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桥的经典诗句(共3篇)

描写桥的经典诗句 第1篇

描写桥的诗句(精选90句)

1、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2、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3、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6、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刘辰翁《桂枝香·_人去》

7、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8、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0、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12、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1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5、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沈周《题画》

16、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7、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18、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19、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20、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21、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22、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齐己《送人游塞》

23、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2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25、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26、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

27、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28、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29、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温庭筠《春洲曲》

30、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1、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32、满隄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33、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4、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钱枚《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35、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7、青溪水,流得到红桥。——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38、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9、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40、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41、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43、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4、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

45、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6、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47、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姜夔《过垂虹》

48、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9、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50、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

51、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5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53、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54、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朱栴《官桥柳色》

55、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56、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5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8、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59、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60、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61、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62、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纳兰性德《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63、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64、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题李凝幽居》

65、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6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7、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68、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69、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杨万里《寒食上冢》

70、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71、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72、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73、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74、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75、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76、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77、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78、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79、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姜夔《钓雪亭》

80、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81、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82、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狂夫》

8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84、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李白《焦山望寥山》

85、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86、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87、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88、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89、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90、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描写桥的经典诗句 第2篇

有关描写桥的诗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祖咏《江南旅情》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即事》陆游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董思恭《感怀》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李频《东渭桥晚眺》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刘元淑《杂曲歌辞·妾薄命》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秋日杂咏》陆游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灵隐寺》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徐氏 《玄都观》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骆宾王《畴昔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卢照邻《还京赠别》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归路》陆龟蒙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柳桥秋夕》陆游

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题跨湖桥下酒家》陆游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陆游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韩偓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杜牧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暮春》陆游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路中口号》皇甫曾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河阳桥送别》柳中庸)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王维 《晓行巴峡》

描写桥的经典诗句 第3篇

描写桥的诗句大全

1、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3、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5、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

7、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8、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0、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11、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12、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3、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14、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17、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18、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19、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0、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21、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姜夔《侧犯·咏芍药》

22、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23、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4、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2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26、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贺铸《画眉郎·雪絮雕章》

27、满隄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28、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29、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30、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31、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32、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33、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狂夫》

3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5、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6、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7、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顾贞观《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38、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许德溥《西桥柳色》

39、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40、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41、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42、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43、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4、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45、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6、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47、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4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49、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许德溥《西桥柳色》

50、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李白《陌上桑》

51、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宋·华镇《还珠桥》

52、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53、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沈周《题画·碧水丹山映杖藜》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5、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毛文锡《柳含烟·河桥柳》

56、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7、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58、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59、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60、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61、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6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63、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64、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5、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6、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唐·卢照邻《还京赠别》

67、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68、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郑燮《满江红·思家》

69、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70、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71、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唐·宋璟《蒲津迎驾》

72、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73、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朱栴《官桥柳色》

74、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75、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76、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7、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78、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79、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80、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8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82、参差烟树灞陵桥。——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83、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84、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85、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张先《江南柳·隋堤远》

86、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8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8、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89、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90、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姜夔《钓雪亭》

91、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92、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杨万里《三江小渡》

93、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毛文锡《柳含烟·河桥柳》

9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95、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96、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97、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98、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99、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唐·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

100、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唐·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