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室工作总结(汇总9篇)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抽血室;交叉感染;管理

【摘要】 针对本院门诊抽血室为全开放式格局,存在潜在感染危险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出抽血室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安全预防管理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 抽血室;交叉感染;管理

本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高达4000多人次,门诊每天需采血人数多达500人次,为了方便医患交流和提高工作效率,将抽血室由过去相对封闭的工作室改为全开放式。抽血室工作人员采血工作量大,流动人员多且面对大量没有确诊的门诊病人,频繁密切接触病人的血液标本,存在潜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病人大多数免疫防御机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缺陷,是最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地方。因此,做好抽血室感染控制,预防交叉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 人员管理

2 抽血室物品环境的管理

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抽血室的环境、物品消毒根据《医务人员医院的预防与控制》[1]采取以下措施:(1)止血带、消毒棉球由供应科集中配送,各种消毒容器、持物罐、镊子,采取独立包装消毒。消毒液和消毒容器要注明开瓶时间,消毒液的浓度要经常监测。(2)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对抽血桌面、病人坐的椅子、试管架等用含有效氯500mg/l进行擦拭。(3)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及护士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空气细菌总数≤500cfu/cm2,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及医护人员手平均细菌数≤10cfu/cm2。(4)加强感染监控力度,科室感染控制联络员与感染控制科定期或不定期对抽血室各项感染管理措施物品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5) 医疗垃圾管理:医疗垃圾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与集中处理,并建立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警示标识醒目。医疗垃圾如使用后的棉球、棉签及一次性治疗巾放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如各种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放入黑色垃圾袋,针头入利器盒,内容物不要超过容器的3/4,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3 抽血流程的管理

护士采血时戴口罩、帽子,工作服、帽子每周清洗消毒1次,口罩每4h更换1次,病人采血部位皮肤采用安尔碘消毒2次。病人一人一巾一管一针一手消,这里重要强化手消毒意识。护士的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采血的工作是连续性的,病人多工作繁忙,每采一次血就洗手一次明显降低工作效率,易引起病人不满。若频繁使用消毒液擦手,护士的手易发皲裂,皮肤粗糙[2],我们的做法是抽血时要求护士戴手套,每次采血后用“洁肤柔消毒凝胶”消毒双手方可接触下例病人,若接触特殊病人,如诊断明确的乙肝、丙肝、艾滋病、_,或皮肤破溃、手套破裂、沾有血迹等情况下,要求立即更换手套。

4 健康教育的指导

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 向病人宣传远离细菌从洗手开始,在洗手池旁张贴洗手示意图。嘱病人在24h内勿清洗采血针眼处, 按压针眼处的消毒棉球勿随意丢弃,统一扔到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

5 针刺伤的管理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2篇

1 耐心的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就诊者对抽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会出现血管反射性收缩变曲,管腔变细,管壁变硬,不利于针头顺利进入血管。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主动与患者沟通,要采取尊敬和真诚的态度与之交流,尽最大努力避免患者引起负面情绪。

2 舒适的环境

舒适、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主动配合治疗。采血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按时开窗通风,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及恒温保暖工作,做到整洁、舒适,护理人员面带笑容,态度和蔼迎接每一位就诊的患者。

3 选择合适的血管

抽血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 合理选择血管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长期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血管受到破坏和硬化;还有生理老化的特征,如血管迂曲、瘪陷,使可供穿刺的血管减少。肥胖患者的血管弹性好,深而不滑但不易触摸。小儿患者采血不易配合。采血时根据不同的患者应选择合适部位血管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4 促进血管充盈法

5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45°~50°角,针头与皮肤接触点面积相对减少,进针压强大,则速度快,疼痛轻。针头进入皮肤后,角度要立即放小,才能避免刺穿对侧管壁,见回血再稍向前水平推进,连接负压采血管抽血。

