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解决问题
1 电气工程的定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已经不单单只在传统定义的范畴之内。21世纪的电气工程涵盖了绝大部分和电子、光子相关的工程行为,涵盖面大幅度增加,电气工程的从业者也应该顺应时展,创造出满足科技进步的先进科研环境。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中的要求
学生应该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层面问题。熟练的掌握操作机电一体化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掌握基础的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熟练掌握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电学与力学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创新,并且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进行相应的技术开发,具备科研能力。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分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此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主要做高压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培养国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部级重点学科。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优秀的学生可以在电业局、发电厂等大型工厂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力设备制造行业,还可以进入各大高校从事理论工作。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是部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在工厂做设备维护,或者做相关电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多种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现代电气技术,此专业旨在大规模的培养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信息处理等工作。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进行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进入科研机构专心于理论研究。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极具特色的一个专业。此专业电力电子和信息电子相结合,电气和电子同时具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优秀的应用电子技术毕业生可在电子、通讯、交通等多个领域进行工作,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5 影响电气工程的因素
信息技术
百度百科上,信息技术被定义为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电气工程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气工程的不断进步,而信息技术发展得越迅速,电气工程也就有了越先进的技术依托,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相依相存,互相影响,推进了科研工作向前发展的脚步。
物理科学
固体电子学是曾经并不发达的电气工程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推动者,而在如今科技手段先进的21世纪,电气工程仍旧和物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如此,电气工程还在其他领域进行了创新型的探索,未来将尝试进入到生物系统领域。
变化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设计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必须学会迅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
6 自动化
百度百科上讲,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科学涉及了很多学科,包括力学、化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掺杂使得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广泛,不仅应用在控制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上。更能够在制造生产工具的时候用自动化的机器取代人手进行工厂作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自动控制理论出现了许多问题,很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艰难,在21世纪,自动化逐渐被划分到了计算机和数学的研究范畴里。
自动化技术能够按照输入的指令进行自动作业,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国际上,自动化程度的强弱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7 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可涉及强电和弱电两方面,强电大多数是大型的电厂,以及制造大型机器的工厂。相较于强电,弱电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家用电器,所以比强电的就业面相对宽一些。但是无论强电还是弱电行业,都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努力。
1)认真学习课本知识,不能只注重实践而轻视理论,一定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缜密的理论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
2)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外,也要多去涉足其他专业领域。比如电子工程和弱电的很多专业相接近,就可以在本专业的学习结束之后学习一些电子方面的技术技巧,扩展知识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除了电子工程,机械也是和电气工程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机械知识,多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有益于以后工作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取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的束缚,而是应该自己动手去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组成小型的实验室,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到一起去二手电子市场选购一些经济实惠的电子物品,通过对电子物品的拆卸和组装来进行设计与研究。这种团体实验室的研究方式不仅节省了实验成本,更能够加强同学间不同思想的沟通,全面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专业素养;
4)多多关注业界资讯,随时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实时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8 结论
电气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2篇
工作的十一年间是硕果累累的,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年个人专业技能全面进步。在过去的十一年之中,让我从一名刚刚参与电气工程施工的新人成长为一名具备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我部分或者全程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技术工作。正是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过去中,在公司给予的项目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一方面我将自我原有的工程技术知识进行了检验并加以进一步的深化,另一方面初步构建了自我的专业知识体系。
一、工作概况
整个到现在的职业生涯我个人负责的技术工作从工程阶段性施工重点来说大致能够分为几个时光段。
2015年3月,在内蒙古海渤湾电厂三期工程#6机组热控电缆敷设及接线项目,仅有我一个技术人员。而作为当时刚刚当上技术员的我,整个项目所有班组技术工作均由我负责执行。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检查站所有21个大的系统60多套施工图册的备料计划也是一项时光紧迫,工作量巨大而又极为重要的工作。
从次年3月其他技术干部进场到4月这段时光,我的工作重点有所改变,这个时段我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主要工程道路迁改以及工程设计工作,逐渐的从一线退居到做信息化工作当中,虽然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市政工程软件信息,但对于我的专业也是提升颇多。
从7月份开始我所担任的技术工作任务开始逐步的剥离,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在8月上旬完全交付新调入本现场的技术干部,工作任务得已减轻。随着本年度的结束在内蒙古海渤湾电厂三期工程#6机组热控电缆敷设及接线工程项目的时光也逐渐到了尾声,此次项目对于我的考验极大,但是对于我的成长也是及其有帮助的。
之后我在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室内外修配电工程项目,慢慢从上一个高负荷项目中已经熟悉了,专业技术也是使用的得心应手,对于我自己来说此次也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并且在自己所参加的工作中,得到了总公司级的认可。
