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第1篇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第2篇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扩展6)
——关于岳阳楼对联
关于岳阳楼对联
上联:岳阳楼头望岳阳,登高而望;
下联:洞庭湖畔赏洞庭,侧耳相听。
上联:岳阳楼高巴蜀秀;
下联:潇湘水满洞庭春。
上联:倚剑孤吟,有客如闻仙乐;
下联:俯天下视,何人敢刬君山。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巴陵山**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下联:子美诗,希文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上联: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下联: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上联:铁笛横秋,九曲江河淘**;
下联:羽觞醉我,一楼风月管重湖。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
下联:地坼楚吴,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上联:三醉岂无聊,湖光山色宜酣醉;
下联:独吟应有寓,舜日尧天合朗吟。
上联:乾坤吴楚**眼;
下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上联:奇观壮洞庭:看西接长江,东连大海,近邻岳麓,远达苍梧,望眼前玉鉴琼田,赞美河山,屏藩祖国;
下联:名阁闻华夏:有飞檐展凤,卧脊盘龙,宝顶刺空,丹楹拄地,更壁上杜诗范记,重新台榭,装点*湖。
上联:凭栏五月六月凉,人在冰壶中饮酒;
下联:放眼千山万山晓,客从图画里题诗。
上联:南极潇湘千里月;
下联:北通巫峡万重山。
上联:鲁肃兵传,范公文远,万般气象观今日;
下联:滕王歌歇,黄鹤踪杳,十面湖山上此楼。
上联:楼阁莫便登,先看文正记中,何条似我;
下联:江山只如故,试数燕公去后,得助谁人。
上联:湖面镜磨,遥望君山凝碧色;
下联:城头波憾,快登杰阁听涛声。
上联: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唯把酒;
下联: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
上联:呼来风雨,招来神仙,诗酒重逢应识我;
下联:流尽兴亡,淘尽豪杰,江湖放荡此登楼。
上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下联: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上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饮酒;
下联: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上联:洞庭西下八百里;
下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上联:洞庭天下水;
下联:岳阳天下楼。
上联:到处有楼,只羡八百里洞庭,这湖活水;
下联:眼前无地,但拥十二螺君山,那座灵台。
上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下联: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
上联:苍茫四顾,俯吴楚剩水残山,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
下联:凭吊千古,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
上联:把笔又登楼,愧学逊希文,才非工部;
下联:披襟频依栏,正风来水面,日到天星。
上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下联: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大江春花三两酒。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扬州春花三两月。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江山北上三千梦。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洞庭西子三千酒。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春风路过三千酒。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江湖远去三两酒。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春风*三四月。
上联:淮海南来第一楼;
下联:江山春花三两树。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日月即汲水。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日月屡捋酒。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日月屡捋水。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日月俱居山。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天地即汲水。
上联:廊庙江湖一倚楼;
下联:乾坤日月草操酒。
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第3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鉴赏
诗的一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秋色中洞庭湖那种**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写得很动人。此处一个开字,即是对那种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上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三四两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正如刘勰所说: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采传神。
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如上四句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又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这首诗**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这是说他的五律依然保留着古诗的遒劲特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词显、出乎自然的新的特点。
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第4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有哪些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第5篇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10.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