6 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

拔针时动作要轻柔,并顺着进针的角度和方向逆向拔针,采用正确的按压法。我们在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采用逐步按压法,按压针眼3min既可缩短按压时间又能有效减少淤血发生率。具体方法:抽血后保持伸手姿势,拔针后护士立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第1min按压力度中等,第2min稍减轻力度,第3min采用轻度按压。护士应亲自进行穿刺后的按压工作,避免交于患者或陪护,这样可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7 重在提高操作技能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场竞争和人们对健康日益增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基础操作技能,使静脉抽血一次成功率达98%,同时要认真体会和总结操作手法,进一步掌握无痛拔针和正确按压止血的方法。

8 保护好血管

保护好血管,减少局部淤血,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保护患者的皮肤完整性。若发生意外时,患者有良好的静脉系统,将会为抢救赢得时间。因此,保护好血管,是护患共同的行为。门诊患者从思想上比较忽视对血管的保护。临床观察>2cm的皮下淤血,完全吸收需5~10d,不仅给下次穿刺增加了难度,也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提前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完整性。

9 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

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普及,健康教育在病区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护士和患者所接受,这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与护士接触时间短,加之护士缺乏主动教育的意识,所以,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最多,护士应主动担负健康教育的责任,重视收尾工作。拔针时,边操作边向患者讲解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时间、按压方法、穿刺点不宜揉搓,按压结束后不宜立即负重,以免造成淤血。我们要在有效时间内,做好对每1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真正让患者满意放心。

参考文献:

[1] xxx,xxx,xxx.上颌窦穿刺中晕厥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 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57.

[3] 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0.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3篇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让我到xx市中心医院进修,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并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这次进修是我xxx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进修时我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时刻牢记领导对我的嘱咐,学到了先进的临床理念和技术。通过四个月的进修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总结这一年的学习,xx市中心医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工作节奏快而有序,人员职责明确,学习气氛浓厚。

通过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的系统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悉了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了解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中心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xx市中心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周1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在科室工作时,能够感觉到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对病患提出的各种疑问都能合理的解释并明确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在中心医院心内科学习期间,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他们浓厚的学习气氛、探索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尽快地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及技术。

一年的进修时间是短暂的,进修生活是充实而愉快的。虽然进修生活很快结束了,但学习是无止境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认真学习和研究。在进修的日子里,学习过程里随时都伴随着许多新的体验以及收获,给我在这里的生活增加了丰富的内容。我回首这段时光,审视自身的改变。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增长,学会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观念上的改变。我现在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感到快乐。我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并在工作中影响带动同事们,使我院内科的工作水平更上新台阶。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4篇

1.工作态度端正。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的完成着xxx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无论血液入库、速冻血浆,还是报表统计都能反复核对。深知我们的工作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有任何的疏忽,我们的一点疏忽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每天工作结束前都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检查,以便有错误及时更正。在工作中能够经常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改正错误,经常告诉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能在犯第二次。

2.遵守站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无论份内份外工作,都能积极主动帮助同事完成。在采血缺少人手时,能够主动帮助采血,无论是出车还是在站内采血,都能积极主动帮助完成。

年1-5月我在**科从事血液成分制备和机采血小板的工作。成分制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保证血液制品符合要求。在机采工作中,能够热情为献血者服务,讲解相关知识,采集过程中做好各项记录。

年6月,因工作需要到工作。从事待检血液制品管理、血浆速冻、血液制品包装入库、报废血液管理和统计等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做到: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核对。真正做到一血一签一核对,全年贴签差错率为零,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②严格管理报废血液制品,执行标准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报废血液制品,核对无误后及时去办公室进行交接。

③成分室制备血液制品无论多晚送到待检室,为保证血浆质量,待检室都要将所有血浆速冻完成后才能下班。

6.能够积极参加站内各项活动和劳动。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虽没取得什么很大的成绩,但我却在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心中常记这样一段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5篇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_。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以上是本人xx年的工作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各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给予指导和支持,在以往的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给予原谅和理解。在新的一年里,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6篇

尊敬的医院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你们好!

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述职报告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以上是本人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给予指导和支持,在以往的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给予原谅和理解。在新的一年里,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敬礼!