后续我在呼和浩特市团结小区楼输配电等工程项目,之前都是在平稳中度过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且在2017年提升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我更加严于律己,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不断要求。
二、工作总结
在这些年的工作当中,应对一系列繁重的施工任务、应对一项项陌生的技术工作,我从来没有被吓倒过。对于我所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我一向所持有的观点是从意识上藐视它,毕竟这些工作都有成熟的施工经验能够借鉴,是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齐共同在从事的工作;但是在工作方法和策略上我所采取的是慎重的态度,因为从这些系统的工作实践当中,从工作细节当中能够积累和汲取宝贵的经验。
我把领导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是个人工作经验积累的宝贵机会,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是我的工作目标,竭尽全力去解决施工难题是我的工作态度。每一项我所负责的工程施工任务我都做到了全程参与其中,对于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全力控制。之前有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我常常奔波在主厂房与循环水管沟之间,去检查工程施工要点的执行状况,与施工组长探讨和解决施工难点。正是因为将自我真正的投入到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我才掌握了电气工程的一系列要点。
要说苦和累工作总结,每一位工地上的职工肯定都深有体会,而作为班组技术员的我对各种的味道别有体味。在工程施工最繁忙的时候,我每一天要跑的施工组有近20个,从项目部到施工点每一天要跑几个来回,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一名工程技术员。因为工作需要,顶着夏天超过40度的高温天气,我同样和施工班组长一齐在烈日暴晒下探讨和解决循环水管施工难点,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在今年进入工地以来,300多个日子里,我只休了5天假,其余时光我和施工队的工友们一样,每一天都在为公司项目工程的顺利投产、发电而加班加点幸福地忙碌着,风雨无阻、寒暑不侵。
作为一名现代化大型企业的职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吃苦耐劳以外,我也在不断的总结,在不断的进步。常规的施工工艺早已被我牢牢的记忆在脑海深处,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遇到的新问题、难点是我总结的重点。工程最繁忙的时期,每一天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全部在当天解决,我就将这些事情进行分类,有计划的进行处理。不过在工作中也有时体现了工作经验不足,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对于自我的不足和错误,能及时纠正过来的我都作到了及时纠正,而对于既成的事实,我采取的方法是去正应对待它,从自我的不足和错误当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其成为自我的财富。
三、小结
电气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3篇
【关键词】技术院校 电气技术 实训教学
电气设备包括了以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为主的电能的应用和电工装备等,是电能和电工装备制造学科及工程领域内的总称。电气技术是一门通过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等手段实现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电气技术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涵盖了电能的转换与利用、研究,电气技术的教学包括了基础理论的教学、设施设备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实训的教学等。本文主要以电工的实训教学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电气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别从电工的实训、电子技术的实训、电气工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训教学的分析、阐述和探究,从而提高电气技术在实训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以电子电气类专业为主的高职技术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电气技术在实训方面是保证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的实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电气技术是以电气为主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电工装备和工程领域之内具有重要作用,电气技术所应用到的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数字化、模块化、智能化及软件化的各种电工和电子仪器及设备的发展,使得业内对电气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气技术中包括的电工实训、电子技术实训和电气工程设计的实训等都是电气技术实训的关键实践环节,这些环节对学生充分获取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技能,从理论转向实际的应用和操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工的实训
作为电气技术实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工实训是电子技术实训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电工技术的熟练运用为电气技术的实践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学生适应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因此在电工的实训方面,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熟练掌握常用的机床电气的工作原理,正确并快速选择常用的电工元件;二是熟练掌握典型机床电气中故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三是设计比较复杂的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型继电器;四是能够熟练操作和调节变频器控制下的电动机的无级调速;五是会进行简单的控制器(PLG)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编程;能够通过利用控制器完成常用机床电气线路控制的线路的改造,掌握相对复杂的控制技术,在控制技术方面,必须掌握的是关于MCS-5I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系统、功能扩展及接口等各种控制技术;六是理解单片机在机床控制系统中的简单应用;七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支持,熟练掌握现代化电子技术对电工、单片机等方面的控制和分析及其设计;八是借助和通过各种高科技软件技术,包括CAPTURE、LAYOUT和PROTELL等软件,在电子线路原理图和印刷线路电板设计达到高度成熟的地步;九是能够轻松运用PSPICE、EWB、MATLAB等软件在电工实践中进行电子线路的仿真设计[2]。
二、电子技术的实训
通过电子技术的实训,能够提高学生在测试电子电路和电子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和多种电子电路性能指标的检测等,得以强化和巩固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基础,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各种技术,为彻底掌握电气技术的实践,从事各种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技术类院校当中,电子技术的实训对电气技术的实训教学起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的说,在电子技术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较为熟练的拆接焊的能力;二是熟练快速的选择常用的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检测和筛选的能力;三是对简单的装配工艺进行编制、熟练安装小型的电子电器元件;四是能够正确使用和读取仪器设备上的参数;五是能够对电子电路和小型的电子产品进行控制和调节;六是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七是能够熟练检验和校正小型的电子电气产品;八是对常见的电子电路故障能够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电气工程设计的实训
电气工程的设计在电气技术的实训方面,主要是能够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电气工程的设计方面,需要对所设计的电气工程进行资料的查阅、选择合适的方案、设计电路、进行安装并调试,经过这些具体的设计实训,能够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和实践可以证明,通过电工实训、电子技术的实训和电气工程的设计,能够联合多方面的综合实践,最终提高电气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提高电气技术的教学实训[3]。
要提高电气技术的实训,首先要理清实训教学的思路,再按照清晰的思路一步步的进行教学,方能达到最好的实训效果,一般普遍的实训教学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预习、理论的教学、实训教学、撰写总结报告。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明确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学好基本的工艺知识,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训报告的总结等。
总之,只有把理论和实践良好的结合起来,熟练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成为顶尖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建专委会会议报道[J].电气工程应用.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