意识,难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医疗器具消毒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能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对医疗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对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袖带、冰袋等使用率较高的医疗用具的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及消毒操作方法不到位,往往易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能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要求,对处理的感染性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或封存袋口关闭不严、存放时间较长,均会增加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2]。
护理管理措施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由护理部组建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感染控制护士组成,将预防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到具体个人,做好消毒灭菌及日常监测工作,并联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监督机制,促进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清洁卫生等规章制度,同时,制定赏罚机制,避免管理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化,保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可顺利开展[3]。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根据医院感染不同时期及具体情况,对全体护理人员定期医院感染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根据医院感染质量标准,规范中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对新分配到及实习的护士进行感染知识岗前培训,以此增强护士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及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另外,将业务骨干及护士长送往上级医疗单位进行学习或学术会议,不断更新医院感染的防治知识,以此带动整体护理人员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规则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4]。
加强各环节院内感染控制 根据消毒隔离管理规章制度,合理分布内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的先后由专人进行存放与管理;加强对听诊器、温度计等外科诊疗用品及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灭菌合格率100%;根据医用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垃圾妥善分类后,再收集集中处理,对有污染的医疗废物应专放,并贴好警示标贴,再运送到指定地点存放,避免有污染的医疗废物混放,而造成传染病扩散;加强环境管理,每日均进行空气消毒,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地,避免空气尘埃量超标,并可有效预防内细菌繁殖,为此要求室内的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不得多于200cfu/m2,非无菌物品的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手部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多于5cfu/m2;同时,加强每位护理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及个人防护,预防被污染锐器刺伤[5-6]。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为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项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工作,如检查科室内环境污染监测,各种消毒药浓度、剂量、使用情况的监测记录,无菌医疗设备的消毒合格率,清洁灭菌卫生等,并根据具体调查出的医院感染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由消毒隔离管理小组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管理方案,并定期检查干预管理的结果,直至完全合格。
4 小 结
在护理管理中,医院感染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感染控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护理工作环节中,为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按要求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以此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健康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7]。
本文研究中,结合医院的特点、实际情况,及医院感染的发病原因,经护理部组建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小组,参与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制定合理的预防目标,并在常规护理中,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感染工作[8]。
通过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以此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并采用定期、抽查的方式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全新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率,两个年度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对预防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保障就诊患者健康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宁宁.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8(5):158-160.
[2] 朱玲.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15):208-210.
[3] 张美红,施红花.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2):147-149.
[4] 林冬梅.有关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外科护理管理的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2(03):230-232.
[5] 杨风萍,吴文.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9(10):109-111.
[6] 曾红萍.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7(1):152-154.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 enhance quality of each work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hospit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work, it's feasibility 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and publicity,targeted prevention, routinization detection,standardized operation,and secure management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has been standardizated,and actual lowere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rom all-round aspects.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management monitoring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感染管理也是涉及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我院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5a来,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管控,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_《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三级监控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培训,强化感染控制知识
感染管理委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级职责。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医技科室行使指导、检查、考评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落实
宣传教育、强化培训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医院内任何一个与患者接触的岗位,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不能疏忽,对分布在这些岗位的所有人员都应分层次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医院感染意识,提高责任心,全面掌握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控制措施等专业技术知识[2]。
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感染联络员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增强了感染管理质量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知识技能。感染联络员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全院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感染事件制定了感染防止措施。
新材料、新技术的管理特点,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反复研究,制定院内相应操作流程和规范,从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5]。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抓管理质量,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操作行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证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8]。多次举办手卫生讲座,同时应用大量宣传标识及图片在全院范围向职工、患者及陪护人员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所有洗手池水开关上方统一张贴正确洗手图片及流程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加强日常督导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切断医院感染的第一道传播途径[6]。
培训实习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掌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求实习护士熟记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基础的消毒隔离知识[4],培训完毕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由专门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监督,再每周进行相关内容的考试。科室每周利用继续教育组织学习,了解感染新动态,新技术,并由外出学习人员组织专题讲座,传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不断提高。
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导管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7],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2];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1]。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医院未发生感染爆发病例,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及时反馈信息
为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全院不同区域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估,不断持续改进。对因消毒、隔离不当造成卫生监测不合格者,扣其科室目标管理分,对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者,将扣除当事人目标责任奖、并对其病例质量降分。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全院各科并与奖金挂钩,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药剂科、医务部按照《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反馈,并及时指导整改。检验科对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7]。
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9]。
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物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废弃针头由特制容器盛放,盛放至容器内2/3处封盖,在容器外侧填写日期并称重,密封后交专人回收处置。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2];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1],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9]。结合本院实际,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医护人员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操作、无菌观念等,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重点专科如口腔科人员应重点培训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室人员应重点培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5];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对医院感染病例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院周会通报,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菌、病原学送检率等;检验科对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有力的防止医院感染。
5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括管理、监测和控制三个子系统。监测和控制是手段,管理是杠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安全[7]。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我院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与难点层层分析,积极探索预防、控制及持续改进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__.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 2002: 1-204.