述职人:xxx

日期: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7篇

三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瞬即逝,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段进修生涯在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医学护理事业的魅力。非常感谢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的领导、同事给我的帮助,经院护理部安排入科室学习,在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悉心教导帮助下,我学到了平时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宝贵知识和临床操作。

现在回想起来,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早产儿上呼吸机的护理知识、早产儿的动脉采血、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技术及早产儿科学喂养静脉营养的知识、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管理规范、病房整洁、护士勤快、团结协作、护理服务到位,总感觉时间飞快,自己要学的技术很多。健全的设备及技术水平,科学有效的器械设备,

各种新生儿专用的呼吸机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转运暖箱、高级暖箱、新生儿专用有创呼吸机、四面蓝光温箱、新生儿辐射保温台等等。除此之外,新生儿病房还有资深的护理队伍,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护理水平及护理理念,科室有新生儿的PICC护理团队,静脉留置及动脉血压的监测,这些都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也减少了感染的机率。

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使用了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一次性血氧饱和度探头,一次性吸氧瓶,一次性吸痰瓶,鼻饲的患儿注射器每次更换,擦拭暖箱用的都是一次性无菌纱布,每一个感染的患儿都送专有的隔离房间,密闭式吸痰管的应用等减少了院内感染及VAP的发生,当我们提出有些一次性物品很浪费时,护士长说:“我不觉得这是浪费,我在乎的是患儿的生命,而不是这些物品”。

在极低及超低体重儿护理方面,采取专人负责管理,用高级暖箱肤温控制、实施保护性隔离,白天由专科护士负责,晚间由护理组长负责,她们有着较高的资历,病情观察方面的预见性很高。能真正做到集中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新生儿病房中,在早产儿出院前,会为家长开办早产儿护理学习班,由专门护士为家长做解释指导工作,让家属掌握早产儿洗澡,喂养,等等相关日常护理,直至家长明白为止。在住院期间,根据疾病的不同电话通知相应的家长,例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等等,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来讲。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的病情、治疗及护理,这样他们才会更放心一些。

总之通过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学习,使我在技术和思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新生儿护士不仅技术高超更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来提高人员素质。不仅要有责任心也要有爱心、良心,做好每项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每个孩子的保护天使。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xxx理质量控制时采集的3150份标本作为对照组,并选取质量改进后2013年7~12月采集的342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及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6个月后血液标本采集合格率从实施前的提高到;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由上升到,对采血技术满意率由上升到,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血标本;应用

doi:

xxx: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各项化验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及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1]。临床护士如何正确采集标本,是医院加强安全管理,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2013年4月我院心内科针对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6月xxx理质量控制时采集的3150份标本作为对照组,质检科同期调查360例患者对本科室采血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选取2013年7~12月采集的342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质检科调查360例患者对采血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两组血标本检验项目有血常规、凝血系列、血生化、空腹血糖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xxx理质量控制,观察组则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具体如下:

成立质控小组成立护士长、质控员、责任护士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建立和健全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重新制订采集血液标本的流程。

分析不合格标本原因对对照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合理标本150份,占,主要有采血量过多、过少,标本溶血、稀释,抗凝标本中有凝块;对开展的新项目不清楚,导致用错试管;加床患者调整床位后化验单未及时修改床号,匆忙中患者未听清自己的名字,导致抽血错误;护理人员未交代注意事项,导致患者进食、进水,从而影响标本采集,延误诊断[2]。

制定改进措施(1)加强护士对标本采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采集标本的质量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尤其对一些新开展的特殊检验项目聘请实验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将检验分析的意义、标本收集的规程等列入护理“三基”培训内容中;对新上岗和屡次出错的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重点管理,定期讨论、总结经验,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2)认真落实护理查对制度,xxx本错误。采血前、中、后均应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科室、采样时间,避免张冠李戴。了解检验目的,区分标本类别,根据检验项目选择相对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贴好标签,注明姓名、科别和床号等,保持条形码清晰,避免漏抽、重抽、错抽。(3)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配合。有些患者不了解化验检查的目的,甚至拒绝检查,护士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根据检验的目的,结合患者诊疗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耐心正确解释,告诉患者化验的结果将是患者机体内在的客观指标,化验结果正常与否,与疾病的存在、严重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重视与配合。(4)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准确抽取血液标本量。选择正常部位静脉血管采血,忌在外伤水肿及正在输液的肢体上采血,更不能通过正在输液的针头直接抽血。普通血标本采血3~5 ml,注意一些特殊需要的试管,如凝血功能、DIC、备(配)血必用凝血管且2 ml定标,上不得>2 ml,下不能< ml;血常规管,有1,2 ml定标,抽血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剂量规定,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近年我院开展的血液流变检测,要求比较严格:一是试管要求用肝素抗凝,二是剂量必须在5 ml,三是必须充分混匀,不能凝血或溶血,3个条件缺一不可。(5)制定标本采集指南。将本科室常用的标本采集项目进行归类,把采集标本的项目、采血量、标本容器的颜色、采集的要求等,制作成表格,条理清晰、便于操作,防止忙中出差。(6)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定期组织召开临床医护人员、检验人员、患者交流座谈会,了解标本采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与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6个月后观两组血液标本采集合格情况及患者对护士采血满意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2结果

两组血液标本合格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一个危险因素[3],血标本检验项目除有血生化、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及5项指标等一般项目外,还有血淀粉酶、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的血凝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测定等急查项目,血液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急救、诊断与治疗,因而对心内科护理人员标本采集提出更高要求。

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4],使血液标本的采集、化验结果快速、准确,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患者的及时诊治提供了保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了自律性,规范了标本采集、送检流程,有效提高了血液标本的质量;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的个人素养,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护士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缩短了护患距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表1显示,持续质量改进后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由下降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2显示,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对护士采血服务技术满意率由提高至,服务态度满意率由提高至。

总之,血液标本的采集是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一份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与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5]。因此,在血样标本采集的过程中运用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可适应患者的需求、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xxx,xxx,xxx.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4B):29-30.

[2]xxx,xxx.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6):109.

[3]xxx,xxx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01-102.

[4]xxx.老年科病人24 h尿标本休集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76-77.

[5]xxx,xxx,xxx.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27-28.

抽血室工作总结 第9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在——医院的进修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医院护理部从我进修的目的出发,对我的'进修科室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我学到了平时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宝贵知识和临床操作,——医院管理规范、护士严谨、团结协作意识强、护理服务到位,使我受益匪浅。

在护理部进修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正值——医院等级医院复审。我能坚持每天提前20分钟到达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并放弃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和主任她们一起加班加点,做好复审的准备工作。

在此期间,我熟悉了不少护理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护理人员基本信息的采集和登记造册;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步骤;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的修订;护理人员各种行为规范的管理等等。特别是在护理质量控制方面,我熟悉了质量考核的方式和流程、反馈及整改;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讨论和分析;最新护理查房的形式和内容;护士长夜查房护理质量的控制等,让我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有了一个崭新的和具体的认识。护理部—主任利用各种机会给我详细解释如何做好一个护理管理者,而她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更让我由衷的敬佩,她是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榜样。

在呼吸内科和普外科的三个星期里,在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呼吸机的应用、桡动脉采血、PICC导管维护、深静脉导管拔管的护理等操作。而两个病区的护士长的细节管理和环节管理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呼吸内科的——护士长非常注重和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对病人的需求予以满足。

工作上,她能及时发现病区护士的不足并予以纠正。而在普外科,——护士长则让我感受到了身先士卒、埋头苦干的精神。每天中午和傍晚下班前,她总是将科内所有的工作检查一遍后在下班,并且详细交代下一班所需关注的重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此外,她还经常放弃休息,带领xxx护理人员练习操作,促进科内三基操作能力的提高。这两位护士长的这种对工作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这次短暂的进修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转变了理念,提高了技能。回去以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联系与我院的实际联系起来,灵活应用,为医院和科室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