[2]__[S].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7-6.
[4]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5): 550-5.
[5]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6]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7]李书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意识;措施
以往,由于管理、护理等方面工作的不到位,医院感染率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及患者越来越重视对医院感染的防治,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我院在感染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改进,笔者现将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1 过程管理的方法
目的:提升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感染管理人员的工作,并采取应有的感染防控措施;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全过程管理意识,使其转变以往事后管理、被动管理的工作习惯,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预防和干预工作,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病例的产生。
1.2 准备:结合实际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目标,召开科务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监控小组会议,树立其过程管理意识,量化、细化管理目标,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义务。
1.3 实施:首先,明确了医院各病区相关医生、护士、相关负责人的医院感染管理责任,明确了其相应的义务,分区建立了感染管理沟通与记录本,记录内容为医院各病区医护人员感染管理工作情况的自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部门的指导意见、建议措施、检查结果,医院感染病历相关情况的记录,感染管理科各种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等等。其中监控护士的职责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机检查,并如实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于周一早交班会上进行反馈;监控医师的职责是对感染管理科各种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病区发现感染病历立即登记,次日,早会上由监控医师报告,要求大家执行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医院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是填写记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部门的指导意见、建议措施、检查结果,普通病区每周巡查指导1次,重点部门每周巡查指导2次,跟班学习指导,主动地同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进行交流,认真了解工作中的困难,首先给予理解,其次要基于帮助和支持。如:负责消毒供应中心的专职人员,每天去跟班学习指导,1d关注一个环节,直至执行操作规范,同时把检查发现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记录在沟通指导记录本上,提出指导改进建议,病区要针对专职人员的建议,提出改进措施。专职人员观察指导改进的过程,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评价:为了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评价,也为了更好地激励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工作,应每月举行医院感染管理总结会议,并结合合理的奖惩措施,严明赏罚,进一步激励管理与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交流和总结:为了不断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及医院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经验与教训,应定期举行座谈会,我院的做法是半年举行一次监控管理座谈会,会议内容是展览优秀感染管理记录本,评选先进感染管理医生、护士、检测员以及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等等。除此之外,应结合年度、月度感染管理工作目标以及上级感染管理专项质量评价标准对医院各个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监控成绩进行合理的考核,进而激励相关人员不断提升监控质量。
2 过程管理的效果
意识提升:自医院感染全过程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不论是临床医护人员还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全过程管理意识、感染防控意识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被动管理和事后管理的局面得到改变。临床医护人员与感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两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得到强化,实现了更密切和更和谐的配合。
2.2 敏感性提高:一年中,病区及时发现了两起病区内小型疑似暴况;分别是消化科短期腹泻病例增加,五官科病区术后<24h发热患者增多,及时调查了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发现两起ICU小型感染暴发事件,包括NICU口腔真菌感染的暴发,综合ICU两种多药耐药菌感染暴发,由于干预措施采取及时,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3 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由2008年的26%逐步提高至2011年的78%,医院感染率由%降至%。
3 讨论
服务于临床:以往,一些临床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对自身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人数不足,认为医院感染管理仅仅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使这些医护人员没有在临床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使医院感染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对于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服务于临床部门,一方面要体谅临床医护人员,理解其工作压力认识到其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开展一些培训和宣传活动,提升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意识,促使医院感染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